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再障患儿血清il-17及il-23的检测及意义

慢性再障患儿血清il-17及il-23的检测及意义

ID:33948150

大小:1.33 MB

页数:43页

时间:2019-03-02

慢性再障患儿血清il-17及il-23的检测及意义_第1页
慢性再障患儿血清il-17及il-23的检测及意义_第2页
慢性再障患儿血清il-17及il-23的检测及意义_第3页
慢性再障患儿血清il-17及il-23的检测及意义_第4页
慢性再障患儿血清il-17及il-23的检测及意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慢性再障患儿血清il-17及il-23的检测及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Athesis(dissertation)submittedtoZhengzhouUniversityforthedegreeofMasterDetectionandsignificanceofIL·-17andIL.-23inserumofchildrenwithchronicaplasticanemiaByDanfengWangSupervisor:Prof.XigeWangPediatricsTheThirdAffiliatedHospitalofZhengzhouUniversityMay2013学

2、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王尽叹日期:声B年6月7日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本人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职务作品,知识产权归属郑州大学。根据郑州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

3、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郑州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者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本人离校后发表、使用学位论文或与该学位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第一署名单位仍然为郑州大学。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学位论文作者:主目民日期:≯晖占月1日慢性再障患儿血清lL-17及IL-23的检测及意义硕士研究生:王丹凤导师:王西阁专业:儿科学郑州大学第三临床学院河南郑州450052摘要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hronicaplasticanemiaCAA)

4、,是一种主要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的难治性血液病,由多种致病因素协同作用引起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其发病机制目前主要存在3种学说,即免疫异常、造血干/祖细胞缺陷、骨髓造血微环境异常。其中慢性再障发病的免疫机制在近年研究较多。临床工作中也发现对再障患者应用抗淋已/侗腺细胞球蛋白(ALG/ATG)、环磷酰胺、环孢素A(CsA)等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进一步证明了免疫调节功能异常在再障发病中的重要作用。目前,多数研究显示:CD4+T细胞的功能异常与AA发病密切相关。应用PCR、流式细胞术检测再障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不同T

5、细胞亚群的数量,结果显示CD4+T细胞比例减少、CD8+T细胞比例增高、CD4+/CD8+T的比值降低,Thl细胞显著增多,Thl与Th2细胞比例明显失衡。此外,再障患者的Treg及其调控基因Foxp3表达显著减少。经免疫抑制治疗有效后,体内免疫紊乱可缓慢纠正。近来,在研究某些免疫性疾病过程中发现了一种新的CD4+T细胞亚型一辅助性T细胞17(Thelper17cell,ThlT),以特异性分泌白介素17(interleukin一17,IL.17)为主要特征。而IL.23为调控Thl7细胞分化发育的主要因子

6、。Thl7细胞能够分泌IL.17、IL一22、IL.6、TNF.a等多种细胞因子,其发挥炎症效应的核心因子是IL.17,能够介导免疫性疾病,并参与自身反应性疾病、感染、肿瘤等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过程。摘要Thl7细胞的发现使得我们对再障的免疫发病机制有了新的认识。由此,我们设计本实验。目的讨论Thl7相关细胞因子IL一17、IL.23在儿童慢性再障发病过程中的作用,为慢性再障的治疗寻找新的治疗途径及方法。材料与方法病例组:选取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就诊于郑州大学三附院及一附医院的慢性再障患儿(

7、诊断及疗效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2001年制定的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疗建议)。初诊组55例,病程(6士O.7)月,既往均未接受输血及免疫抑制治疗,其中男31例,女24例,年龄3岁.14岁,中位年龄8岁。恢复组50例,为应用ALCC'ATG和(或)口服环孢素A及配合其他治疗(11土1.5)月,达到缓解或者治愈水平者,男28例,女22例,年龄3岁.13岁,中位年龄7岁。正常对照组:同期在郑大三附院儿童保健中心体检的正常儿童25例,男14例,女11例,年龄2岁.12岁,中位年龄6岁。所有受试对象均留取清晨空腹血3m

8、l,其中lml用于检测血常规,2ml用于ELISA法检测血清IL.17、IL.23。所有数据采用SPSSl7.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士标准差g±习表示,多样本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样本比较采用LSD.t检验,变量问相关性分析采用直线相关分析,以a=O.05为检验水准。结果1.CAA组初诊组血清IL-17、IL.23水平分别为(27.71士2.21)pg/ml、(189.00土11.72)pg/ml,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