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 2(必修)》介绍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 2(必修)》介绍

ID:5793868

大小:186.50 KB

页数:49页

时间:2017-12-24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 2(必修)》介绍_第1页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 2(必修)》介绍_第2页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 2(必修)》介绍_第3页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 2(必修)》介绍_第4页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 2(必修)》介绍_第5页
资源描述: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 2(必修)》介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2(必修)》介绍中央民族大学陈梧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2(必修)》,是根据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编写的。本教科书的编写,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阐述人类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的发展进程,阐明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并在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中起着决定作用;同时又受到社会政治、文化发展的反作用。对人类杜会经济和社会生活发展进程中出现的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也都结合当时的历史条件

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分析,以求作出客观的评价。通过对人类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发展进程的正确阐述,进而揭示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本册教科书为必修课,着重反映人类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人类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的发展进程纷繁复杂,不可能古今中外,面面俱到。《标准》列出8个学习专题,中国部分4个专题,分别讲述中国古代、近代、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外国部分各个专题,分别讲述外国近代、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和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根据《标准》的规定,本册教科书共设8

3、个单元,每个单元下设若干课,严格按照《标准》规定的学习要点进行编写。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历经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个社会形态。如果按照社会发展形态的先后来叙述各个历史阶段的经济结构和特点,势必头绪纷繁,占用大量篇幅。为了节省篇幅,减少头绪,教科书安排了“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古代商业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四课。第1课“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分别讲述了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的演变、小农经济的成长以及精耕细作技术的发展。我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

4、教科书以生产工具的发展为标志,把它划分为刀耕火种、耗耕和铁犁牛耕三个阶段。与之相适应,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则有原始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奴隶主贵族国有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土地所有制(包括地主土地所有制、自耕农土地所有制和国有土地所有制)三种类型。铁犁牛耕的出现和逐步普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形成,它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也是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而精耕细作则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也是中国古代农业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关键因素。第2课“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首先概述古代车工

5、业的经营形态:在商周时期,与奴隶主贵族国有土地所有制相适应,手工业由官府垄断。到了春秋战国,随着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和小农经济的形成,开始出现民营手工业和农民的家庭手工业。此后,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便成为封建手工业的三种主要经营形态。接着,叙述手工业发展状况。中国古代手工业生产历史悠久、技术高超、工艺精湛,质地优良,长期居于世界前列。限于篇幅,教科书主要通过冶金、制瓷和丝织三种手工业的发展状况来反映这些特点。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也是先讲经营形态,指出商周时期商业为官府所控制,春秋战国时期自

6、由商人迅速崛起,一些农民也开始把家庭手工业生产的剩余产品拿到市场上出售,从而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再讲商业的发展,主要是通过春秋战国时期大商人的崛起、秦汉中外贸易的发展、隋唐长安的繁荣、柜坊和飞钱的出现、宋代坊市界限的打破、夜市早市的出现、纸币的产生、元代中外贸易的兴盛以及明清地域商人群体的兴起,来反映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前面三课,着重反映了古代中国经济在当时世界上的先进地位和许多重大的发明创造对于人类文明的贡献,旨在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第4课“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7、,讲述资本主义萌芽在明代中后期的涌现及其在清代的发展情况,然后分析其所受到的封建王朝“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的阻碍。着重指出,正是这种“闭关锁国”与“重农抑商”政策相结台,导致了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并使中国与世隔绝,不能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从而埋下了日后落后挨打的祸根。第二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共设“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两课。第1课“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先讲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即鸦片战争之后资本主义国家

8、经济势力的侵入,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刺激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而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洋务派官员掀起的洋务运动又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接着,具体讲述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具体史实。第2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首先讲述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破坏中国的自然经济,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条件。而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