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实质性高血压insr基因第8外显子多态性分析

肾实质性高血压insr基因第8外显子多态性分析

ID:9725902

大小:5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5-06

肾实质性高血压insr基因第8外显子多态性分析_第1页
肾实质性高血压insr基因第8外显子多态性分析_第2页
肾实质性高血压insr基因第8外显子多态性分析_第3页
肾实质性高血压insr基因第8外显子多态性分析_第4页
肾实质性高血压insr基因第8外显子多态性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肾实质性高血压insr基因第8外显子多态性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肾实质性高血压INSR基因第8外显子多态性分析【关键词】高血压[摘要]目的探讨肾实质性高血压胰岛素受体(INSR)基因第8外显子多态性,试图从遗传角度寻求病因。方法采用多聚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的方法对38例肾实质性高血压肾功能正常者(RHNRF)、45例肾实质性高血压肾衰竭者(RHCRF)及38例正常血压者(NC)全血INSR基因第8外显子NsiⅠ多态性进行分析检测。结果未发现中国人肾实质性高血压INSR基因第8外显子NsiⅠ多态性改变,两病人组N2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对照

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0.06、0.08,P>0.05)。结论INSR基因第8外显子NsiⅠ多态性与中国人肾实质性高血压无关,N2等位基因并非其易感基因。[关键词]高血压,肾性;肾衰竭,慢性;受体,胰岛素;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relationshipbetorphismofinsulinreceptor(INSR)geneExon8andtheetiologyofrenalhypertension.MethodsPoly

3、merasechainreaction(PCR)binedentlengthpolymorphism(RFLP)orphismofINSRgeneExon8in38renalhypertensivepatientsalrenalfunction(RHNRF),45patientsplicatedbychronicrenalfailure(RHCRF)and38normalcontrols(NC).ResultsNopolymorphismofNsiⅠinINSRgeneExon8orphismofINSRgene

4、Exon8hasnorelationerasechainreaction;restriction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高血压病人中由肾脏病引起者约占10%,继发性高血压病人中肾脏病引起者占第一位,原发性高血压(EH)中约20%最终发展至终末期肾病[1]。虽然关于高血压肾损害及肾脏疾病引起高血压的研究甚多,但对其确切的发生机制,至今未能完全阐明。本研究拟通过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的方法,对肾实质性高血压病人的全血胰岛素受体(INSR)基因第8外显子多态性进行分析,从分子水平探讨

5、肾实质性高血压的病因。1资料与方法1.1对象与分组1.1.1肾实质性高血压肾功能正常(RHNRF)组38例,男18例,女20例,年龄25~68岁,平均(45.9±11.3)岁。①收缩压>18.67kPa,舒张压>12.00kPa;②肾活检诊断为各种肾实质性疾病引起的高血压,除外肾血管性高血压;③尿常规异常,血尿素氮(BUN)、肌酐(Cr)尚在正常范围。1.1.2肾实质性高血压肾衰竭(RHCRF)组45例,男23例,女22例,年龄23~69岁,平均年龄(46.3±12.7)岁。①、②同RHNRF组,③血BUN>20

6、mmol/L,Cr>445μmol/L。1.1.3正常对照(NC)组38例,男20例,女18例,年龄27~60岁,平均(42.9±8.7)岁。收缩压<18.67kPa,舒张压<12.00kPa,排除肾脏疾病及糖尿病,亦无高血压、肥胖及糖尿病家族史。1.2方法1.2.1临床及生化检查病人均询问病史,测量血压、身高及体质量,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取空腹静脉血,用自动生化仪测定肾功能及血脂情况。1.2.2INSR基因第8外显子多态性测定①DNA提取:取静脉全血5mL,用100g/LEDTA抗凝,采用美国Promeg

7、a公司提供的DNA提取试剂期徐岩,周海燕,马瑞霞肾实质性高血压INSR基因第8外显子多态性分析59盒提取DNA。②PCR反应:引物设计参照文献[2]方法,由上海生物工程研究所合成。上游引物序列:5′CGGTCTTGTAAGGGTAACTG3′,下游引物序列:5′GAATTCACATTCCCAAGACA3′。PCR反应体系25μL(DNA模板150ng、dNTP200mol/L、上下游引物分别为20pmol、10×Buffer2.5μL、MgCl22.5μL、TaqDNA聚合酶1U),PCR反应条件为:94℃预变性

8、3min;然后94℃30s,55℃30s,72℃1min,共35个循环;最后72℃延伸5min。③酶切:取PCR产物20μL用限制性内切酶NsiⅠ进行酶切,酶切产物经20g/L琼脂糖凝胶电泳,紫外线显影、摄片。1.2.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0.0forWindows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及组间频数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