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推进我省城镇化进程和小城镇建设的建议

关于加快推进我省城镇化进程和小城镇建设的建议

ID:9506699

大小:57.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5-01

上传者:U-991
关于加快推进我省城镇化进程和小城镇建设的建议_第1页
关于加快推进我省城镇化进程和小城镇建设的建议_第2页
关于加快推进我省城镇化进程和小城镇建设的建议_第3页
关于加快推进我省城镇化进程和小城镇建设的建议_第4页
关于加快推进我省城镇化进程和小城镇建设的建议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加快推进我省城镇化进程和小城镇建设的建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关于加快推进我省城镇化进程和小城镇建设的建议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和小城镇建设,进一步提高城镇化水平,是我国新时期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有效扩大内需、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内容,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举措。党中央、国务院一直十分重视小城镇建设,提出小城镇大战略,实施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战略部署,把加快小城镇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措施来部署推进。2012年,我省以实施百镇建设示范行动为抓手,在全省培育一批经济强镇、区域重镇、和文化旅游名镇,全面提高小城镇建设整体水平。进一步明确城镇化发展思路,加快推进我省城镇化进程,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一、我省城镇化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003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省小城镇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小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城镇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截至2012年10月,全省1224个小城镇建成区面积达3100平方公里,镇区人口1275万,全省城镇化率已超过50%,提高了13.2个百分点。但总的来看,我省小城镇建设与先进地区相比还存有较大差距,城镇化率依然较低,城镇化水平依然滞后。主要表现在:一是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二是城市实力普遍较弱,辐射和带动能力差;三是城镇化区域差异较大,并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四是城镇化的质量不高,城镇的吸纳能力和综合承载能力明显不足等。分析其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制约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对城镇化建设认识有偏差。近年来,不少地方在城镇化建设方面存在着两种倾向:一是对城镇化建设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小城镇建设工作推动力不强,影响城镇化进程;二是对城镇化建设定位不准确,把推进城镇化简单理解为增加城镇数量和提高城镇人口比重,甚至片面理解为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大搞脱离实际、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二)城镇化建设规划滞后。目前,不少地方在编制城镇建设规划时由于规划意识不强、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等原因,致使城镇规划滞后于国家总体规划,缺乏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且刚性约束不力。一是县(市)、乡(镇)规划不够完善,规划编制不及时,起点较低,布局不合理,功能定位不清,缺乏精品和特色,不能与城区整体规划很好的衔接。二是城镇总体规划缺乏前瞻性,急需修编。 (三)对城镇建设用地使用不当,加剧了土地供需矛盾。目前,我省大部分小城镇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了无视国情而贪大求全、盲目占用耕地的现象。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当地政府没有对建成区内土地挖潜和对国家土地政策认识不到位。当前,我省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推进的重要时期,无论是产业优化升级还是城镇的建设,都面临着用地不足这一瓶颈。一方面,总体上看我省建设用地紧缺;另一方面,对已审批的建设用地又存在着土地闲置、利用效率低的问题。据统计,约有40%的闲置土地是企业囤地待沽等自身原因所致;50%的闲置土地则由于地方政府的城市规划调整、拆迁拖延以及违规违法批占等问题造成;另外,一些城镇工业园区由于产业定位、规划布局不当或缺乏后续资金投入等原因而长期闲置。以上做法加剧了土地供需矛盾。 (四)城镇建设资金匮乏。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资金的支撑,然而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多数市、县小城镇建设资金不足已成为阻碍小城镇进一步发展和加速城镇化建设的最大障碍。近年来,由于县、镇(乡)两级财力有限,银行对小城镇建设提供贷款较少,民间资金潜力挖掘不够,使主要依靠社会资本的小城镇建设多元化、多渠道投资机制运行不畅。上述因素,导致小城镇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安全设施建设等方面配套滞后,严重影响了小城镇的建设和功能发挥,制约了小城镇的发展。