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作文阅卷手记之――天津卷

2013年高考作文阅卷手记之――天津卷

ID:31282791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8

2013年高考作文阅卷手记之――天津卷_第1页
2013年高考作文阅卷手记之――天津卷_第2页
2013年高考作文阅卷手记之――天津卷_第3页
2013年高考作文阅卷手记之――天津卷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3年高考作文阅卷手记之――天津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13年高考作文阅卷手记之――天津卷  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中国自古有“学而知之”的说法,这里的“学”,通常被理解为从师学习。韩愈就说过:“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或懂得道理的途径日趋多元。请结合你的心得和体验,在“______________而知之”中的横线处填入一字,构成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不能以“学而知之”为题;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考题解析  获取知识

2、、掌握技能或懂得道理,都和考生日常生活紧密相关,考生也可以从任意一角度切入,人人有话可说。因此,这个命题正好符合《新课程标准》强调的“尊重学生主体、关注学生个性化的思想情感体验”这一要求。  再来分析一下题目。根据“______________而知之”这一短语的结构可知,横线处补出来的词语,应该为动词;即使补出的是形容词或名词,也必须根据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原则理解为动词。如一篇考场作文,标题为“网而知之”,这里的“网”是动词,应理解为“上网搜索”等含义。“知”有两种理解。一是“知道”,多是停留在表面;二是“真正理解”4,

3、是深入本质的。具体取哪一种义项,应该根据文章内容而定。从行文内容看,可写的也很丰富。如从“获取知识”切入,可以写“问而知之”“疑而知之”“思而知之”“读而知之”等;如从“掌握技能”切入,可以写“用而知之”“勤而知之”“践而知之”等;如果从“懂得道理”切入,可以写“听而知之”“悟而知之”等。  尽管这道试题无论是立意还是行文,难度都不大,但在阅卷过程中发现,仍有考生剑走偏锋,或是大意失荆州。例如,有的考生忽视材料中“请结合你的心得和体验”这一要求,在文中大量列举名人事例而淡化甚至毫无自我意识。还有少量考生犯了低级错误,分不清

4、“字”和“词”,在横线处填上一个短语。更有甚者,直接以“学而知之”为题,令阅卷老师啼笑皆非。像这两种无谓的失分现象,实在不应该发生,完全是粗心大意所致。  综观今年全国各地的作文题可以发现,考查考生对生活的感悟已经成为高考作文命题的主流方向。这就为今后考生的复习带来一个重要的启示,即要留心生活、观察生活和思考生活,才能为作文储备丰富的生活素材。  例文  顿而知之  □天津一考生  人生梦想的旅途需要不断地追求,向上高飞,方能达到巅峰,看到与众不同的精彩。然而,若是一味地前行而忘了停顿,则也可能陷入盲目行走而不知初衷的境地

5、。4  在标点符号中,顿号是我们常见的一种。它表示一种并列,更表示一种停顿――因顿号的存在而使得我们能在相类似的词组中迅速察觉出它们之间的不同,看到文字与语言的魅力。  在人生追梦的过程中也一样,我们可能会拥有相同的梦想,如成为一名教师,或是当一名公务员。可是,是选择在学校还是培训机构进行教书育人?是选择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或是随便捡一个,只要是公务员就好?  梦虽同,道却异。若是不能停下来思考自己适合怎样的道路,随波逐流,那么最终梦想只能是梦想,而不能成为那个让我们欣喜若狂的现实。  唯有停顿下来,让自己浮躁的心灵慢慢宁

6、静,直面自己,反省自己,问问自己到底想要走一条怎样的逐梦之旅。只有在停顿的时刻,我们才能真正回顾过往,总结经验,学会如何剔除人生道路上的绊脚石。很多人都说,时间不多,奔跑的速度还嫌不够呢,怎么舍得浪费光阴稍事停留。  而在我看来,学不会停顿的人是难以成就梦想的。因为,不会停顿思考就犹如行尸走肉,一直往前走,可是行走过程中碰到了什么、有什么值得我们去学习,这些他们全都看不到。他们的思想停留在追梦的起点,这必然难以引领他们到达追梦的终点。试想一下,若是当初革命党人没有在与敌对抗的过程中停下来,总结过去的失败经验,提出更适应现实

7、情况的方针政策,他们怎能摆脱敌人的围剿,顺利会师?4  停顿是福,它让我们看清自己。不会停顿是祸,很可能毁人毁己。因为,停不下来的人把一生献给了前进的贪婪,而忘记了为何要前进。许多贪官在就职时高声阔论,誓要当好官为民做主,情意深深,感动了别人也感动了自己,可却在追求高官厚禄的征途中迷失了本性,不知不觉中让自己成为了权势的奴隶,成为了祸害百姓的毒瘤。  因此,我的朋友,想要看到梦想实现的那道彩虹,就请先学会停顿吧!  评点郑文龙  材料所示文题形式“____而知之”,兼摄了方法论与知识论,即作文内容主要应为以何种方法获取知识

8、的论述。而纵观全文,“顿”主要指的是及时停下反省、总结,展开“逐梦之旅”。在这种论述中,“知之”为“逐梦”所替代,成为“顿而逐梦”。其后,文章从反面论说,同样围绕着“顿”与“逐梦”的相互关系展开论述。直到最后,作为知识论的“知之”彻底被目的论的“逐梦”所掩盖。造成文章主旨立意出现重大偏差、失误的原因在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