从目的论角度浅析旅游文本的翻译.doc

从目的论角度浅析旅游文本的翻译.doc

ID:52604008

大小:6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29

上传者:U-7604
从目的论角度浅析旅游文本的翻译.doc_第1页
从目的论角度浅析旅游文本的翻译.doc_第2页
从目的论角度浅析旅游文本的翻译.doc_第3页
从目的论角度浅析旅游文本的翻译.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从目的论角度浅析旅游文本的翻译.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从目的论角度浅析旅游文本的翻译我国旅游业蓬勃发展,进一步催生了对旅游文本翻译的需求。旅游文木是一种“呼吁型”的文体,旨在対外宣传,吸引游客,达到交际的目的及功能。旅游文本的功能是在于通过对旅游景点的介绍,激发人们旅游参观的兴趣。因此,翻译旅游文本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传递信息来吸引游客。本文先从目的论出发,对目的论做了简耍介绍,并以此为指导原则进行旅游文本的翻译。一、目的论简介翻译冃的论认为,翻译是一种交际行为,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冃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欲达目的不择手段"o(Shuttleworth&Cowie,2004:156)o在这一原则下,源文木只起到提供信息的作用,译者在翻译的过程屮,应该注重在译入语环境屮,所需要达到的一种或几种交际的需求。旅游文本属于呼吁性文本,其中包括旅游景点的介绍,旅游宣传广告,旅游景点名称,旅游广告标牌,古迹楹联等等。旅游文本的翻译,在语言上,应该注意与译入语读者的阅读习惯相贴近,达到以语言的魅力吸引游客的目的。二、英汉旅游文本语言特点及风格差异1.中文旅游文本的特点 (1)语言渗透主观感受。所谓“三分像,七分想”,就是在指中国人喜爱抒发内心的感情,尤其是在描述自然景观的时候,将自身的想象与现实景色相结合。例如:南溪山,双峰并列,峭拔挺立,烟翠凌空,山形似马鞍。每逢空山新雨,阳光映照,可见石色洁白如玉,恰似一幅浓淡相宜的山水丹青。这种富有人文色彩的结合,将人的主观情感根植于描述的语言之中,同时,佐以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让语言产生动人的魅力,是其他效果所不能比拟的。(2)用词典雅,简约华美。中文语言的特点之一,就是注重意合,将句子前后的语意相关联,辅以形容词的变幻多端,给人典雅的感受,同时,汉语的表达,通常会运用大量的对偶平行句子,以追求文章的对仗工整,声律和谐,以期达到音形意皆美的完美表现。简单的H言两语,简约概括的表达原作者的意思。所谓形散而神不散,就完整的概括了屮文的语言特点,旅游文本亦是如此。(3)古诗词的引用。在中国,各地的旅游景点都有着诉不尽的历史渊源,更不乏历代文人墨客的吟诵诗词。因此,在当地的旅游景点介绍上,免不了引经据典。这样不仅生动的进行了描述,而且还更增添了文化色彩。(4)信息型旅游文本。在一些旅游景点,以注重突出历史景点信息为主,常以说明文的类型出现,信息型文木功能突出,不注重感情上的引导。以对恩施景点的介绍为例,这里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已经探明的金属 或非金属矿产有75种,铁矿、煤矿、天然气、高岭土、硒矿、磷矿、石膏矿等7种金属或非金属的储量在湖北省居第一位煤矿保有储量1.6亿吨,铁矿储量达12.93亿吨(预测资源量为40亿吨),磷矿储量达n亿吨,硒矿在全世界居第一位,享有“世界硒都”之美称。2•英文旅游文本的特点就语言而言,英文的旅游文本,大多结构严谨,风格简约,行文用字简明扼要,表达直观通俗易懂,注重信息的准确性和实用性。一般而言,景物的描写,往往用客观的具象描述來传达风景的真实美,为求忠实而再现口然,让读者有一个明确的卬象。鉴于英汉旅游文体特征和表达风格上的差异,译者在翻译和表达的过程中,必须深入理解原文的实质,把握译文和原文间的历史文化差异,结合语境因素,对原文信息和内容进行判断和取舍,用贴合译入语读者的语言习惯來进行翻译,真正达到让读者接受,突出译文的呼唤性功能,最终达到引起共鸣的冃的。三、旅游文本的翻译策略1.增译。增译是指在翻译的过程中,本着让译入语读者易丁•通晓的原则,加入言简意赅的说明,即对背景信息和知识。例如,秦始皇(QinShihuang,thefirstemperorinChinesehistorywhounifiedChinain221),通过增加进一步的解释,对一些人名,地名等,是读者不再读起来索然无味。2•音译加注释。音译加注释法是指在翻译的过程中,对使用的某些词 语或习惯用语,进行相应的注释或进行解释。首先,对一些景点的名称,采用此方法,在让外国游客感受中国文化的同时,也会对景点加深印象。英次,在众多的旅游文木翻译中,富含本民族文化的词语数不胜数,因此,通过音译加注释,可以准确传达原文的信息,也可以更好的实现其目的功能。以海南著名景点,天涯海角为例,译文将其译作Tianya-Haijiao(theendoftheearthandtheendofthesea),这样的译文可以带给读者无尽的想象。3•类比。类比也称作转译,是指在译入语中,找不到与源文本相对应的表达时,就在译入语中,找寻意思表达相近的事物,以替代译入语读者不熟悉的事物。例如,青岛(SwitzerlandofOrient),苏州(VeniceofChina)等著名城市的翻译。这种翻译策略通常通常见于对丿力史人物和景点的介绍,这样有助于译入语读者结合自身文化基础,对于理解异域文化,起到帮助作用。4•改写。在对一些文化古迹介绍中,不乏一些古文的夹杂运用,这类文本与现代汉语在结构上的表达差异很大。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要进行相应的拆分和重组,进行相应的改写,以达到传达信息的根木目的。四、结语中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具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对跨文化的需求也显著增加。因此,翻译工作者应秉承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帮助读者扫清阅读的障碍,达到宣传屮国文化的目的。(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文学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