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布拼质量控制

塑料布拼质量控制

ID:77174111

大小:257.00 KB

页数:50页

时间:2022-01-23

塑料布拼质量控制_第1页
塑料布拼质量控制_第2页
塑料布拼质量控制_第3页
塑料布拼质量控制_第4页
塑料布拼质量控制_第5页
塑料布拼质量控制_第6页
塑料布拼质量控制_第7页
塑料布拼质量控制_第8页
塑料布拼质量控制_第9页
塑料布拼质量控制_第10页
资源描述:

《塑料布拼质量控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塑料部品质量控制基本内容1、注射模具基本知识及模具评审2、高分子材料基本理论及塑料测试3、注塑成型工艺(设备、过程)4、丝印及喷油工艺5、塑料制件检测及常见缺陷产生原因6、塑件生产过程质量控制一、注射模具基本知识及模具评审1、模具种类1)注塑成型模具:占世界塑胶产量的30%,个别国家70-80%2)压制成型:如硅胶、插头类4)压铸成型3)挤出成型5)吹塑成型6)真空或压缩空气成型模具2、注射成型模具种类(按模具总体结构特征分类)主要分为二板模(只动静模,TCL大多胶件)、三板模、特种模具(带活动镶件、横向分型抽芯、自卸螺纹、定模侧顶出、热流道模具等)基本结构:模具型腔:凸凹模、型芯、镶块等浇

2、注系统: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冷料井等导向部分:导杆、导向孔、内外锥面分型抽芯机构:带外侧凹或侧孔的塑件顶出装置:顶板、顶杆、主流道拉料杆冷却加热系统:冷却水道或电热元件—热流道或无流道模具排气系统:分型面外排气槽、分型面排气、顶杆间隙…3、模具与塑件设计塑料的物理、机械性能(强度、刚性、韧性…)塑料的成型工艺性(如流动性、热敏性)形状要利于充模及流动、排气、补缩收缩及各向收缩率的差异模具总体结构,特别抽芯脱出胶件的复杂性模具零件的形状及制造工艺设计考虑因素注意点:小尺寸制品,模具制造公差对制品尺寸的影响较大:大尺寸制品,收缩率的波动影响大(收缩率水分、温度及压力等影响)1、尺寸与精度2、表

3、面光洁及脱模斜度模具的表面光洁度比塑胶件等级高一级脱模斜度,常1~15°,最少0.5°(尺寸测量注意点※)要满足刚度,强度要求(壳裂?),脱模对的冲击、震动;装配紧固力(M1主底裂?)热塑型塑件,一般壁厚不少于0.6~0.9mm,常2~4MM(最小0.25mm),同一塑件,壁厚应尽可能一致,否则易缩孔或变形3、壁厚所有转角处就尽可能以圆弧过度(翻面的设计),理想内圆角半经应有壁厚1/4以上。4、加强筋及其它防变形设计增强刚性,降低充模阻力;不可设计过厚,否则产生凹痕5、圆角6、孔设计孔与孔边距尽量大于孔径(D=2,L=1.6;D=12.7,L=4.8)盲孔深度h<4D(直经)7、嵌件(主面螺

4、母)牢固连接:嵌件表面设计伏陷物(凹痕)避免夹角处应力集中(六角形少使用)4、模具评估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注塑模具认可标准1.0标准:依据本标准对注塑模具质量进行评判,以不断提高模具质量;确保模具正常投入生产,并生产出合格质量的胶件,达到生产前的产品质量符合既定的要求.2.0导言:此标准是从模具材料、模具结构、胶件质量及注塑成型工艺等方面进行认可的评判标准,并制定了可实际操作的“注塑模具评分表”,在模具投入正式生产前,跨公司、部门地对模具时行评估、打分。此标准适用于所有为本公司设计开发而生产的注塑模具。3.0内容:(模具材料部分)3.1模具基本用材要求3.1.1模坯各材板所用钢质不低于10

5、50钢,(相当于日本王牌钢),3.1.2胚司、边钉、回钉、中托司、中托边所用材料表面硬度不低于HRC60。3.1.3啤ABS、HIPS料的模具,前模及前模镶件,用超级P20钢材(如718,M238等),后模用一般P20钢材(如MUP、M202)等,后模镶件用1050~1055钢或材质更好的钢材。3.1.4啤PC、POM、PE等腐蚀性材料的模具,前、后模及其镶件均需用420钢材(如S136、M300、M310等)。3.1.5啤镜面模具所使用钢材为420钢材(如S136、M300、M310等)。3.1.6斜顶、摆杆表面硬度不少于HRC35,推板表面硬度不少于HRC28。3.1.7如果我公司指定使

6、用某种模具钢材时,制模厂应满足要求。3.1.8注明1:P20、1050、1055、420牌号应为美国钢材牌号。注明2:3.1.1至3.1.5材料由模具钢材供应商(龙记公司等)提供证明依据。(模具结构部分)3.2模具应具备结构3.2.1模具标识:模胚外应按我司要求打上文字。模腔内按我司指定位置打上物料编号或模具编号、塑胶牌号——模多腔应打上模腔号,多镶件应按照设计要求打上镶件编号。强度允许时应按TCL要求做好表盘设计。3.2.2模具应安装合适和法兰圈,并开标准码模坑。3.2.3三板模应安装扣鸡,加扣鸡销钉,以及应安装拉料勾及水口板先开弹圈。3.2.4模具底板上应开合适的顶棍孔,孔的位置应符合顶

7、出平衡要求。3.2.5模具顶针板应装复位弹簧,合模时,前模板应先接触回针,否则模具应安装先复位机构(有行位结构的另行要求)。3.2.6行位结构:3.2.6.1行位运动应顺畅,接触面应开油槽。3.2.6.2行位上应安装使行位弹出作用之弹簧,并有安装限位装置。3.2.6.3在开模方向运动之哈夫块共推出距离不能超过导滑槽长度的2/5。3.2.7顶出机构3.2.7.1顶针设置应使胶件脱模时不产生永久性变形、顶白,不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