调查发现有的乡镇每年只有3到5万元的城镇基本建设经费,无力进行供排水管X、垃圾卫生填埋、道路绿化等较大型工程建设和改造。(五)城镇化建设产业支撑能力不足。我省是一个传统农业大省,有较多的城镇6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并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农村现有的产业结构层次较低,制约了小城镇经济的发展。同时由于一些小城镇建设偏重于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能够大量吸纳农村劳动力的第三产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太少,产业技术含量低,很难形成较强的镇域综合经济实力,缺乏凝聚力和辐射功能。因此,产业支撑力不足致使城镇吸纳人口能力受限,多数农民还不能彻底脱离农业生产进入城镇生活,导致城镇化步伐缓慢 (六)城镇建设管理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城镇管理体制有待完善,管理职责需要进一步明确。一是乡镇管理权责需要进一步明晰,小城镇管理职能弱,扩权强镇力度有待于进一步加大。二是小城镇普遍存在管理体制粗放、监管机构不健全等问题,影响小城镇健康发展。三是配套政策不完善,现有的土地、户籍管理以及计生、社保制度等都带有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因素,支持小城镇建设、推进城镇化的政策措施仍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创新。特别是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建设滞后,进城农民不能与城镇居民享受同等社会保障待遇,导致农村劳动力多属半工半农,就业者离土不离乡,农村剩余劳动力只流动不转移,制约了城镇化进程。二、对策建议针对我省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一)坚持科学规划,实现小城镇建设规范化。科学规划是引导小城镇健康发展的关键,也是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行动指南。应尽快建立和完善城镇总体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区域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等相关规划的衔接和协调机制。一是统筹城乡规划,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城镇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对小城镇规模、性质、功能分区等作出科学合理的安排,达到规划目标与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统一。二是做好小城镇规划修编工作,确保规划的科学性。针对各镇发展实际,搞好控制性详规、村镇体系规划、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以及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规划等编制工作。三是做到因地制宜,特色鲜明。城镇规划规模与布局,要延续历史、传承文化、突出特色,要符合当地水土资源、环境容量、地质构造等自然承载条件,并与当地经济发展、就业空间、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相适应。同时,城镇中、长期产业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要通过人大备案来强化约束监督,避免一届政府一个规划、一个领导一套搞法所造成的建设用地以及人财物的巨大浪费。(二)扭转片面追求增加城镇建设用地指标的倾向在国家对土地宏观调控不断加强和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背景下,以较少的土地资源消耗来支撑经济高速增长和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两化互动发展,就必须充分挖掘有限建设用地潜能和大幅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尤其要特别重视土地投资强度,用好用足已征未用的每寸闲置土地。要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强化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严格土地利用规划和年度建设用地计划管理,从严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抓紧完善节约集约用地标准和措施,控制总量、增加流量、盘活存量。并应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和范围,抓紧划定城市开发边界,严格控制城镇用地扩张。加快转变粗放落后的生产方式,依靠科技创新和充分挖掘空间承载潜能等形式,提高城镇建设用地的产出效益。 (三)夯实产业支撑,增强城镇化发展后劲。产业是小城镇发展的重要支撑。没有产业的发展,小城镇就会缺少吸纳力,失去发展动力和后劲。应立足各镇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把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现代农业结合起来,使小城镇成为农民与市场最基础的联系点、农村经济最具活力的增长点、城乡经济融合的最佳结合点和农村向城市化转变最具希望的突破点。一是充分发挥县域经济带动作用。做大做强县域经济,充分发挥县域经济带动作用,是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有效途径。坚持把发展县域经济和小城镇建设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县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使更多的乡镇成为县城发展的次中心。二是培植壮大主导产业。