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常识认识论专题复习

哲学常识认识论专题复习

ID:10093304

大小:184.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05-25

上传者:U-4187
哲学常识认识论专题复习_第1页
哲学常识认识论专题复习_第2页
哲学常识认识论专题复习_第3页
哲学常识认识论专题复习_第4页
哲学常识认识论专题复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哲学常识认识论专题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中学教育研发网(www.book678.com)                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哲学常识认识论专题复习/【单元特征】/哲学常识认识论部分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特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要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于规律,真理是人们对事物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认识的根本任务是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能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做到分析与综合相结合,培养创造性思维,发挥合理想象在认识中的作用,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命题特点:从题型上看,单选、不定项选择、非选择题各种题型都有(其中选择题考查的次数较多);从取材看:主要有名言警句、古文诗歌、现代自然科学成就、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当今社会热点等,取材比较广泛;从考查知识点看:现象、理性认识、科学理论、认识发展深化、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认识的辩证关系等都有所涉及,重点集中在认识的深化、扩展、推移上。根据近年来高考的命题规律和当前的社会热点、焦点,2010年的命题重点如下:(1)推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的理论依据是规律的客观性,是在尊重客观规律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体现;实现上述目标既要尊重客观规律,从客观条件出发,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2)我们党和政府的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体现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3)我们党和国家在执政中更加关注民生,注重维护社会公平,实现社会和谐,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都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在深化、发展和向前推移,也体现了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的原理。(4)我们党和政府更加关注民生,切实解决关系人民现实利益的就业难、看病难、上学难等问题,体现了我们党的群众路线。/【知识网络】北京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京师大厦共19页第19页邮箱:3004886@qq.com 中学教育研发网(www.book678.com)                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锻炼成长改造客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群众道路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人民群众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发挥主观能动性主体形式/感性认识现象实践概念思维形式判断认认推理决表识反决识认事的作的识加工制作定现物第用定第的分析二一根科学方法结合次次本综合飞飞任跃跃务理性认识本质认识深化扩展推移/【考点扫描】哲学考点43: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主观能动性的含义/人的主观能动性又叫人的自觉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能力与活动。它包括相互联系着的三个方面: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的活动,突出地表现为我们通常所说的“想”;人们改造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认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做”;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即我们所说的决心、意志、干劲等。/(2)必须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们要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有所建树,就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是因为:①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与规律,从而正确地指导人们的行动。②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利用规律,利用和创造条件,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③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种种困难、挫折甚至暂时的失败,这就需要坚强的意志和十足的干劲,需要充满活力的精神状态。(3)怎样才能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①北京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京师大厦共19页第19页邮箱:3004886@qq.com 中学教育研发网(www.book678.com)                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客观规律始终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人们是否按客观规律办事,决定着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否收到积极的效果。人们按客观规律办事的程度,决定着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收到积极效果的程度。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提,。②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必须从客观实际条件出发。客观条件同样始终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一定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提,我们必须分析条件,发挥有利条件的作用,限制或者排除不利条件的影响,以达到活动的最佳效果。③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必须不断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这些主观因素包括业已形成的观念、能力、方法和身心健康程度等,其中,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利益出发点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我们必须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使我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有益于人类,有益于国家,有益于集体,起码不应当损害国家、集体和人类的利益。(4)是否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想问题、办事情就能收到积极效果①人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想收到积极效果,确实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到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制约,人们是否按客观规律办事,决定着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否收到积极效果,人们按客观规律办事的程度决定着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收到积极效果的程度。/②尊重客观规律和从客观条件出发是人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提。因此,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从客观条件出发,只有这样,想问题、办事情才能收到积极效果。那种离开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而夸大主观能动性的做法属于典型的唯心主义。/③不断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哲学考点44:现象与本质/(1)含义: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它是个别的、多变的东西;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东西,是事物相对稳定的内部联系。(2)现象与本质的关系:任何事物都是现象和本质的对立统一。①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的:现象是个别的,本质是一般的;现象是易逝的,本质是稳定的;现象是表面的,本质是内在的。②现象和本质又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现象是本质的表现,本质总要表现为现象。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现象,也都有自己的本质,是现象和本质的统一体。现象与本质的关系比较表比较现象本质区别①现象是个别的东西;②现象是多变的易逝的东西;③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外部联系、可被人的感觉器官直接感知。①本质是同类现象中共同的、一般的东西;②本质是现象中相对稳定的东西;③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只能靠人的理性思维去把握。联系两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①本质总要表现为现象;②现象是本质的表现;③认识事物的本质只能从认识它的现象开始。(3)现象和本质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①要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科研的必要性)依据------现象和本质的对立②能够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科研的可能性)依据-------现象和本质的统一③不能脱离现象凭空去认识事物的本质(科学的任务就是透过现象认识本质)(4)假象也是事物本质的表现形式比较真象与假象北京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京师大厦共19页第19页邮箱:3004886@qq.com 中学教育研发网(www.book678.com)                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比较真象假象区别是指那些从正面直接表现本质的现象是指那些以否定方式或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联系都属于客观范畴的问题,都是一种客观的东西,都是本质的表现形式。哲学考点45: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1)含义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1)二者的区别表现在: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它是以感觉、知觉、表象等具体形象的形式直接反映事物,具有直接、具体、形象生动的特点。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它是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以概念、判断、推理等抽象思维的形式反映事物,具有间接、抽象的特点。