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树郭橐驼教学设计.doc

种树郭橐驼教学设计.doc

ID:57851860

大小:61.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4-01

种树郭橐驼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种树郭橐驼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种树郭橐驼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种树郭橐驼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种树郭橐驼教学设计.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种树郭橐驼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题教案课题:种树郭橐驼传【知识与能力目标】  1.把握作者及文章的主旨、立意。 2.了解“病、实、蕃、安”等实词的多义性和“以、而”等虚词的用法,乃至不同句式的判断。(教学重点) 3.明确本文设事明理的写法。 4.初步理解文章对比与映衬手法的巧妙运用。(教学难点)【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生反复诵读课文,解读注释。 2.注意常见的文言现象,采用分组探究的方法,合作学习。3.完成对课文的整体把握。【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本文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社会现象而作,启发上层统治者清肃吏治,顺应规律,使他们休养生息,以维持社会秩序。【学生分

2、组探究安排】   1.教师补充作者生平以及文章的写作背景,增进学生对文章内涵的理解。 2.教师布置各组负责的内容。 3.学生细读课文,发现问题。商讨研究,做好质疑及解答工作。【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步骤】一、整体感知1.导入新课初中我们学过柳宗元的《捕蛇者说》,从中看出封建朝廷苛征重赋,人民不堪负担,“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柳宗元不但揭示出了当时政府不能顺应民理的这一社会现象,还指出了解决这一现象的方法,顺应规律,使他们休生养息,以维持社会稳定。这里学习的《种树郭橐驼传》(板书),同样是讲

3、明了这方面的道理。2.作者及相关背景介绍(1)自读课文注释①,了解作者生平及文章大意 (2)教师补充 柳宗元(773—819)唐代哲学家、文学家。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属“唐宋八大家”之一,文学上与韩愈一起提倡古文运动,并称“韩柳”。他的文学主张是“文道并重”,有着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他他的游记代表作《永州八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3.正音病瘘lòu    橐tuó驼    孳zī    勖xù    缫sāo丝    飧sūn饔二、分组探究,师生互动,归纳文章所涉及的文言现象(教学重点)1、明确各组要求及规则第一组:负责词类活用部分。至

4、少找出十处词类活用现象,少一处扣五分,多一处加十分。第二组:负责一词多义部分主要关注“以”、“而”两个虚词,各找出五种用法和意义,少一义扣五分,多找一处加十分。第三组:负责特殊句式部分至少找出四类特殊句式,少一类扣五分。各组员在组长的带领下踊跃参与,积极投入。在其他组给出答案之后可大胆质疑,被质疑组应做出有效解答,否则扣分。质疑组提问到位,每一句加十分。最后公布各小组得分情况。2、明确探究要点:(学生探究后,运用多媒体展示)   第一组:  ⑴病偻,隆然伏行:名词动用,得病;动词作状语,伏着。⑵名我固当:名词动用,命名⑶驼业种树:名词意

5、动用法,以……为业⑷早实以蕃:名词动用,结果实;形容词动用,结得多⑸其筑欲密:名词动用,捣土⑹非有能硕茂之也:形容词使动,使……硕茂⑺非有能早而蕃之也:形容词使动,使……早、蕃⑻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名词动用,用爪抓⑼而木之性日以离矣: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⑽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形容词使动⑾而卒以祸:名词动用,招来祸患第二组:虚词例句意义(作用)及用法以早实以蕃相当“而”,表并列爪其肤以验其生枯目的连词木之性日以离矣相当“而”,表修饰传其事以为官戒把,介词而卒以祸因为,介词虚词例句意义(作用)及用法而非有能早而蕃之也连词,表并列旦视而暮

6、抚连词,表承接早缫而绪通“尔”,你们鸣鼓而聚之连词,表修饰而卒以祸连词,表转折第三组:⑴凡长安豪家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定语后置)⑵其培欲平……其筑欲故(被动句)⑶故不我若也(宾语前置)⑷理,非吾业也(判断句)⑸传其事以为官戒(省略宾语句)⑹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宾语前置)⑺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省略主语)⑻见长人者好烦其令(省略谓语) 三.整体研读课文    1.理清文章思路。(1)找出文章中点明题旨的一句话。能顺本之天,而致其性焉尔。(2)简要概括全文每节的主要内容。    第一段介绍郭橐驼其人第二段介绍郭橐驼职业。第三段由郭橐驼

7、自述其法。第四段从郭橐驼之口发顺应民理的议论。第五段点明写作要旨。2、阅读1—2节,说明郭橐驼的形象特点明确:他是一个平凡、朴实、而具有丰富经验的植树能手。 3、阅读3节,讨论、分析塑造郭橐驼这一形象的手法。(教学难点)明确:本节文字运用了对比映衬的手法来写郭橐驼具有独到的植树经验。郭橐驼的种树经验在于种树“不害其长”,不做“虽日爱之,其实害之;虽日忧之,其实仇之”的事。而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而“他植者”却与之截然相反。【总结】   本文兼有传记文和寓言的特点,将两种文体熔为一炉。就其历叙人物姓名、籍里、职业及对人物作正写反衬等笔

8、法来看,是传记文格局;就其借种树之道以喻为官治民之道来看,则又是寓言性质。这种融合,有助于叙议契合、事理相生。请细加体会。 四、 扩展阅读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柳宗元手种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方同楚客怜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