城镇化建设不是人口的简单聚集,只有形成强大的产业积聚力和具有比较优势的支柱产业,才能真正实现新型城镇化。第一,依托小城镇丰富资源,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按照精、专、特、优方式,培育小城镇支柱产业,使之成为城镇化建设的有力支撑。第二,出台优惠政策,加快小城镇企业科技创新步伐,提升科技含量。同时,利用优惠政策,引进和培养一批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为小城镇建设提供人才支持。第三,加快小城镇农业发展,充分发挥小城镇自身优势,形成一镇一业、一镇一品的农业产业模式和本地特色,延长产业链,逐步走向规模化。第四,尽最大可能鼓励与扶持乡镇企业发展,促其做大做强。 (四)广辟筹资渠道,建立小城镇建设多元投资机制。资金问题是制约小城镇建设的瓶颈,应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原则,拓展小城镇建设资金渠道。一是实行财政、金融扶持政策。进一步贯彻落实政府支持小城镇发展的各项政策,特别是要加大县级财政对小城镇建设的投入力度,支持城镇化建设。要积极推进城镇运营及有关政策的落实,引导金融部门资金向小城镇建设倾斜。二是加快实现小城镇建设市场化。大力培育市场主体,进行市场化的建设、经营和管理,积极推行特许经营制度,采取招标、入股、拍卖等多种形式筹集建设资金,推进小城镇建设。三是招商引资,进一步拓宽民间资本投资渠道。坚持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积极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小城镇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利用外资开发建设小城镇,构筑开放式的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 (五)加快城镇化体制创新,健全小城镇建设保障体系。推进城镇化建设要把鼓励农民进城、扩大农民就业、加快农民脱贫致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应进一步研究落实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户籍、土地、税收、投资、房产、土地流转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和配套措施,引导农民进城。一是放宽户籍限制,特别是放宽对农民进入城镇市区限制。二是制定用地优惠政策,简化土地征用手续,降低收费标准,缩短建设项目的立项、审批和建设周期。三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坚持城乡统筹就业,逐步推进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四是加快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要在办理城镇户口、子女入托入学、就业参军、社会保障、投资置业等各方面,给予进城农民优惠政策,切实降低进城进镇门槛,促进农民进城进镇创业就业,解决进城农民工后顾之忧。五是积极发展公益事业,健全小城镇公共服务和社区服务等功能,增强小城镇凝聚力。(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小城镇综合承载力和服务功能。城镇化建设的一个中心任务就是要增强城镇综合承载力和服务功能。小城镇作为城市和农村最直接的连接点,要有所发展,必须着力解决好完善功能和综合承载能力的问题。要在科学规划、统筹考虑的基础上,加强城镇的交通、水电、通讯、燃气、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娱乐、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健全城市防灾、防洪、抗震、消防等公共安全设施,增强城镇综合承载力和服务功能。 (七)实施规范化管理,提高小城镇管理水平。三分建、七分管是城市发展的黄金定律。应确立建管并重的工作思路,把加强管理贯穿城镇发展的全过程,努力提高小城镇管理水平。一是切实加强小城镇建设的领导和组织工作。把加快小城镇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目标考核和重要督办事项,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二是健全小城镇建设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小城镇建设管理机构和管理机制,合理划分县、乡、社区在城镇管理中的工作职责和权限。建议在乡镇设立村镇建设与环境保护管理站,负责本乡镇的建成区与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及环境保护等相关工作。三是突出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的管理。大力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和市容市貌、环卫保洁、交通秩序等专项整治,强化社区建设施工监管和综合管理职能。四是创新管理手段。积极学习借鉴先进地区数字化管理先进经验,开展数字化工程建设,实施智能城市管理,加快城市数字化建设。建议大力推广费县创新县城管理的经验做法,构建服务、管理、执法三位一体的大城管格局,实行工作重心下移,所有乡镇(街道)成立城镇管理队伍。五是加大扩权强镇工作力度。建议将市、县直部门的有关管理权限直接下放给镇街,进一步优化各镇的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理顺体制机制,扩大镇街自主权。你可能会感兴趣:关于实施医疗责任保险的建议维护我省社会稳定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关于全力推进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建议关于建立农业合作社、平抑农产品价格的建议关于加强农村社区建设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建议关于进一步关注留守儿童、妇女、老人的建议免费(.mFFanwEN.):社会学论文收集或原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