/2)二者的联系表现在: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坚持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就在认识论中坚持了唯物论。②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发展)到理性认识。坚持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发展)到理性认识,就在认识论中坚持了辩证法。(3)感性认识不等于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不等于事物的本质和规律①对事物的现象的认识属于感性认识,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属于理性认识。但不能将事物的现象等同于感性认识,也不能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等同于理性认识。②现象、本质和规律都是客观的,都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是主观的,属于意识的范畴,因而,不能机械地将感性认识等同于事物的现象,将理性认识等同于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感性认识与性认识比较表/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区别内容不同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形式不同以感觉知觉表象等形式反映事物以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反映事物特点不同具有形象性、直接性的特点具有抽象性、间接性的特点作用不同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正确、更可靠、更深刻,正确的理性认识,能更好地指导实践联系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二者是整个认识过程不可分割的两个阶段。哲学考点46:真理是人们对事物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1)真理是人们对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性的认识系统化,按其内在逻辑构成一定的体系,就形成科学理论。/(2)真理、科学理论的性质决定了它能够预见事物发展的方向,指导人们提出实践活动的正确方案,因而,对人们的实践活动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哲学考点47:认识的根本任务是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能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1)认识的根本任务(是什么)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2)原因(为什么)①从现象与本质、规律的区别来说,认识了现象不等于认识了本质和规律。②从认识的程度、水平来说,认识需要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③从认识的作用看,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能更好地指导实践活动。(3)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怎样实现)北京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京师大厦共19页第19页邮箱:3004886@qq.com 中学教育研发网(www.book678.com)                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第一,在实践基础上占有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第二,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4)认识过程有两次飞跃人们在实践基础上发挥思考的作用,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人们把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使之得以修正和完善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再到实践的若干次反复和提高,当认识被证明是正确的时候,人们对某一事物的认识过程才算结束了。认识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过程是一个艰苦的探索过程,需要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得以完成。(5)深化认识,扩展认识,把认识向前推移/①原理内容任何一个具体的认识只是对整个世界一个层次上的认识,一个方面的认识,一个发展阶段上的认识。而世界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是无限的,因此,人们需要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地深化认识,扩展认识,把认识向前推移。②方法论意义/要求我们在认识的过程中,使认识深化到事物更深的层次,扩展到更广的空间或领域,并注意使认识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发展,而不断向前推移。③错误倾向一要反对只满足现有水平而不求甚解;二要反对只认识局部而忽视整体;三要反对认识上的静止观点。/哲学考点48:分析与综合相结合(1)含义/分析就是把事物的整体或过程分解为各个要素,分别加以研究的一种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综合是把分解开来的各个要素结合起来,组成一个整体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2)分析与综合的关系分析与综合密不可分。综合离不开分析,综合以分析为基础。分析也离不开综合,分析以综合为指导。所以,分析中有综合,综合中有分析。分析与综合是统一的科学思维方法。(3)方法论要求分析与综合相互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和学习生活中,培养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坚持分析与综合相结合,既要注意在综合指导下的深入分析,又要注意在分析基础上的综合。反对把二者割裂开来。(4)分析与综合相结合是由事物的客观性质决定的,我们在认识事物中要善于运用分析与综合的方法。贯穿于分析与综合中的核心是矛盾分析的方法。哲学考点49:创造性思维、合理想象在认识中的作用(1)创造性思维的要求和作用:创造性思维要求人们以科学理论为指导,面对实际,敢于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2)合理想象的要求和作用:合理的科学的想象,是立足于已知事实,根据已知规律,充分发挥人的思维潜能。合理想象对人们认识和和改造世界是极为有益的。(3)知识创新:21世纪的知识经济是以创新为基础的经济。创新包括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是新技术和新发明的源泉,是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革命性力量,它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新理论和新方法,为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哲学考点50:实践的基本特征(1)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2)实践的三个基本特征第一,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因为,作为实践构成要素的实践主体、对象、手段都是客观的。/第二,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北京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京师大厦共19页第19页邮箱:3004886@qq.com 中学教育研发网(www.book678.com)                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这一特征最能表现实践本质。因为实践的第一、三两个特征都不是实践单独具有的,都不能充分体现实践的根本特征。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它受意识的指导,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最终要引起客观世界的改变,创造出客观世界原来没有的物质形态、物质关系。有目的的创造是实践能动性的充分体现,是实践最重要的特征。第三,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3)物质与实践的关系1)二者的区别①含义不同/物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可见,物质是指客观世界本身,它可以离开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实践则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它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人类活动。②特性不同哲学的物质概念,高度概括了离开人的意识、并能为人们所认识的客观世界的一切事物的共同点,即客观实在性和可知性。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人类活动,其特点就是在意识指导下的有目的的活动,具有客观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及普遍性等特性,是主观和客观相联系的桥梁、纽带。③所属范畴不同/物质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属于唯物论的范畴。实践是相对于认识而言的,属于认识论的范畴。/④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与作用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物质概念的科学揭示,指明了人们认识的对象,指明了唯物辩证法的反映论和可知论的前提,指明了物质范畴既具有本体论的意义,也具有认识论的意义,为人们正确把握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容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揭示的实践则是自在世界(又称天然世界,它既包括人类产生之前的自然界,又包括人类产生之后,但人的活动尚未深入到的自然界)和人类世界(指人化了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分化与统一的基础。也就是说,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创造一个与自然界既对立又统一的人类世界。2)二者的联系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是其实践观的前提和基础,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②实践活动都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这是因为构成实践的基本要素(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实践的手段)都是客观的、物质的。同时,由于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所以用来检验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的实践的客观结果当然也是物质的。(4)实践的客观性和能动性的关系1)二者的区别表现在实践客观性是相对于人的主观意识或认识而言的。之所以说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是因为构成实践的三个要素即实践的主体、对象、手段都是客观的物质的。实践的能动性是相对于其他动物的纯粹适应自然的本能活动而言的。之所以说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其原因在于实践的主体是人,人是有思维有理性的社会性动物。实践的能动性特征是最能表现实践的本质。因为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它受意识的指导,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能创造出客观世界原来没有的物质形态、物质关系。有目的的创造是实践能动性的充分体现,是实践最重要的特征。2)二者的联系表现在/①实践客观性和能动性的关系实质上是实践中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主观的东西是人脑对客观的反映,依赖于客观。②二者是辩证统一、互相渗透的。认识的目的性、计划性、创造性都是以客观性为基础;而实践主体的客观性又渗透着能动性。③前者主要体现了唯物主义的观点,后者主要体现了辩证法的观点。如果夸大第一特征,否认第二特征,会导致机械唯物主义;如果夸大第二特征而否认第一个特征,会导致唯心主义。