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公用管道射线检测施工工艺标准

工业公用管道射线检测施工工艺标准

ID:82079425

大小:36.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2-07-08

上传者:万里一叶飘
工业公用管道射线检测施工工艺标准_第1页
工业公用管道射线检测施工工艺标准_第2页
工业公用管道射线检测施工工艺标准_第3页
工业公用管道射线检测施工工艺标准_第4页
工业公用管道射线检测施工工艺标准_第5页
工业公用管道射线检测施工工艺标准_第6页
工业公用管道射线检测施工工艺标准_第7页
工业公用管道射线检测施工工艺标准_第8页
工业公用管道射线检测施工工艺标准_第9页
工业公用管道射线检测施工工艺标准_第10页
资源描述:

《工业公用管道射线检测施工工艺标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工业公用管道射线检测施工工艺标准1目的为规范我公司工业(公用)管道射线检测施工工艺,确保工程质量,制定本标准。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壁厚大于等于2mm的碳素钢、低合金钢、奥氏体不锈钢、镍及镍合金、铜及铜合金制压力管道熔化焊环向对接焊焊接接头的射线检测。3引用标准JB/T4730-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GB16357-1996《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18465-2001《工业γ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要求》JB/T7902-1999《线型象质计》GB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4检测人员要求4.1检测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掌握无损检测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及安全、卫生防护知识,并持有关部门颁发的相应资格证书。4.2进行射线检测时,必须严格遵守GB16357-1996、GB18465-2001、GB18871-2002的有关规定。当工作环境不符合本规范工艺要求和安全防护规定时,检测人员有权拒绝探伤。

14.3射线检测人员未经矫正或经矫正的近视力应不低于5.0(小数记录值为1.0),从事评片的人员应每年检查一次视力。5设备、器件和材料5.1射线源和能量的选择5.1.1使用设备见表1表1设备制造厂型号有效焦点尺寸mm透照厚度范围mm备注石家庄辐射器材厂XX-20052-20定向石家庄辐射器材厂XXHQ-30051.0×2.58-50周向石家庄辐射器材厂XXHQ-30051.0×2.58-50周向5.1.2透照不同材料、不同厚度管道时,允许使用的最高射线管电压应参照JB/T4730.2-2005图1规定的范围。5.2胶片和增感屏5.2.1在满足灵敏度要求的情况下,一般X射线选用T3类或更高的类别,如选乐凯、天津工业、爱可法等。γ射线选用T2类或更高的类别。5.2.2采用铅箔增感屏,前后屏厚度均为0.03mm。5.3象质计

2采用线型金属丝象质计,象质计材质必须与被检材料一致,且应符合JB/T7902-1999的规定。5.3.1象质计的选用当管道外径大于100mm时,可选用通用线型像质计。当管道外径小于等于100mm时,可选用通用线型像质计或专用等径像质计,金属丝应横跨焊缝放置。5.3.2透照厚度单壁透照时,是工件的公称厚度,双壁单影或双壁双影时,是×射线通过的各层材料的公称厚度之和。5.3.3象质计的放置5.3.3.1象质计应放在射线源一侧的工件表面上,处于一次透照长度的1/4位置,钢丝横跨且垂直于焊缝,细丝置于外侧。当象质计无法在射线源侧放置时,允许放在胶片侧,还要附加“F”铅标记,以示区别,且在报告中注明。当一张胶片上同时透照多条焊接接头时,像质计应放置在透照区最边缘的焊缝处。5.3.3.2当射源置于圆心作环缝周向曝光透照时,像质计应每隔120°放置一个(100%检测),若透照区为抽检或返修复照,则每张底片上都应有像质显示。5.4背部散射线检验标记“B”背部散射线及无用射线应采用常规方法屏蔽。为验证背部散射线的影响,在每只暗盒背向放置一只特制铅字“B”。若在底片的黑色背景上出现B的较淡影象,说明背散射防护不良,应增大背散射防护铅板厚度,应予重照。

35.5识别系统识别系统由定位标记和识别标记构成。5.5.1定位标记焊缝透照定位标记包括搭接标记(↑)和中心标记(←↑)局部检测时搭接标记为有效区段标记。探伤比例为100%时,搭接标记用铅质数字,按升序排列,可省略中心标记。5.5.2识别标记识别标记包括产品编号、焊缝编号、底片编号和透照日期。返修复照还应有返修标记R1、R2……(数码表示返修次数)。5.5.3标记位置5.5.3.1识别系统编号至少距焊缝边缘5mm。5.5.3.2搭接标记除中心全景爆光或源在曲面内工作(焦距大于工件曲率半径)时,搭接标记放于胶片侧,其它方法透照搭接标记应放置于射线源侧。5.6观片灯和评片室5.6.1评片室环境评片应在专用评片室内进行。评片室内光线应暗淡,但不能全暗,室内照明用光不能在底片表面产生反射。5.6.2观片灯观片灯最大亮度应满足平片要求,且亮度应可调。5.6.3黑度计黑度计可测最大黑度应不小于4.5,测量值误差应不超过±

40.05。黑度计应至少每6个月校验一次,方法可参照JB/T4730.2-2005附录B执行。5.7暗室处理曝光后的胶片应及时进行显、定影处理。显、定影剂应符合胶片厂使用说明要求,显、定影处理时,应在恒温洗片机中进行,显影液温度控制在20-25℃之间,操作应符合《暗室操作规程》的规定。定影时间不低于15分钟,水洗不低于30分钟,底片干燥尽量采用自然环境晾干。6受检部位的表面准备6.1距焊缝中心各40mm范围内的所有焊疤、飞溅、严重锈蚀及焊接表面缺陷需进行修磨,以不掩盖或干扰缺陷的显示为度。6.2焊缝及热影响区的表面质量应经质量检查员检查合格签字后,进行X射线检测。7检测技术7.1几何条件7.1.1d与f关系;AB级;f≥10d.b2/3式中;f-源至被检查工件上表面的距离;d-焦点尺寸;b-被检查工件上表面至胶片的距离;7.1.2一次透照长度应以透照厚度比K值进行控制,按JB/T4730.2-2005表3执行。7.2透照技术

