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读教学中的几点思考.doc

略读教学中的几点思考.doc

ID:54075781

大小:2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13

略读教学中的几点思考.doc_第1页
略读教学中的几点思考.doc_第2页
略读教学中的几点思考.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略读教学中的几点思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略读教学中的几点思考思坡中心校:曾振春略读课文教学追求的是——在“精”与“略”之间,重其所重,略其所略。“教”略而“学”不略,这应该是略读课文教学的定位。在平常的教学当中,我们往往担心老师不能正确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对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的关系认识不到位,每篇必讲,平均使用力度:词句品析、朗读感悟、积累运用、人文熏陶…….面面俱到。可现在却存在这样的误区:“略读”就是简单一读,略知大意。于是整节课就没有字词训练,读写任务,也没有需要思考的问题。这样的课不但“教”略“学”更略,学生到底能学到什么?在最近的教学工作中我获得了一些启迪。一、字词教学要落实我

2、在教学《和田的维吾尔》一课时,发现课文中有这样一些词语:馕、抽象画、扼杀、渺渺回荡、铺天盖地、迎风引吭、肃然起敬、随风摇曳、美不胜收……它们有的是孩子们第一次学习,有的又值得孩子们去积累运用。课上我放手让孩子们读词,理解词语的意思。汇报时,孩子们通过说意思猜词语、找近义词、造句等方法灵活理解并且运用词语。我认为略读教学中的词语并不是一味的放任不管这才符合略读教学的规律,如果一篇略读课文中确有好词、学生不懂的词,不但要教,还要让学生把这些词语学“精”。二、略读教学中的“工具性”——仿写有幸听了黄世珍老师的专题讲座《依标扣本、知新温故、巧用兵法》后,我

3、深受启发。黄老师提到“抓段落,人人学仿写”。她在教学略读课文《灯光》一课时,让学生仿照本课的第四自然段,把老师走进教室之后发生的事写清楚,还要求学生写一排空一排,写完后用红笔在空白处给句子“美容”。我怎么没发现这课也有值得学生仿写的段落呢?不是不能发现,而是一直忽略了略读教学的“工具性”。老是抱怨自己班上的孩子书读得少,习作水平差。现在看来只要孩子们扎扎实实的把教材中的课文学好,从这些课文中学习习作的方法,一样能写出好作文。像《手指》一课,作者以平平常常的手指为题,用拟人化的手法写了一篇饶有趣味的文章。我们也可以让学生选择生活中的平常之物,仿照《手

4、指》一文中的精彩片段写一写,相信孩子们会把“平常”写得“不平常”。老师们,可别再忽略了略读教学中的精彩片段哟,那可是孩子们进行小练笔的最好的老师。一、主动将“知”向“行”的转化精读课文在教学时,必须“细嚼慢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略读课文教学时,教师就要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方法获得知识与方法,主动将“知”向“行”转化,自己把课文读懂,并渐渐习得基本的读书方法。我在教学《一夜的工作》时有这样的困惑——既然这是一篇略读课文,那文中——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

5、而已,像这类重要的句子是不是就让学生简单谈谈自己的感受,不用去抓重要的字词呢?4月3日,我参加了教材培训。王老师上的研讨课正好是《一夜的工作》。课上她引导学生回顾了以前的学习方法:读、划、品、批、说,让学生带着这些方法去学课文,在出示的学习目标中明确提出了找关键词体会情感。整节课,孩子们运用已经掌握的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后来的全班交流中,孩子们不但能说出对句子的感悟,更能说出“高大”、“极其”、“不大”、“审阅”

6、等关键词所表达的情感,深入的理解了总理工作的劳苦、生活的简朴。叶圣陶先生说过——学生从精读方面得到的种种经验,应用这些经验,

7、自己去读长篇巨著或其它的单篇短著,不再需要老师的详细的指导,这就是“略读”。看来,略读课文中字、词、句、段、篇教学要做到“教”略而“学”不略,关键要让学生做好从“知”向“行”的转化。略读教学是孩子们施展拳脚之地,只要我们在教学中略其所略,重其所重,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孩子们潜心入文,自由感受,就能达到“不待扬鞭自奋蹄,驰骋千里何足奇”的理想境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