北京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京师大厦共19页第19页邮箱:3004886@qq.com 中学教育研发网(www.book678.com)                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哲学考点51: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1)含义/①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②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属于主观范畴。(2)实践与认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①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因此,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依赖于实践,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②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活动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谬误对实践活动有阻碍作用。③实践出真知,实践是一切科学知识的源泉,是推动认识向前发展的动力;人类的各项工作中都要坚持实践标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都来自于实践,在实践中接受检验、丰富和发展。/(3)方法论要求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4)反对的错误倾向/①反对教条式地对待理论和思想僵化的观点。②反对只强调实践决定认识,否定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的形而上学的观点。③反对片面夸大认识反作用,否定实践决定作用的唯心主义的观点。(5)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①认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其区别主要是看作为主观的认识是否与客观实际相符合,如果相符合,就是正确的认识,如果不相符合,就是错误的认识。②检验认识是否正确是指将主观认识同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对照,看二者是否相符合。③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必须具备把主观与客观连接起来的特点。认识本身与客观事物都没有这个特点。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和能动性特点,它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它一方面受主观认识的指导,联系着主观认识,另一方面,它改造和变革客观对象,联系着客观事物,因而成为主观认识和客观事物联系的桥梁,人们可以用实践的结果来检验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④怎样用实践检验一种认识是否正确,一般来说,以一种主观认识为指导,在实践中改造客观事物,能够达到预期目的,那就证明这种认识是正确的,否则就是错误的。⑤“三个有利于”标准与实践标准是不矛盾的,它们实际上是坚持把实践作为标准,是实践标准在社会主义历史条件下的具体运用和发展。⑥科学理论不能作为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因为它是主观认识,不具有把主观和客观连接起来的特点,同时它还要在新的实践中继续丰富、完善和发展。⑦要坚持在实践中做到理论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坚持贯彻实践标准。【知识梳理】/1.现象与本质辩证关系的原理(1)原理内容:现象与本质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第一,本质离不开现象,本质总要表现为现象。事物的本质不能单独存在,它只能存在于现象之中,也一定要通过现象来表现自己。第二,现象离不开本质,现象是本质的表现。事物的现象都是本质的表现,它们或者从这个方面表现着本质,或者从另一方面表现着本质。现象的根据就在于本质。(2)方法论:现象和本质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既不能脱离现象凭空地去认识事物的本质,也不能使认识停留在表面现象上,而是要透过现象把握本质。2.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必须具备一定条件的原理北京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京师大厦共19页第19页邮箱:3004886@qq.com 中学教育研发网(www.book678.com)                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1)原理内容: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实现这一飞跃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发挥主观能动性,占有大量可靠的感性材料。这是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前提。第二,要经过思考作用,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从大量的个别现象中抽象出一般的、本质的东西来。即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科学分析和综合的过程。(2)方法论:要求我们既要大胆实践,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占有丰富多彩的感性材料;又要善于思考,对占有的材料进行加工制作,从个别现象中抽象出共同的本质。3.深化认识发展认识的原理(1)原理内容:任何一个具体的认识只是对整个世界一个层次上的认识,一个领域内的认识,一个发展阶段上的认识。因此,人们应当在实践基础上,从认识的层次上说,不断地深化认识;从广度上说,不断的扩展认识;从进程上说,把认识向前推移.(2)方法论:要求我们在认识的过程中,使认识深化到事物更深的层次,扩展到更广的空间或领域,并注意使认识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发展,而不断向前推移。/4.实践具有一定特征的原理   (1)原理内容:①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②实践具有以下三个特征:第一,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第二,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第三,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5.实践对社会发展具有巨大作用的原理/(1)原理内容:①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是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它们都对社会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②生产实践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人的生命存在、人的发展和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③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对生产实践有巨大的反作用。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④科学实验的作用集中在提高物质生产活动的水平上,使人类能够更合理地从自然界获取物质生活资料。(2)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充分重视人民群众的实践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基本观点,并自觉投身到当前的经济建设中和改革中去,推动社会不断进步。6.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的原理(1)原理内容:马克思主义认识,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表现在: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三,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2)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积极参加实践活动,丰富和发展我们的认识:要把已有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去指导实践;坚持把实践作为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7.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的原理(1)原理内容:①人民群众的含义。②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所从事的物质资料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和发展的动力。③人民群众是一切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劳动人民的物质生产实践是人们从事精神生产的前捏;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和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是科学文化发展的源泉;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精神财富。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社会变革中起主体作用。(2)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要正确处理个人与群众的关系,要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为工农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我们的主观世界。(3)错误倾向:反对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夸大英雄人物的作用,否认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否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宣扬少数英雄人物创造历史的历史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要点透析】/1.如何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①要善于发现问题。创造性思维基于实践始于问题,正确地发现和提出问题,是正确地解决问题的首要环节,我们要培养探索问题的兴趣。②敢于超越前人。前人的认识未必都是正确的,后来人要敢于创新、有所发展、有所创造,不要墨守成规。③务必积累知识,把握已知规律。想象不是凭空想象,创造性思维不是脱离科学的轨迹。只有深入学习和研究前人已有的知识,并以此为基础,才能通过自己的智慧,作出合理的想象,形成创造性的结果。④要正确对待灵感和顿悟。机遇偏爱富于想象和有创造性思维的头脑,偏爱有长期准备的头脑。/⑤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合理想象与创造性思维的成果,要能够说明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北京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京师大厦共19页第19页邮箱:3004886@qq.com 中学教育研发网(www.book678.com)                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2.正确理解现象与本质和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两组概念之间的关系(1)区别:现象与本质都是客观的,而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则是主观的,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因此,不能把感性认识等同于现象;同样,也不能把理性认识等同于事物的本质。二者有着质的区别,前者属于第一性的东西,而后者属于第二性的东西。(2)联系:现象和本质都是可以被认识的。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反映.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反映,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也就是透过现象把握事物本质、规律的过程。