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组课堂观察简报.doc

科学组课堂观察简报.doc

ID:56052016

大小:27.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6-19

科学组课堂观察简报.doc_第1页
科学组课堂观察简报.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科学组课堂观察简报.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科学组课堂观察简报2014年4月2日上午第三节,徐梦靓老师在东湖镇中学六(4)班开课,课题是《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这节课徐老师以“淀粉”一词为中心,一开始组织学生课前按要求品尝米饭和馒头,得出米饭和馒头变甜是因为它们含有淀粉,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变成了麦芽糖。接着就顺其自然地引出问题“淀粉是怎样一种物质”,组织学生进行观察,之后,让学生在淀粉和米饭上滴碘酒,比较性地观察,得出“淀粉遇碘会变蓝紫色”这一原理,再用这一原理组织学生来检验身边的食物里是否含有淀粉,最后,用一封神秘的信件来总结,从而巩固“淀粉遇碘

2、会变蓝紫色”这一原理。整节课下来,比较流畅,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1、教学的评价语言还是不够丰富,对学生的回答有时不能及时地作以评价;2、语言还不够简洁,太罗嗦,有时会做学生的复读机。除了以上这些问题,这节课还产生了一些困惑:1、困惑一:实际操作与之前学习的内容有出入:在以前自己学习的时候,脑子中一直的印象是淀粉遇碘变蓝,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其实是蓝紫色的,而且紫色偏多,学生说“蓝紫色”或者“紫色”,徐老师默认是对的,这样可行吗?2、困惑二:学生有新发现时,教师应解释到怎样一种程度:在这节课,学生做实

3、验的时候,发现纸张遇到碘酒也会变蓝紫色,我的回答是因为上面涂了胶,这层胶上有淀粉,所以它们遇到碘酒会变蓝紫色。这样的回答是否就可以了,还是说需要给学生补充另外一些知识,比如纸主要由各类植物纤维制成,植物纤维原料中除含有纤维素、半纤维素、木素三大主要成分外,尚有其他含量较少的组分,如树脂、灰份、淀粉等。3、困惑三:实际操作与事实不相符:在上课的时候,有些小组发现洋葱可能也有淀粉,碘酒滴在洋葱外表皮,有蓝色出现,如果用小刀切开洋葱新鲜的部位,再滴碘酒,没有看到蓝紫色出现,面对这一情况,徐老师的做法是,对学生说,因为滴碘

4、酒的位置是洋葱不新鲜的部位,应该以在新鲜部位滴碘酒的现象为准。这样做是否可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