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午睡管理”策略

我的“午睡管理”策略

ID:8904896

大小:56.0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4-11

我的“午睡管理”策略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我的“午睡管理”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我的“午睡管理”策略  我的“午睡管理”策略    镇江市润州区韦岗幼儿园艾珠    新学期开始,我接了一个大班,开学两周后,我发现班上幼儿在午睡环节中存在很多问题。下面是关于我班幼儿午睡时的一些场景记录。    场景一:教室里。有的在玩游戏,有的互相追逐、打闹……    教师:来!请小朋友们小便。上床了!(命令的、催促的语气)    幼儿:又要上床睡觉了?唉!怎么这么快啊……    幼儿:烦死了,天天都要睡觉……    场景二:洗手间。有的并不急于小便、洗手,而是和同伴有说有笑,有的继续打闹,有的玩自来水,有的边小便边自由聊天……    教师:快点!快点!还在讲

2、话?最后出来的要被批评了!(严厉的、催促的语气)    幼儿:别讲了,别讲了,老师要找(批评)人啦!    场景三:午睡室。有的进来后往床上一躺,不脱衣服,有的继续聊天伴有响亮的嬉笑声,有的在讨论新鞋子、新袜子……    教师:还有谁讲话?不许讲话!赶快睡觉!(压制的、催促的语气)    在教师的多次催促、压制下,幼儿停止了之前的一切活动,躺在了床上。那么,他们是不是就能如我所愿——“马上睡着了”呢?他们躺在床上后,还会发生什么事呢?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孩子身心发展的需要,并且会

3、不同程度地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孩子心理素质的发展。德国哲学家康德从小就养成了严谨的生活习惯。据说,他每天散步要经过镇上的喷泉,每次他经过喷泉的时候,时间肯定指向七点。这种有条不紊的作风正是他严密思维的根源。可见,良好的习惯对于一个人的成功起着积极的作用。    在幼儿成长发育的过程中,除了营养这一重要原因,睡眠也起着重要作用。午睡作为夜间睡眠的补充形式,是幼儿成长发育的一个催化剂。从医学保健角度分析:幼儿睡眠时,身体各部位和脑及神经系统都在进行调节,氧和能量的消耗最少,利于恢复疲劳,内分泌系统释放的生长激素比平时增加3倍。所以,睡眠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幼儿的生长发育、身体

4、健康、学习状况。    针对我班幼儿在午睡环节中出现的问题,我决定采取以下一些方法:    1.组织“形”散而“神”不散的安静型活动,减少餐后活动对幼儿午睡精神状态的干扰和影响。    餐后活动是幼儿园教师管理的一个薄弱环节。有的是组织统一的活动内容:散步、阅读、看动画片,玩橡皮泥等,而有的则完全是“放羊式”的,如上述场景中一样。然而,不管是何种形式,由于缺乏教师灵活的组织、管理,很多幼儿餐后活动时表现得无序、异常兴奋,直接影响了幼儿入睡的状态。    因此,餐后活动的组织,其内容应讲究安静性;其形式应考虑幼儿的兴趣不同,讲究多样性。组织“形”散而“神”不散的安静

5、型活动,就是将我们日常的、单一的餐后活动,适当地结合起来,便于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作出选择。比如,我将幼儿分成几组,在此基础上组织部分幼儿阅读,部分幼儿折纸,部分幼儿玩橡皮泥。同时,留心观察每个幼儿的需要,对幼儿进行的活动给予适当的调整。这样一来,看似“形”散的不同活动内容,由于我的组织与管理,而达到了“神”不散的状态。幼儿安静、愉悦地进行着自己喜欢的活动,为接下来的午休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2.运用“黄灯”法则,帮助幼儿做好“就要午睡”的思想准备。    所谓“黄灯”法则,就是在幼儿餐后活动即将结束之前,教师先给予幼儿一定的提醒,比如我会说:“孩子们,再过5分

6、钟,我们就要小便、睡觉了!”通过这样的提醒语言,(教学论文 ..)让幼儿在思想上先有“快要小便、睡觉了”的准备。这就好像停在斑马线内的驾驶员、行人一样,当他们看见“黄灯”时,就会为他们即将进行的行、停作出相应准备。“黄灯”法则可以帮助幼儿为接下来的活动做好思想准备,并尽快调整到相应的合适状态。    3.运用故事,让幼儿自觉放弃在洗手间嬉闹、逗留的想法。    故事,作为一种最受幼儿喜欢的文字形式,对幼儿有着神奇的吸引力。我在组织幼儿入厕前,就告诉幼儿在午睡室可以听故事。我发现,这是帮助幼儿主动放弃在洗手间嬉闹的想法,自觉、轻轻地进入午睡室的好办法。和以往在教师不

7、断催促、批评下进入午睡室的情况相比,幼儿在洗手间的拖拉、嬉闹,在午睡室大声喧哗、动作缓慢的现象明显有改观,幼儿情绪也比较愉快、安静。用孩子们的话来说:“中午睡觉时听故事,就像在家里一样,多舒服啊!”由此可见,幼儿午睡时的情绪已大有改变了,由原来的不情愿的、被迫的消极午睡情绪,逐渐转变成“我要睡觉了”的积极情绪。    4.运用流行音乐,对幼儿进行“二次催眠”。    现代神经生理学家证明:音乐对神经结构,特别是大脑皮层,有直接影响。不同乐曲作用于人的不同感觉器官,可分别使人产生镇静安定,轻松愉快,活跃兴奋等多种不同情绪。    在实践中我发现:和贝多芬、巴赫等创作

8、的具有催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