正确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如实地反映r事物的现象和本质。错误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歪曲地反映r事物的现象和本质。/3.认识、感性认识、正确的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真理、理论、科学理论的关系(1)区别: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认识从根本性质上区分为正确认识和错误认识,从程度上区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感性认识是指与客观实际相符合的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是列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真理是人们对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一切真理性的认识都力求正确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理论是指把理性认识系统化,按其内在逻辑构成一定的体系的理性认识;科学理论是指如实地揭示了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理论。可见,这些概念是有区别的。(2)联系:它们都来源于实践,都是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主观的东西,是第二性的,它们统一于实践;它们的内容都是客观的.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科学理论是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理论.是真理性的认识。理论、真理、科学理论都属于人们的认识。真理和科学理论对实际有巨大的指导作用。4.正确认识“意识的反作用”“意识能动作用”“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联系(1)意识的反作用包含于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意识的能动作用的第二个方丽,不能把意识能动作用与意识的反作用等同起来。(2)意识的反作用和意识的能动作用都包含于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表现。不能把意识的能动作用等同于主观能动性,它仅限于“想”,不包括“做”,属于意识范畴;而主观能动性除了“想”,还包括“做”,包括实践。意识的能动作用虽然体现在“做”中,“做”即“实践”,但实践不等于意识的能动性。5.规律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的关系(1)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规律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关系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涉及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在使用时,往往符合后者的大多也符合前者。规律客观性根源于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主观能动性根源于意识的能动性,因此可以说,前者足后者的根源、理论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延伸。(2)二者又不能等同,前者回答的是世界的本质(本源)及其与人的关系问题,后者回答人如何正确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问题。另外,二者的外延也不同,前者的外延包括客观世界的一切事物与主观世界的一切现象,后者中的规律只是事物的一种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主观能动性在外延上又往往大于意识能动性,因此不能把二者完全等同起来。(3)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相互关系①二者是互相区别的/直接经验就是通过亲身实践得到的经验(知识);间接经验是指从他人那里得来的知识,特别是前人、别人总结实践经验写在书本上的科学理论知识。②二者又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人们获得知识的两条途径,两者是源和流的关系。在我在为间接经验的,在别人仍为直接经验,就知识的总体来讲归根到底都是从实践中来的;间接经验也是从直接经验来的,间接经验如果是正确的科学的理论知识,它又过来指导人们在实践中获得直接经验,发展直接经验。/③方法论要求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相互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既要勇于实践,大胆探索获得直接经验,同时又要学习间接经验,掌握丰富的科学理论知识,热爱读书,读书是接受间接经验的最好方法。6、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北京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京师大厦共19页第19页邮箱:3004886@qq.com 中学教育研发网(www.book678.com)                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1)理论与实践辩证关系实践对理论有决定作用,理论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2)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实践必须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才能避免盲目性,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必须做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①理论所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事物的共性,而客观事物是千差万别的,各有其特性,一定要运用理论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统一。②客观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理论,一定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符合变化了的客观实际情况,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历史的统一。(4)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①必须重视理论学习,重视书本知识,不掌握一定的科学理论,就无法指导实践。②必须要积极参加实践,用所学理论来观察、分析、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5)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坚持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受人的意识支配,否定了旧唯物主义把实践看成完全自发的活动的观点;又坚持实践是作为物质实体的人与客观物质世界之间进行的物质变化的客观过程,否定了唯心主义实践是纯主观活动的观点,把能动性、物质性结合起来,看到了两方面的辩证统一,既坚持了唯物论,又坚持了辩证法,科学解释了实践的含义。/7、认识论与唯物论、唯物辩证法的关系(1)认识论是关于认识的来源、本质、内容、作用和发展规律的学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建立在物质决定意识的基础之上的。坚持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也就坚持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物主义原则。(3)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又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反映论,它坚持并贯穿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思想,科学正确地解决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提示了认识发展的过程、本质和规律,为人们探索真理提供了正确途径。8、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的统一(1)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不能违背客观规律。尊重客观规律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2)承认规律的客观性,是坚持这一问题中的唯物论;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变化发展中把握规律,体现了在这一问题中的辩证法;在认识过程中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又体现了认识论。【真题再现】规律与主观能动性/(09江苏31)《孟子》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表明(D)A.自然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B.客观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C.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是客观的D.改造世界必须遵循客观规律(09广东24)“我们要坚强,不要哭,要保持清醒,保持体力”,四川某中学生在地震废墟下鼓励同学们坚持待援,最终他和同学们一起配合救援人员得以脱险。这体现了(C)①面对灾害人们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②面对灾害人们应该相互合作③团结互助可以战胜自然④团结互助可以减少损害A.①②B.①④C.①②④D.①②③(09全国Ⅰ30)1978年安徽小岗村18家农户决定分田到户,揭开了中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序幕。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小岗村不断探索致富之路。2006年1月,该村决定重新走上合作经济的道路,规划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红色旅游、着力办好工业园”的发展战略,迈进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多年来,小岗村在致富路上苦苦探索,不断寻找适合自己特点的脱贫致富之路。这说明(B)/①奔向富裕的道路尽管曲折但总是有规律可循北京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京师大厦共19页第19页邮箱:3004886@qq.com 中学教育研发网(www.book678.com)                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不断创造财富经验和规律③社会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升人们对致富规律的认识④致富道路因时因地而变,没有必然的规律可循/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09全国Ⅰ31)小岗村农户做出分田到户和重新走上合作经济道路的两次重大决策都促进了当代经济发展。这说明正确的决策(A)①有利于创造条件促进社会发展②符合客观条件发展变化的要求③取决于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④创造了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与规律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09安徽37)历史表明,经济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往往会对经济结构产生“洗牌效应”,为一些产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安徽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近年来,中共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并实施了“建设文化强省”的发展战略,将文化产业作为实现崛起的支柱产业之一,着力培育软实力。2008年以来,全球性金融危机“寒风劲吹”,安徽文化产业却凭借“厚积薄发”的底气,抢抓机遇,逆势而上,成为江淮大地加速崛起的新引擎。(2)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说明安徽省的做法是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的。(8分)能动地认识世界。制定“文化强省战略”体现了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辩证地看待金融危机的影响,变挑战为机遇,化危为机。