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治疗临床应用及疗效观察

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治疗临床应用及疗效观察

ID:11205688

大小:2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0

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治疗临床应用及疗效观察_第1页
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治疗临床应用及疗效观察_第2页
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治疗临床应用及疗效观察_第3页
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治疗临床应用及疗效观察_第4页
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治疗临床应用及疗效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治疗临床应用及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治疗临床应用及疗效观察【关键词】脑卒中;康复;现代康复医疗技术【中图分类号】R30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8-0409-02脑卒中在我国是发病率高、病死率高的疾病,近几年来由于医疗技术的进步,脑卒中的病死率下降,生存率提高,随之而来的是脑卒中的致残绝对数增加防止和减少脑卒中的致残是急待解决问题。而脑卒中的康复治疗是防止、减少致残的有效手段,在治疗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西方国家积极开展脑卒中的康复治疗已取得了显著效果,在我国现代康复医学有十年。其在脑卒中的重要性尚未被充分认识,在此就脑卒中康复治疗的有关方面作论述。本文对我科2

2、006年1月~2007年4月的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发现,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直接影响其神经功能的恢复,在临床治疗中具有不容忽视和不可替代的作用,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入选标准[1]①符合脑卒中诊断条件。②年龄不限。本组实际入选年龄在27岁~92岁,平均66岁。③全部病例均为起病后247h之内入院者。④严重认知功能障碍、重要脏器功能损害限制康复训练者未计在内。1.2临床资料:选取2006年1月~2007年4月收住我科且符合上述入选标准的脑卒中病人162例,随机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做对比观察。其中康复组82例,男46例,女36例,脑梗死59例,脑出血23例,

3、伴高血压者44例,伴糖尿病者13例,伴高脂血症者48例;对照组80例,男50例,女30例,脑梗死57例,脑出血23例,伴高血压者43例,伴糖尿病者10例,伴高脂血症40例。两组一般情况具有可比性。1.3治疗方法:全部病人均接受脑卒中常规内科治疗。康复组增加以下康复治疗措施[1]:①采用神经发育疗法和运动再学习疗法相结合的方式并配以按摩、针灸及其他物理疗法实施治疗。②发病48h内重点为良肢位的摆放,保持良好的关节功能位,定时翻身。③一般于病后48h开始康复训练。④被动运动以刺激本体感觉和诱发主动运动为重点。主动运动以运动再学习疗法为指导。⑤尽早翻身、坐起、站立、步行、上肢及手功能训练,尽

4、早作业训练、日常生活功能训练。⑥住院康复治疗20d为最低时限,总疗程为90d(含出院后继续康复及指导)。⑦运动功能评分采用MAS评分标准,两组病例入院后及治疗90d后均做两次。72疗效评定与结果MAS评分标准的总分为48分,本文设定治疗前后功能评分提高分值达到或超过24分以上者作为康复相对显著疗效指标。应用u检验,P<0.05,统计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康复组疗效高于对照组疗效。3康复的相关因素3.1影响脑卒中康复的不良因素脑卒中从急性到康复过程,受到很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分三大部分,即原发因素、继发因素及其他。3.1.1原发因素:对康复效果的影响程度决定于脑卒中病因、部位及病情,脑卒中

5、发病后有以下症状的,康复预后差,多数恢复困难:(1)弛缓性麻痹持续1个月以上;(2)去脑强直或去皮层强直;(3)醒状昏迷和闭锁综合征;(4)昏睡等意识障碍持续时间长;(5)长时间尿、便失禁;(6)双侧性偏瘫;(7)半侧视空间失语、半侧身体失语,病态失语等存在;(8)痴呆,意欲缺乏;(9)精神障碍;(10)深部感觉障碍;(11)小脑共济失调、眼震、复视、凝视麻痹;(12)假性球麻痹。3.1.27继发因素:影响康复预后的主要有以下两种:(1)由于长期静止卧床而发生的,表现为肌萎缩、挛缩、骨质疏松症、关节炎、关节周围炎、肩手综合征、直立性低血压、褥疮、吸入性肺炎等。(2)这是人为不适当训练而

6、发生的。如粗暴的关节被动活动,当患侧下肢无力时又不用支具而步行,均可导致关节、软组织损伤。主要表现为韧带松弛、肌腱断裂、炎症、钙化、关节痉挛加重等。3.2脑卒中后下肢功能恢复预测(1)让患者抬起患肢,如能屈伸膝关节,90%能恢复步行,其中60%~70%能独立步行。(2)患侧仰卧,主动直腿抬高,其中独立步行为45%~55%,辅助步行占35%~45%,10%不能步行。(3)患侧仰卧,屈髋屈膝,将病膝直立于床上,能独立步行的仅有25%~35%,55%~65%位辅助步行,10%不能步行。(4)上述1、2、3均不能完成,33%有可能独立步行,33%辅助步行,不能步行的有33%。3.3脑卒中后手功

7、能恢复预测(1)病当天就能完成屈伸运动者,几乎全部可恢复到正常。(2)病后1个月内手指可进行屈伸运动者,大部分恢复为实用手,小部分为辅助手。(3)发病后13个月内能屈伸运动者,多数为废用手,小部分恢复辅助手。(4)发病后3个月仍未能运动或运动不完成,则全部为废用手。3.4脑卒中后功能训练:脑卒中后的功能训练内容包括两部分,即患侧的恢复和健侧的代偿,重点在患侧的恢复。治疗开始时间为病人生命体征稳定,神经学症状不再发展后48h。73.4.1迟缓阶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