5尽量采用单壁透照技术,当单壁透照无法实施时,方可采用双壁透照技术。7.2.1单壁透照7.2.1.1象质计选取及放置应满足5.3要求,标记及放置应满足5.5的要求。7.2.1.2纵缝透照透照距离不得小于二倍一次透照长度。7.2.1.3环缝单壁外透照环缝外透法,在满足K值时,按JB/T4730.2-2005附录D、图D5、图D3确定透照次数。7.2.1.4中心周向曝光在保证几何条件的前提下,尽量利用中心周向曝光,(包括局部检测)全部检测时,每张底片两端都应有搭接标记,且两端搭接长度不小于15mm。局部损伤可不设搭接标记,但应有定位标记。7.2.2双壁单影透照7.2.2.1象质计、标记的选用及布置按7.2.1.1办理。7.2.2.2在满足K值时,按JB/T4730.2-2005附录D,图D4、图D6确定透照次数。7.2.3双壁双影透照7.2.3.1象质计、标记的选用及布置按7.2.1.1布置。7.2.3.2小径管(Db≤100mm)同时满足;a)T(壁厚)≤8mm;

6b)g(焊缝宽度)≤Do/4,时应采用倾斜透照方式椭圆成像,椭圆的开口宽度在1倍焊缝宽度左右,不满足以上两个条件或椭圆成像有困难时,可采用垂直透照方式重叠成像。7.2.3.3透照次数采用椭圆成像时,当T/Do≤0.12时、相隔90°透照两次;当T/Do≤0.12时、相隔120°或60°透照3次;垂直透照时,一般应相隔120°或60°透照3次。7.3曝光量应根据每台X射线机,不同型号的胶片和增感屏分别制作曝光曲线表,不得混用,以此作为曝光范围。曝光量一般不低于15mA.min,透照管子焊缝可适当减少。采用γ射线源透照时,总的曝光时间,应不少于输送源往返所需时间的10倍。8底片的评定底片的评定必须由具备相应资格且II级以上人员进行。8.1.1底片有效评定区域内的黑度应在2.0-4.0之间。小径管或截面厚度变化大的工件,黑度允许降至1.5。8.1.2底片上的像质计、定位标记、识别标记应齐全,摆放位置正确,不得掩盖受检区域的影相。8.1.3底片上的像质质数,应符合JB/T4730.2-2005标准中图5、6、7的规定,且底片黑度均匀部位,能够清晰看到长度不小于10mm的连续金属丝影像,专用像质计至少能识别两个金属丝。

78.1.4底片有效评定区域内不得有防碍底片准确评定的伪像。如:条纹、水迹、化学污染、划痕、压痕、指纹、静电、污物等。9验收标准9.1底片评定按工程技术人员下达的无损探伤委托规定的合格级别评定。9.2质量分级9.2.1根据对焊接接头中存在的缺陷性质、数量等。其质量等级划分为四级。a)Ⅰ级对接焊接接头内不均许存在裂纹、未熔合、未焊透、条形缺陷、根部内凹、根部咬边。b)Ⅱ级和Ⅲ级对接焊接接头内不允许存在裂纹、未熔合、双面焊以及加垫板单面焊中的未焊透。c)对接焊接接头中的缺陷超过Ⅲ级者为Ⅳ级。9.2.2圆形缺陷的分级评定,按JB/T4730.2-2005标准中5.1.5条进行评定,但对小径管缺陷评定区取10mmX10mm。9.2.2.1质量等级为Ⅰ级的对接焊接接头和母材公称厚度T≤5mm的Ⅱ级对接焊接接头,不计点数的缺陷在圆形缺陷评定区内不得多于10个,超过时焊接接头质量等级应降低一级。9.2.2.2圆形缺陷长径大于1/2母材厚度时,评为Ⅳ级,接头母材薄厚不等时,以薄板为准。

89.2.2.3对致密性要求高的对接焊接接头,制造方底片评定人员应考虑圆形缺陷的黑度作为评定的依据。通常将黑度大的圆形缺陷定义为深孔缺陷,当对接焊接接头存在深孔缺陷时,其质量级别应评为Ⅳ级。9.2.3条形缺陷的分级评定,按JB/T4730.2-2005标准中5.1.6条进行评定。9.2.4不加垫板单面焊的未焊透缺陷的分级评定,按JB/T4730.2-2005标准中6.1.7条进行评定。注:压力容器不允许未焊透。9.2.5根部内凹和根部咬边的分级评定,按JB/T4730.2-2005标准中6.1.8条进行评定。9.3综合评级在圆形缺陷评定区内同时存在多种缺陷时,应进行综合评级。对各类缺陷分别评定级别,取质量级别最低的级别作为综合评定的级别;当各类缺陷级别相同时,则降低一级作为评定的级别。10记录、报告和资料10.1记录按河北省特种设备协会制定的表格,由RTⅠ、RTⅡ级人员填写、绘制检测部位图。10.2报告按河北省特种设备协会制定的射线报告表格,RTⅡ级人员进行评定,另一名RTⅡ级人员复评,经检测责任师审查后报出。10.3资料保管

9存档资料应包括:检测委托单、工艺卡、原始记录、检测报告、返修通知单、合格通知单、底片等。检测资料与底片由质量科保存至少7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