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转喻视角下英语委婉语探究

概念转喻视角下英语委婉语探究

ID:33015858

大小:60.88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2-19

概念转喻视角下英语委婉语探究_第1页
概念转喻视角下英语委婉语探究_第2页
概念转喻视角下英语委婉语探究_第3页
概念转喻视角下英语委婉语探究_第4页
概念转喻视角下英语委婉语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概念转喻视角下英语委婉语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概念转喻视角下英语委婉语探究【摘要】委婉语是语言交际中的一种"润滑剂”,在人类的社会活动和人际交往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以间接、含蓄、愉快的说法代替直截了当、令人不悦的说法,其目的是回避禁忌、显示高雅、避免伤害他人。委婉语在本质上是一种基于关联性或邻近性的替代关系。转喻运作的基础也是事物之间的关联性或邻近性。委婉语生成机制从根本上说是转喻认识。有鉴于此,本文拟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主要从概念转喻的视角来解读委婉语及其生成手段。【关键词】委婉语;转喻;生成机制1.引言委婉语是人类社会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一种普遍而又特殊的现象。在任何文化中,委婉语都是调节人

2、际关系的重要手段,是语言交际中不可缺少的润滑剂。得体运用委婉语可调节人际关系,使社会交际顺利进行。早在1985年,学者Enright好不夸张地说道:“如果没用委婉语,世界的运转会因摩擦而停止,人间将充满仇怨。”英语的委婉语euphemism一词源自希腊语,词头eu意为"好”,词干phemism意为“言语、说话",即用褒义词、正式词、学术词、中性词、模糊词来代替粗词、俗词、贬义词、直露词,或者用善意的话语把事实掩盖起来。委婉语是语言交际中的一种'‘润滑剂”,涉及日常生活的许多方面:生育、年龄、疾病、死亡、性、排泄、人体部位与器官、职业、政治、军事等,

3、在人类的社会活动和人际交往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委婉语是一种迂回的表达方法,它以间接、含蓄、愉快的说法代替直截了当、令人不悦的说法,其目的是回避禁忌、显示高雅、避免伤害他人。委婉语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它的作用己不仅仅只是一种修辞手段了。委婉语的普遍性和重要性引发了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它进行广泛的研究。然而,目前的研究主要是在传统的符号语义学和语用学基础上展开,集中在委婉语的类型、特点、使用动机、构成手段和语用效果等方面。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和发展,有些学者从认知的角度研究委婉语,主要有王永忠(2003)、邵军航和樊威藏(20

4、04)、卢卫中和孔淑娟(2006)等,本文拟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主要从概念转喻的视域来解读委婉语及其生成手段。1.转喻的本质特征最早转喻的定义为:"转喻是一个辞格,它与邻近和联系紧密的事物中获得语言形式,通过这一语言形式我们能理解不被该词语命名的事物。”从这一定义,我们可以看到,对转喻的传统解释是基于“邻近”(contiguity)的概念。学者Roudet也持有相同的看法,他认为转喻是有观念上的邻近性为基础的联系(association)所引起的,任何通过联系或转喻的变化都属于这一范畴。在认知语言学中,转喻被描写成Lakoff(1987)称之为'‘理

5、想化认知模式w(IdealizedCognitiveModel或ICM)的一种形式。ICM是一个有组织的概念结构认识域。所谓“理想化认知模式”就是现实世界的结构在人脑中的反映,也就是人们凭借自己大脑中的世界知识表征以及他们所生存的文化模式而达到的对客观世界中的物体、事件以及人们自身的行为的典型状态的认知。某一具体事物和行为的"理想化认知模式”由一些代表该事物和行为的概念或命题相关的概念或命题组成。而这些相关的概念和命题都是该“理想化认知模式”的成分。构成同一“理想化认知模式"的接近的概念如果互相替代(部分替代部分),一个概念替代整个模型(部分替代整

6、体)或整个模型替代作为模型成分的某一概念(整体替代部分)同样构成转喻关系oLakoff和Johnson(1980)把转喻说成是在一个认知域中的概念映现(conceptualmapping),这一映现包括的"替代"(stand-for)关系主要是指称。转喻主要具有一种指代功能,即它允许我们用一种实体代替另一实体。同时,转喻也具有理解功能。Langacker(1993)认为,转喻是一个参照点现象(referencepointphenomenon)。Alac和Conlson指出,不同的转喻由相对凸显(relativesalience)的认识原则提供理据,

7、其基本观点是,中心的和高度凸显的事物作为认识参照点唤起其它不那么凸显的事物。参照点是语篇中凸显的成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一个语境。在这一个语境中,一个正在进行概念化的人与语篇中其它不那么凸显的成分建立了联系。这些凸显的和不凸显的成分构成了参照点的范围,对这些成分的识解取决于与参照点的联系。通常由转喻词汇指定的成分充当参照点,为想要描述的目标提供心理可及(mentalaccess),并把听、读者的注意力吸引到这上面来。例如:Iamparkedoutthere.我(把车)停在那边。在这个转喻中,汽车的拥有者扮演了参照点的角色,注意的目标是汽车本身,我们

8、在心理上通过汽车的拥有者可及汽车。由于其足够的凸显性,汽车的拥有者可以把注意力引导并集中于目标上,并扮演了认识参照点的角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