能动地改造世界。实施文化强省战略,提升软实力,实现快速崛起。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立足于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的省情,遵循文化发展的规律,做到主观符合客观。(09北京4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沿着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回答下列问题。中国共产党把坚持马**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是我们党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过程,是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际问题的过程(如图14),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1)运用哲学常识中关于规律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11分)①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是立足国情、尊重规律、实事求是的过程。②认识的根本任务是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是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义的本质和规律的过程。③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一个艰苦的探索过程,需要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实践的基础上,认识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是我们党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际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包括邓**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过程。(09四川38)材料一W市为我国东部一个经济较发达的以原材料加工业为住的城市。该市经济一直高速增长,工业化水平较高。经过多年发展,该市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比较发达,教育、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有较好的基础,对外开放程度较高。但是,该市的经济发展也存在以下现象:三大产业比重为1.4:57.6:41,同期发展中国家第三产业的比重为45%,发达国家为70%;采掘、化工和机械制造三大重工行业占工业比重55%;万元GDP耗电量高于深圳、广州、上海、北京及世界平均水平;万元GDP耗水量相当于德国的9倍;工业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排放量平均增幅高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大大超过发达国家标准,主要水城水质量属于劣5类。材料二由于污染物排放严重,几年前,该市发生了湖泊藻类疯长导致居民供水危机事件。事件发生后,市委积极组织各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和贯彻科学发展观,深入调研,在全市开展科学发展的思想解放大讨论,逐步认识到,按照现有环境和资源状况,如果继续原有发展方式,本市的经济发展将是不可持续的,最终受损的是该市人民的长远利益。结合当地实际,该市市委围绕“构筑科学发展新优势”的新思路,确定了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保障“五个一体化”战略和人才、科技、生态、民生、文化“五个互动”的转型路径,改变了干部实绩考评方法,以减排、节能、节地、科技创新、富民“五类指标”取代了原先GDP指标在发展中的核心导向地位。目前,该市环境状况已有明显好转,“可持续发展度”居全省前列。(3)运用所学哲学常识,说明该市市委是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10分)①该市市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当地实际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做到了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2分)。②该市市委正确认识资源、环境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结合当地实际,确定“五个一体化”和“五个互动”等,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做到了正确认识规律,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正确利用规律,从客观实际条件出发,利用有利条件、改变不利条件、创造新的有利条件(5分)。③该市市委学习科学发展观,开展科学发展的思想解放大讨论,转变发展思路,从人民的长远利益出发做出决策等做法,做到了不断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自觉总结经验,不断排除错误的主观因素(3分)。(09全国Ⅰ38)材料一:我国北方有大面积的缺水地区,干旱灾害时常威胁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2008年冬到2009年春,我国北方冬小麦主产区的8个省市遭遇50年来的特大旱灾,受面积达1.57亩。在中央统一部署下,遭遇旱灾地区的各级政府迅速启动抗旱救灾应急预案,紧急调拔资金、物资,组织干部群众和解放军官兵,全力抗旱救灾,取得显著成果。材料二:2009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按照《条例》,在紧急抗旱时期,有关地方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当组织动员本行政区内各有关单位和个人投入抗旱工作,所有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指挥,承担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分配的抗旱工作任务。材料三:以往,有些干旱地区每逢大旱即靠抽取地下水和引河水浸灌抗旱,加剧了地下水的枯竭和河水的断流;有些干旱地区却发展诸如高尔夫球场、造纸厂等高耗水型产业,造成雪上加霜;有些地区采取人工增雨作业,但受雨云条件限制难以及时解决干旱问题;有些地方因资金困难,农田水利设施来得缺位,只能靠天吃饭。(4)结合材料,说明在抗旱问题上应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哪些观点。(8分)①坚持实事求是观点,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认识抗旱的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②坚持实践观点,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工作;③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认识矛盾的特殊性,因地制宜,采取适合当地的抗旱措施;④坚持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把抗旱当作一个系统工程来对待,并考虑抗旱活动对自然较近和较远的影响。(九)认识世界(09浙江32)一个科学研究小组对5000只“冰川豹蛛”进行测量后发现,1996-2005年间,这种蜘蛛的体形平均增大了8%-10%,同期当地每年的解冻期提前了20-25天,这支持了他们的猜想,剧烈的气候变化对当地蜘蛛的生长产生了影响。该研究小组负责人表示这种影响的后果很复杂,一下子无法估计出来,这一说法体现了(D)①事物间的联系是客观的,无条件的②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③世界总有一些秘密不能为人所理解④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09北京35)生活在河里的小鱼听说陆地上有一种动物叫奶牛,于是向青蛙询问奶牛的长相。青蛙说:“奶牛体形很大,四条腿站立,头顶上长着一堆尖尖的犄角,身上布满黑色斑点,喜欢吃青草。”于是,小鱼脑海里生成了奶牛的形象。小鱼脑海中的奶牛形象及其生成过程说明(C)A.没有亲身实践就不可能活得真知B.感性认识是丰富、生动和正确的C.认识的形成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D.感性认识有必要上升到理性认识(09重庆31)人们曾用求神膜拜自然用思维证明自然后来用观察、想象和检验摸清了大自然的脾气但景象不断变幻大自然在微笑——仍然没有供出她内心的秘密——摘编自{英}W.C.丹皮尔《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下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C)A.科学的“思维”能证实大自然“内心的秘密”B.摸清“大自然的脾气”,就是对不断变幻的“景象”的感知C.只有不断摸清“大自然的脾气”,才能接近“内心的秘密”D.人们能认识不断变幻的“景象”,也能彻底把握“内心的秘密”(09广东25)“我看到苹果的颜色和形状,嗅到它的气味,摸到它的光滑,尝到它的滋味,就形成对苹果的认识,所以苹果的存在就是我的感觉的相加。”这种观点属于认识论上的(B)A.客观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09辽宁21)2007年国家有关部门联合征集“10000个科学难题“设计各学科尚未解决的基础理论问题、优先发展问题、前沿热点问题和学术争论问题等。征集科学难题有利于加强对科学研究的导向作用,提升我国科学研究的水平。科学研究是面向未知世界的认识活动,追踪科学发展现状以提炼问题依赖于研究者的学术素养与理论兴趣。在科学认识活动中(B)①科学问题的形成遵循客观世界的固有规律②科学问题的提出与科学发展水平高度相关③科学问题的选择反映出研究者的兴趣爱好④科学问题来源于实践并决定着实践的水平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09辽宁22)科学难题征集活动有利于激发青少年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培育青少年科技创新意识,引导他们(C)①超越已有书本知识,否定科学理论权威②拓展自由想象空间,摆脱已有思想观念③关注当代科学现状,探寻科学发展的新思路④培育科学问题意识,发现科学发展的突破点A.①②B.②③C.③④D.14(09重庆28)研制大型飞机的决策和实施需要(B)①审时度势②在分析指导下进行综合③运用系统综合思维方法④发挥体制创新的决定作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09全国Ⅱ30).中国总理在英国剑桥大学做题为《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的演讲,指出:“我之所以强调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就是因为世界在变,中国也在变”。这是以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发展的肯定,其中包含的深刻哲理是(B)①认识对象在变化发展,不能囿于静止的观点而无视其变化②认识对象的改变,必然引起人们认识的改变③看问题观点的改变,是认识结论变化的前提和基础④看问题观点的不同,会导致对客观事物判断的差异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十)价值观(09广东26)2008年7月我国曾对15个副省级城市的公共环境、公共秩序、公益行动等文明指数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公布后,促进了社会文明建设。这说明(C)A.社会存在决定于社会意识B.城市文明建设要突出地方特色C.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D.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09山东23)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等多家单位联合发布的“2008年中国主流媒体十大流行语(综合类)”有:北京奥运、金融危机、志愿者、汶川大地震、神七、改革开发30周年、三聚氰胺、降息、扩大内需、粮食安全。这些词语在2008年的流行表明(B)①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②主观认识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③价值观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导向作用④人们的价值选择应以价值判断为前提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09天津13)2009年初,天津市委市政府对我市经济发展提出了“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的总体要求。为落实这一要求,市政府着力推进大项目好项目建设,带动全市经济发展,并组织数千名干部下基层,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为改善民生,推出了十八项增加爱群众收入的政策措施;为提高政府工作人员法律意识和履职意识,举办专门辅导讲座;为审慎行使权力,认真听取人大代表建议,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上述举措收到良好效果,今年一季度我市主要经济指标增幅继续位居全国前列。