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的开端》的教案.docx

《劳动的开端》的教案.docx

ID:62215307

大小:72.3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1-04-21

《劳动的开端》的教案.docx_第1页
《劳动的开端》的教案.docx_第2页
《劳动的开端》的教案.docx_第3页
《劳动的开端》的教案.docx_第4页
《劳动的开端》的教案.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劳动的开端》的教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劳动的开端》的教案1、初步了解详写和略写的作用,能分辨课文的详略。2、学会“磅、赌”两个生字,理解“威胁”等11个词语。3、理解课文中4个比喻句表达的意思。4、能按提纲简要复述第一次挑煤的经过,了解旧社会穷人苦难的生活。1、了解课文大意。2、学习生字新词,读准多音字在词语中的读音。3、理清课文顺序,给课文分段。4、理解第一段比喻句的意思,概括段落大意。5、了解旧社会穷人苦难的生活。1、“开端”是什么意思?“劳动的开端”是什么意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9课《劳动的开端》。2、读了课题,你产生了哪些疑问?这是一次什么样的劳动

2、?作者什么时候去参加劳动的?为什么把这次劳动称为“劳动的开端”?通过这次劳动反映了什么⋯⋯1、听课文录音,思考:(1)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又写了什么?作者先写自己小时候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为了解除饥饿的威胁,决心去挑煤。再写第一次挑煤的经过。最后写第二天又去挑煤,从此走上了艰难的生活道路。(2)作者参加的是怎样的一项的劳动?用文中的一个词来回答。2、根据“决心去挑煤--第一次挑煤--第二天挑煤”的顺序,给课文分段。1、指名认读生字新词。2、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煤藏()宝藏()(cangz

3、ang)挑()战挑()脚(tiaotiao)半夜得()动身得()了吧(dededei)降落()落()在后头(luola)1、轻声朗读课文第一段,思考:这一段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先写家里穷得揭不开锅,要用劳动来解除饥饿的威胁;再写萍乡煤矿挖煤、运煤情况;最后写“我”去约小赵一起挑煤。2、课文中哪些词语说明了劳动人民生活的艰难?用“--”划在文中。重点读议比喻句,教师点拨。(1)“看着一家人挨饿,我心里像油煎一样”①如果不打比方,使句子意思不变,还可以怎样说?看着一家人挨饿,我心里很难过。②这两种说法到底哪种好?为什

4、么?用打比方的说法写出了“我”心里的难过程度。说明才十二岁的吴运铎就已经感受到生活的艰难和有了为家庭分担忧愁的愿望。③有感情的朗读。(2)“工人进出⋯⋯从窑里拖出来”①变换说法。工人进出连腰也伸不直,趴在地上爬进去挖煤,又趴在地上把煤挖出来。②比较体会用打比方的说法能突出挖煤工人劳动条件太差,干活太累,资本家简直不把工人当人待。③感情朗读(3)“得了吧⋯⋯把你压扁了”①变换说法得了吧!你也挑得动煤?你这么瘦,不要让扁担把你压扁了。②比较体会用打比方的说法写出了“我”当时身体瘦小,无法承担挑煤的中获,但生活所迫,只好硬着头皮去

5、挑。③感情朗读3、概括第一段的段落大意。六、布置作业,巩固练习1、比一比,在组成词。2、抄写词语。1、理解比喻句的作用,概括段落大意。2、根据提纲,简要复述第一次挑煤的经过。3、深入了解旧社会穷人苦难的生活。教学安排挑煤是一项艰难的劳动,作者又像个瘦猴子,为什么还要去挑煤呢?1、听课文第二段录音,根据课后习题3中的提纲给课文分层,用竖线在文中标出,并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第一次挑煤的经过。2、课文中那些词句说明了挑煤劳动的艰难?用“--”划在文中。重点读议比喻句,教师点拨。(1)“睡的正熟⋯⋯浑身疼痛”①变换说法睡得正熟,

6、我忽然摔了下来,重重地摔在地上,浑身疼痛。②比较体会用打比方的说法进一步说明“我”被摔得很重,很痛,这反映了矿上办事员得冷酷无情,旧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穷人的孩子到处受欺侮。③感情朗读(2)“肩上的煤筐⋯⋯打秋千”①变换说法肩上的煤矿来回晃荡,一会儿往前,一会儿往后。②比较体会用打比方的方法写出了人小体弱的吴运铎挑煤的不容易,反映出挑煤劳动的艰难。③感情朗读(3)“红肿的肩头⋯⋯一样疼”①变换说法红肿的肩头很疼。②比较体会用打比方的说法写出了肩头疼痛难忍的程度,说明了挑煤劳动的艰苦。③感情朗读3、根据提纲概括第二段的段

7、落大意。4、按照提纲简要复述第一次挑煤的经过。指出下面的句子中加点的部分个写了什么。1、概括第三段段落大意。2、初步了解详写和略写的作用,能分辨课文的详略,更好地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3、进一步了解旧社会穷人苦难的生活。教学安排1、听写生字新词2、根据提纲,简要复述第一次挑煤的经过。1、听课文第三段录音,思考:课文中哪些词语或句子写出了第二天挑煤劳动的艰难?2、为什么作者的肩膀__肿,第二天还去挑煤?作者年龄虽小,但意志坚强,困难再大也吓不倒它,一定要用劳动来解除一家人受到的饥饿威胁;可以看出万恶的旧社会穷人确实没法活,作者虽

8、是一个孩子,正是在校读书的年龄,但也不得不挑起生活的重担。3、读读“从此我走上了艰难的生活道路”,说说“从此”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把第一次挑煤称作“劳动的开端”?因为挑煤是作者参加的第一次劳动,而且又以此走上了艰难的生活道路,所以把这件事叫做劳动的开端。4、概括第三段的段落大意。1、指名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