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

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

ID:15125966

大小:2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1

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_第1页
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_第2页
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_第3页
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_第4页
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盆腔炎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的炎症,临床分为急性、慢性两种,以慢性盆腔炎多见。慢性盆腔炎具有病程长、治愈率低、复发率高的特点,可导致不孕、异位妊娠、慢性盆腔痛,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目前西医尚无理想方法,只能暂时缓解症状,复发率高,采用中医疗法则疗效较好,且复发率低。本科采用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176例,现将临床观察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2005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本科门诊就诊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76例。诊断标准[1]:有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

2、白带增多;有的患者有月经不调或不孕史;妇科检查见子宫后位,活动差,有压痛,一侧或双侧附件增厚有压痛或呈条索状增粗,或有包块、压痛;经B超及实验室检查排除盆腔恶性肿瘤及子宫内膜异位症。将176例随机分为三组:慢性盆腔炎方组(A组)58例,年龄20~50岁(平均33.4岁),病程4个月~13年(平均3.3年);抗生素组(B组)56例,年龄20~55岁(平均36.2岁),病程3个月~9年(平均3.6年);慢性盆腔炎方+抗生素组(C组)625例,年龄22~48岁(平均35.3岁),病程5个月~9年(平均3.6年)。三组病例年龄、病

3、程差异无显著性(P>0.05)。1.2治疗方法(1)慢性盆腔炎方组(A组):月经干净后予自拟的“慢性盆腔炎方”治疗。药物组成:当归9g,知母4.5g,白芍4.5g,乌药4.5g,香附9g,焦三栀4.5g,川芎9g,柴胡2g,川牛膝4.5g,青皮2.5g,黄柏4.5g,黄芩3g。水煎取汁300ml,早晚各服150ml,10d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2)抗生素组(B组):月经期用青霉素类、头孢类或喹诺酮类抗生素加甲硝唑或替硝唑,静脉滴注7d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3)慢性盆腔炎方+抗生素组(C组):中药治疗同A组

4、,经期加用抗生素静滴(用法用量同B组),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1.3疗效评定标准痊愈:症状消失,妇科检查示附件无增厚压痛及包块,B超检查提示盆腔正常;显效:症状消失,妇科检查示附件增厚明显减轻、无压痛,B超检查提示附件增厚减轻或包块减小1cm以上;有效:症状明显减轻或基本消失,妇科检查示附件增厚有所减轻无压痛,B超检查提示附件增厚减轻或包块略缩小;无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等无改变。51.4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2结果A组治愈14例,显效21例,有效1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

5、.1%;B组治愈6例,显效14例,有效14例,无效22例,总有效率60.71%;C组治愈16例,显效25例,有效1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16%。A组与B组相比较、C组与B组相比较,A组和C组疗效好于B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A组与C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讨论由于女性生殖器位于盆腔最低处,炎症吸收慢,易迁延成慢性炎症,甚至包块形成。其病理改变主要是盆腔结缔组织和盆腔腹膜由于慢性炎症的浸润引起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局部增厚粘连,甚至组织挛缩,压迫神经纤维[2],患病部位多无病原体的

6、繁殖和活动,对抗生素治疗不敏感,且盆腔血流缓慢,药物难以吸收发挥疗效,故目前西医尚无特效治疗方法。5中医认为,盆腔炎属中医带下、腹痛、发热、瘕范畴,病因为外感湿毒,热毒入侵,壅滞于胞宫,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营卫不和而发热,湿热下注则带多,气血凝滞聚而成为瘕脓肿[3]。久病易伤正气,故气虚血淤,湿热内蕴,湿热与淤血互结,日久聚生症块,成为本病的主要病机[4],故清热解毒疏肝、活血化淤散结为基本治疗原则,以促进盆腔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营养状况,有利于炎症的吸收和消退。本院自拟的“慢性盆腔炎方”中以当归、川芎活血化淤,黄柏、黄

7、芩、焦三栀、知母清热利湿解毒,香附、青皮、柴胡、白芍、乌药疏肝理气,调经止痛,川牛膝引血下行入胞脉,且能补肾活血止痛,诸药配伍,能清热利湿、益气活血、化淤散结消肿,药性平稳,既提高了患者的抵抗力,又可促使增生的盆腔组织粘连消退,包块缩小,起到标本兼治、扶正不滞邪、祛邪不伤正的作用。本资料显示,抗生素治疗组的总有效率60.71%,明显低于中药组及中西医结合组(P<0.05),而慢性盆腔炎方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总有效率93.10%,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总有效率95.16%,两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慢性盆腔

8、炎方是治疗慢性盆腔炎较理想的药物。【参考文献】1乐杰,谢幸,丰有吉,编.妇产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74~276.2朱新群,贾殿举,马楠,主编.妇产科感染基础与临床.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139~141.53马贵国.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46例疗效分析.河北医学,200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