(1)联系材料,说明市政府的上述举措体现的哲学道理。(12分)①市政府的举措符合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②着力推进大项目好项目建设体现了抓主要矛盾的道理。③改善民生的举措体现了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④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体现了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09江苏37)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五四运动爆发90周年。某校高三(2)班同学通过主题班会、课外学习等活动,进一步了解了五四运动以来中华民族走过的风雨历程、社会主义新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特别是回顾不平凡的2008年,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精神的强大力量。大家商定开展以“弘扬民族精神,共建精神家园”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通过个别访谈和网上调查,大家发现在部分中学生中存在以下问题:有的片面强调自我,不能主动关心集体和他人;有的意志薄弱,害怕困难,缺乏耐挫力;有的贪图享受,追求“时髦”,盲目攀比;有的只想从事报酬优厚、安逸、“体面”的职业,不愿从事艰苦的工作。针对上述问题,大家准备以“弘扬民族精神,从我做起”为主题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2)请你就倡议书的内容,分别从《生活与哲学》、《经济生活》的角度,各列出三条提纲。《生活与哲学》角度例如:①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弘扬奉献精神。②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弘扬集体主义精神。③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弘扬自强不息的精神。《经济生活》角度例如:①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自觉抵制拜金主义。②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立志艰苦创业。③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继承节俭美德。(09重庆39)材料三近年来,水资源利用中的民生问题引起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为此,我国政府加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法》,规范取水许可管理,完善水资源综合规划,深化水价改革,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推动了饮水安全、节水改造等民生水利工程建设。(8)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材料三。(10分)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水资源利用中的民生问题引起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要求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解决这一问题。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科学发展观是正确的社会意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采取一系列措施,能够有效推动民生水利建设。(十一)人生观(09安徽8)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是一个人应当同时具备的基本素养。下列古语中蕴含二者关系的有(B)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战国·孟子)②“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北宋·司马光)③“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明代·陈献章)④“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东汉·王符)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09天津5)漫画《赛跑》启示我们在成长道路上要(C)/A.发挥主观能动性,锲而不舍B.尊重客观规律,循序渐进/C.明确人生目标,锐意进取D.增强竞争意识,自立自信/(09北京34)为引导高校毕业生到西部曲,共青团中央和教育部等部门组织实施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该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根据西部建设和发展需要设置服务岗位;给予志愿者一定的生活补贴,并在服务期满时为其提供考研加分等优惠政策和切实有效的就业服务。这一计划的设计所体现的哲学道理是(B)①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统一②实现人生价值要发挥主观能动性③在社会实践中改造主观世界④个人理想应该与社会需要相结合/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09重庆32)一个替政府看门的中学毕业青年,60年锲而不舍地专注于自己的业余爱好――打磨镜片。借助自己研磨的超出专业技师水平的复合镜片,他发现了当时人类尚未知晓的微生物世界,得到科学界广泛赞誉,被授予巴黎科学院院士头衔。他就是荷兰科学家列文·虎克。材料表明(A)①实践是个人与社会统一的基础②生活理想是个人全部理想的基础和归缩/③人所特有的劳动创造力是人生价值的源泉④获得社会认可是人生价值实现的基本标志A.①③ B.①④C.②③D.②④(09上海12)从汶川地震到北京奥运,千百万志愿者的行动似一股社会的道德清流,让爱心延续,推文明前行,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这又一次表明人生价值包括(D)①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②个人的生命历程③个人为社会创造精神财富④个人受到社会的尊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09上海35)为了支持与鼓励高校毕业生创业,国家在贷款、税收等方面推出了多项优惠扶持政策。北京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京师大厦共19页第19页邮箱:3004886@qq.com 中学教育研发网(www.book678.com)                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1)经济常识告诉我们,“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在法定的劳动年龄之内依法从事某种有报酬的社会职业”。请参照就业概念,谈谈什么是创业。(2分)答题应包含“自主创建”和“依法经营”等要素。(2)大学生创业对自己和社会有什么积极意义?(4分)创业可以为自己创造就业岗位,也可给更多人创造就业机会,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创业有利于劳动者充分发挥潜能,促进自我完善,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3)运用哲学常识回答,何谓“理想及其与“创业”的联系。(4分)理想是以客观可能性为根据的未来愿望。理想和创业是辩证的统一。理想是创业的目标和强大动力,创业的过程正是理想实现的过程。/(09浙江41)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与城市相比,农村发展仍然滞后,尤其是人才严重短缺。我国目前每年大学毕业生有几百万,就业压力大,而大多数人不愿去农村。江苏海南等地曾在20世纪末先后制定了“村官”行动计划。2008年以来,党和政府把“村官”工作提到战略高度,要求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村官”工作的长效机制和政策,以使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材料二: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7.8万名“村官”,小杨就是其中的一位。大学一毕业,小样打破传统观念,只身来到千里之外的一个乡村任村委会主任助理。任职期间,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领导下,她走访农户,宣传党和政府的有关方针和政策,传授农业科技知识,协助主任处理一系列村务。她刻苦学习雕刻知识,与该村艺人共同努力,使该村濒临失传的木雕工艺重放异彩,并将原先小打小闹的木雕品发展为人人喜爱的旅游纪念品。短短两年,该村的社会风气明显好转,村民的钱包鼓了起来。因此,“村官”小杨得到了领导和村民的一致好评。小杨自己也认为当“村官”是一个正确的选择。(3)结合材料二,运用“实现人生的价值”的有关知识,说明“村官”小杨在乡村的精彩人生给我们的启示。(10分)小杨在做“村官”的实践中,不仅使该村的社会风气好起来,村民的钱包鼓起来,自己也得到了好评,表明人只有在奉献社会的实践中才能创造价值和实现价值。小杨的精彩人生离不开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领导,也离不开村民的共同努力,表明人的价值只能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小杨打破传统观念做“村官”,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乡村建设作出了贡献,说明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09海南25)“真情献社会,服务暖人心”。在抗震救灾、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重大事件和大型活动以及日常的社区服务中,志愿服务已经并将继续发挥巨大作用。“志愿者”日益受人尊敬。为更好地褒奖志愿者,有的地方打算将“有关单位在招录公务员、招聘员工、招生时,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聘用、录取有良好志愿服务记录的志愿者”写入地方法规;还打算推广“志愿者服务卡”制度。持卡的志愿者还可以在指定场所购物、参观、浏览时获得一些优惠。但上述对志愿者褒奖的做法在社会上却引起了争议,有的赞成,有的不赞成。(2)运用所学哲学知识,说明个人应当如何在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7分)人生的价值在于对他人和社会的贡献,在劳动中对社会和人民的贡献越多,价值就越大。(3分)社会为人生价值的实现提供了条件,人不能脱离社会实现个人价值:(2分)投身于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实践(劳动),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2分)/(十二)改造世界(实践)(09上海22)当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许多国家传播时,世界各国通力合作,严加防范,以抗击这一流感的蔓延和肆虐。这种实践活动是一种(ACD)A.客观的物质活动B.纯粹主观的活动C.自觉能动的活动D.社会历史的活动/(09辽宁23)资源再利用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2009年1月1日《循环经济促进法》实施,迫切地需要人们提高对资源再利用的认识。有专家指出:“世界上本没有垃圾,废物是发错了地方的资源。”北京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京师大厦共19页第19页邮箱:3004886@qq.com 中学教育研发网(www.book678.com)                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这一认识的根据是(D)①物的资源或废物的性质取决于人们对物的态度②废物向资源的转换需要一定的技术性③废物和资源之间具有本质上的抽象同一性④废物或资源的性质是有其所处不同实践关系决定的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09山东25)据报道,美国加州大学研究人员设计出一种能控制光线运动方向的材料,这项重大突破使长期存在于科幻小说中的“隐形衣”梦想有可能变为现实。