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近代中国人的土耳其认知”的回顾与展望

研究“近代中国人的土耳其认知”的回顾与展望

ID:9479815

大小:5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1

研究“近代中国人的土耳其认知”的回顾与展望_第1页
研究“近代中国人的土耳其认知”的回顾与展望_第2页
研究“近代中国人的土耳其认知”的回顾与展望_第3页
研究“近代中国人的土耳其认知”的回顾与展望_第4页
资源描述:

《研究“近代中国人的土耳其认知”的回顾与展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研究“近代中国人的土耳其认知”的回顾与展望  近代中国人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不仅瞩目于那些与自己有着密切往来的西方大国,还对于以土耳其、希腊、越南、菲律宾等为代表的弱小国家进行过细致考察。土耳其就是中国人在观察世界与反观自我过程中的一个特殊他者。在近代百年的岁月里,中国人对于这样一个地理位置险要、民族命运相似、宗教联系紧密的国度,始终抱有极大的关注热情。近代中国认知土耳其的主体,大致可以分为五类。第一类是中国政府的官员,他们在处理外交事务中会接触和了解土耳其,也会从民族命运角度去比近代中国人的土耳其认知研究的回顾与展望131较中土两国的历史、

2、现实与未来。  第二类是在野的各政治派别或利益集团,他们对于土耳其的认知往往带有功利性的一面,多从自己的政治立场出发,截取土耳其历史的某个侧面,加以突出或阐发。第三类是一般知识分子,他们多是在从事某项具体研究的时候对土耳其史事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对土耳其进行专业研究,他们的成果体现了近代中国人土耳其认知的深度。第四类是普通民众,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接触到土耳其舶来的物件,从而形成中国民间的土耳其记忆。第五类是回民群体,他们因为与土耳其有着天然的宗教联系,对土耳其多有关注,并形成与汉族知识分子不同的土耳其印象。现存的各类近代史料文献,不仅记录了

3、土耳其政治、经济、社会、历史、文化的迁延演变,也呈现了当时国人对于土耳其发展历程的多样解读,更由此可以反映当时人们对于本国独特的自我定位和世界认识。  长期以来,近代中国人对土耳其的认知研究是中外关系史、中国近代思想史领域普遍忽视的课题。直到20世纪、21世纪之交,这种情况才开始发生改变,学术界对于近代中国人土耳其认知问题的关注逐渐增多,涌现出一批角度新颖、论证扎实的高水平科研成果。2010年,北京大学历史系的咎涛先生在《西亚非洲》杂志上发表了《六十年来中国的土耳其研究》一文,全面回溯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国内学术界对于土耳其

4、的研究历程①,但美中不足的是,没有将近代中国人的土耳其认知作为一个专题,纳入综述的范畴。2011年,北京大学历史系的吴伟锋在硕士论文《近代中国人的土耳其观(1842-1930)》的绪论部分,曾对前人的相关研究有过简略的一、关于中国人土耳其认知的整体性研究就笔者目力所及,北京大学的董正华教授应当是最早对该论题展开整体性探讨的学者。他发表于1999年的英文论文《中国人对阿塔图克及现代土耳其的观察》,粗线条地勾勒了20世纪中国人对土耳其发展历程的认识,涉及近代部分主要有柳克述的专著《新土耳其》《外交事务》杂志的土耳其专号以及中共领导人挥代英、蔡和森

5、、毛泽东对凯末尔革命的评价等内容。②虽然董正华的文章只是梳理了一条简明的线索,没有展开分析,但还是具有一定的开创意义,它提示我们近代中土两国有着相似的命运,近代中国人对于土耳其的考察是持续而深人的,这为后辈学者的研究打开了思路。2001年,肖宪等著的《沉病猛药近代中国人的土耳其认知研究的回顾与展望133土耳其的凯末尔改革》设有凯末尔革命与中国一节,谈到了孙中山、中共及中国知识界密切注视着土耳其的发展,而且还时常以土耳其为例子来激励自己的斗争的有关史实①,但论述却十分简略。  随后,两篇高质量的硕士学位论文弥补了前人的不足,有力地推进了相关研究

6、的广度和深度。两文的均明确以近代中国人对土耳其的认识为选题,各有贡献。2003年,浙江大学高冰冰完成《从鉴戒到榜样:近代中国人对土耳其复兴历程的关注及其所获得的启示》一文,以散落于报刊上的时人论述为基本史料,考察了近代中国人对土耳其从衰落到复兴之历史过程的关注情况。就晚清时段而言,国人反复探究奥斯曼帝国衰落的原因,以防中国重蹈覆辙,维新派和革命派还借助土耳其的案例来佐证变法或革命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就民国时段而言,国人通过对土耳其革命、改革的观察与思考,获得了许多极为新鲜和宝贵的启示,能够更好地为中国的革命与建设事业服务。  2011年,北京大

7、学吴伟锋的《近代中国人的土耳其观(1842-1930)》一文以时间为序,概要性地将不同时期、不同派别的人物对土耳其的考察逐一呈现。该文首先对甲午战前国人的土耳其观进行了初步梳理,包括史地著作、外交官的土耳其记述;其次,论述了甲午战后到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期间清朝官员、立宪派、革命派、社会舆论等不同群体对土耳其的病夫形象、外交、立宪、革命四个维度的讨论;最后,探讨了1921-1930年,中国社会各党派、各阶层对土耳其革命、建国事业的认识。  二、民族主义角度的研究  近代中国人土耳其观的形成,与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潮存在互动关系,因而这方

8、面的研究值得特别重视。从这一角度进行的把握,最早可以追溯到陶绪先生。陶氏在《晚清民族主义思潮》一书里,曾简单提及晚清亡国灭种危机下,康有为、梁启超等知识分子从救亡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