这启示我们(D)①意识不仅能反映现存事物,而且能正确预测未来②科学创造往往需要科学幻想的激发和推动③科学幻想向现实的转化离不开科学实验④发挥意识活动的创造性就能将科学幻想变为现实/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09安徽10)新时期我国农村改革是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展开、递次推进的,它经历了从“大包干”到税费改革,再到包括乡镇机构和管理体制等在内的综合改革过程,从而大大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农村改革的历程表明(C)①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活动②人类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③认识的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④只有参加社会实践才能获得正确认识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09四川31)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以前,西医外科手术都是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进行的,不仅增加了病人的痛苦,甚至会导致昏厥、休克和死亡。实现“刀下无痛”,一直是医学界的梦想之一。一代又一代的医生尝试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尽可能地减轻病人外科手术的痛苦,但效果都很有限。直到化学止痛剂一氧化二氮和乙醚的发现、成功使用和推广,医学才真正进入了无痛手术时代。上述材料说明(A)①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②认识是适应实践的需要产生的③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管的活动④获得正确的认识意味着认识过程的结束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09海南18)最近,我国有科学家采用铝埋藏侧念法的技术手段测定,北京猿人生活在约七十七万年前,此前,根据其他测年法,学术界采信“四五十万年前”的说法,上述考古研究情况表明(D)①任何具体时间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都具有局限性/②专家公认的检验手段和考古结论具有更高的可靠性③不同的考古实践手段必然得出不同的考古结论④不同考古结论应不断接受新的考古实践的再检验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09海南22)“地球一小时”活动节约的能源虽然有限,但是当环保意识深入人性并化为自觉保护环境的实践,就会对全球节能减排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这说明(B)①实践是主观见于客观的能动的物质性活动②时间是按照主管的内在本性改造世界的活动③时间具有能动性,社会性和客观性的突出特点/④时间是人类应对环境的有效合理的适应性活动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09广东60)孙武曾率军三万打败楚国二十万大军,并在战争中撰写《孙子兵法》。孙武著兵法说明实践是(C)A.认识的来源和动力B.认识的目的和归宿C.检验真理的标准D.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北京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京师大厦共19页第19页邮箱:3004886@qq.com 中学教育研发网(www.book678.com)                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09安徽11)新时期我国农村改革是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展开、递次推进的,它经历了从“大包干”到税费改革,再到包括乡镇机构和管理体制等在内的综合改革过程,从而大大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农村改革带来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包含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有(A)①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②生产方式变革社会性质的变化③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④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09山东24)2009年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发表150周年。下列与《物种起源》中“物种变异、逐步进化”蕴含的哲理不一致的是(C)A.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B.肯定与否定的辩证关系/C.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D.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09广东16)“把学问用于装饰是虚假,完全依靠学问上的规则断事是书生的怪癖。”这表明(D)A.书本知识比亲身实践更为重要/B.实践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D.书本知识要和具体实践结合(09上海1)“众志成城是民族的成熟,百姓高贵是历史的正常。当苦难酿造出大爱大智,更心怀敬畏;祖国永恒,人民至上!”这首讴歌抗震救灾精神的诗体现了(D)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③青年是最有生命力的群体④尊重和敬畏生命的人文精神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09江苏33)在我国农村改革中,农民首创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首选了第一个村民委员会,创办了第一批乡镇企业,被称为我国农民的三大创举。这充分说明了人民群众是(A)A.社会历史的创造者B.物质财富的创造者C.社会变革的引导者D.精神财富的创造者(09福建34)1978年12月,小岗村18户农民签定了“分田到户”的“秘密协议”,从此拉开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这场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这说明(C)A.社会存在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B.社会意识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C.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D.群众的首创精神解决了社会基本矛盾/(09上海11)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进程中,我们的主观世界可以得到磨炼和提高。我们的主观世界不断得到改造,就可以推动我们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这表明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之间是(A)A.相互作用的关系B.彼此分离的关系C.相互对立的关系D.完全一致的关系/(09江苏35)2009年4月以来,从墨西哥蔓延开来的流感,最初被诊断为猪流感。后来,世界卫生组织等权威机构研究发现,这种流感病毒实际包含猪流感、人流感和禽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于是将这种新型流感改称为A(H1N1)型流感,我国称之为甲型H1N1流感。随着研究的深入,诊断技术不断改进,防治手段逐步完善,疫苗研制加速推进。国外疫情一经发布,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为确保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全力开展防控工作。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卫生部、农业部专门制订并下发了诊疗方案和应急预案。各级地方政府及时采取措施,严格执行疫情零报告制度、指定定点收治医院、成立防控和救治专家组等,切实做好防控工作。/北京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京师大厦共19页第19页邮箱:3004886@qq.com 中学教育研发网(www.book678.com)                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1)对甲型H1N1流感的研究过程体现了有关人类认识的哪些哲学道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09海南23)(10分)辨析题:随着文明的发展,阅读已经成为人们学习知识、分享经验、塑造个人精神世界的重要途径。有人说: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是他本人的阅读史。运用认识论相关原理辨析: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是他本人的阅读史。一个人的精神发展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也是构成人的精神世界的基础。(4分)阅读的过程是能动地吸收、借鉴间接经验的过程,间接经验归根结底来源于直接经验,也来源于实践。(2分)阅读在个人精神世界的形式和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是影响一个人精神世界的形式和发展的因素之一。(2分)结论。(2分)结论一:承认实践是精神发展的基础。强调个人的精神发展受阅读影响。学习间接经验具体重要作用,这则这个命题是正确的。结论二:忽视实践在精神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夸大阅读对精神发展的作用,则这个命题不正确。/(考生把结论一和结论二结合起来做答案或者答出上述任一结论均可得2分)(09广东40)材料2:人民群众在监督生产过程的环境污染控制、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早在本世纪初,广东省人大代表开始就环境生态问题对政府职能部门进行依法监督,这被称为“广东现象”。2005年省政府提出建设“绿色广东”的口号,人民群众环保意识大为增强,积极参与绿色广东、生态广东的建设,2006年全省建成污水处理厂88座,日处理能力达到669万吨,居全国第一,同年广东单位GDP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双双达标。(2)结合材料2从人民群众历史作用角度谈谈你对建设生态文明的看法。(8分)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全民动员对于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②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这表现在人民群众参与环境和生态保护,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③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这表现在人民群众环保意识大为加强,人民群众和人大代表依法对排污企业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进行监督,促进了政府重视生态环境。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广东积极实践科学发展观,全民动员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必将为绿色广东建设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09天津13)2009年初,天津市委市政府对我市经济发展提出了“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的总体要求。为落实这一要求,市政府着力推进大项目好项目建设,带动全市经济发展,并组织数千名干部下基层,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为改善民生,推出了十八项增加爱群众收入的政策措施;为提高政府工作人员法律意识和履职意识,举办专门辅导讲座;为审慎行使权力,认真听取人大代表建议,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上述举措收到良好效果,今年一季度我市主要经济指标增幅继续位居全国前列。/(1)联系材料,说明市政府的上述举措体现的哲学道理。(12分)①市政府的举措符合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②着力推进大项目好项目建设体现了抓主要矛盾的道理。③改善民生的举措体现了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④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体现了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09全国Ⅱ38)材料一: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着力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党全面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局,尊重农民首创精神,率先在农村发起改革。废除人民公社,确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全面放开农产品市场,取消农业税,以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初步形成了适合我国国情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粮食生产不断跃上新台阶,农产品供应日益丰富,农民收入大幅增加,扶贫开发成效显著,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了十三亿人口吃饭问题;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小城镇蓬勃发展,农村市场兴旺繁荣,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就业,亿万农民工成为产业工人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极大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极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极大改善了广大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据统计,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在1978年约有2.5亿,到2007年末减少为1479万;农民人均收入由134元增加到4140元,实际增长6.3倍。北京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京师大厦共19页第19页邮箱:3004886@qq.com 中学教育研发网(www.book678.com)                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材料二:表2 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构成统计年份家庭人均纯收入指数(1978年=100)食品支出%交通通讯支出%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1985268.957.791.83.91990311.258.801.445.371995383.658.622.587.812000483.449.135.5844.182005624.545.489.5911.56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6》(4)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有关原理,结合材料说明中国共产党在农村改革发展中为什么要坚持以人民利益为最高价值标准。(10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这两个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是内在统一的。坚持以人民利益为最高价值标准体现了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与尊重社会发展规律的一致性。/党通过农村经营制度、分配制度、税收制度等改革,调整了生产关系,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使人民群众分享生产力发展的成果,践行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标准。(09全国Ⅰ38)材料一:我国北方有大面积的缺水地区,干旱灾害时常威胁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2008年冬到2009年春,我国北方冬小麦主产区的8个省市遭遇50年来的特大旱灾,受面积达1.57亩。在中央统一部署下,遭遇旱灾地区的各级政府迅速启动抗旱救灾应急预案,紧急调拔资金、物资,组织干部群众和解放军官兵,全力抗旱救灾,取得显著成果。材料二:2009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按照《条例》,在紧急抗旱时期,有关地方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当组织动员本行政区内各有关单位和个人投入抗旱工作,所有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指挥,承担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分配的抗旱工作任务。/材料三:以往,有些干旱地区每逢大旱即靠抽取地下水和引河水浸灌抗旱,加剧了地下水的枯竭和河水的断流;有些干旱地区却发展诸如高尔夫球场、造纸厂等高耗水型产业,造成雪上加霜;有些地区采取人工增雨作业,但受雨云条件限制难以及时解决干旱问题;有些地方因资金困难,农田水利设施来得缺位,只能靠天吃饭。(4)结合材料,说明在抗旱问题上应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哪些观点。(8分)①坚持实事求是观点,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认识抗旱的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②坚持实践观点,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工作;③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认识矛盾的特殊性,因地制宜,采取适合当地的抗旱措施;④坚持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把抗旱当作一个系统工程来对待,并考虑抗旱活动对自然较近和较远的影响。【名师心得】误区之一:劳动群众就是体力劳动者名师解读:这种说法不科学。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它是一个政治范畴,在我国现阶段,主要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要的稳定的部分,它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体力劳动者是劳动群众的一部分。误区之二:现象就是感性认识,本质就是理性认识名师解读:这种说法不科学。现象与本质都是客观的,而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则是主观的,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因此,不能把感性认识等同于现象;同样,也不能把理性认识等同于事物的本质。二者有着质的区别,前者属于第一性的东西,而后者属于第二性的东西。/误区之三:真理就是科学理论/名师解读:这种说法不科学。北京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京师大厦共19页第19页邮箱:3004886@qq.com 中学教育研发网(www.book678.com)                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真理是人们对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性的认识系统化,按其内在逻辑构成一定的体系,就形成科学理论。真理补一定是科学理论,科学理论一定是真理。误区之四: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认识的根本目的名师解读:这种说法错误。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事物的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认识的最终目的则是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认识的根本任务与认识的根本目的又是相互联系的,只有实现认识的根本任务,只有抓住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才能把理性认识应用于指导实践,而且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实现认识的根本任务。因此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误区之五:认识的来源就是认识的途径/名师解读:这种说法错误。人类的认识只能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惟一来源。一个人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个,一个是直接经验(通过亲身实践而获得的经验),一个间接经验(从他人那里主要是书本上获得的经验)。间接经验在我为间接经验,在别人仍为直接经验。二者最终都源于实践。【考点演练】/1.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动和谐社会建设。中共中央之所以要解决人民群众的利益问题,是因为()A.意识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具有指导作用B.群众的任何要求都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C.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D.集体主义是现阶段我国人民必须坚持的价值取向/2.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战略目标分三个阶段进行:2005—2010年建立比较完善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2011—2020年基本建成具有循环经济特征的经济社会体系和管理体系;2021—2050年实现人、社会、自然和谐统一的循环型社会。循环经济的总体战略目标的提出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奋斗目标。这表明()A.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B.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C.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D.实践是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回答3—4题。3.要正确地进行创新,就必须()A.彻底否定旧事物B.解放思想,大胆突破客观条件、客观规律的制约C.以正确意识为指导,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创造性思维D.承认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4.实践没有止境,这说明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A.历史性B.物质性C.社会性D.能动性5.首次探月工程的圆满完成,使我国跨入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具有深空探测能力国家的行列,这是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体现,对提高我国国际地位、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这必将进一步鼓舞全国各族人民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现代化进程而努力奋斗。讲话表明()A.理性认识来源于感性认识B.认识无止境,认识总是发展的C.认识最终目的是用理论指导实践D.实践决定认识,正确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近年来,我国北方连续出现多次大范围的沙尘暴天气;次数之多、强度之大、范围之广,历史罕见。它影响交通,使人们生活不便,甚至出现人员死亡。回答6—7题。6.上述材料表明()/北京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京师大厦共19页第19页邮箱:3004886@qq.com 中学教育研发网(www.book678.com)                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①人们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违背客观规律②事物是普遍联系的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④规律是客观的,人们有时会无能为力A.①②③④B.③④C.①②D.①②③7.经济发展必须与环境、人口统筹考虑,决不能走浪费资源、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更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从哲学上看是因为()①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规律为前提②事物是变化发展的/③事物是普遍联系的/④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8.“一个人经验越丰富,认识能力越强,处理问题就会愈加全面深刻,而缺乏实践经验常常是犯错误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一论断体现的哲理是()A.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B.要取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成功,就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C.只要经验丰富,办事情就能达到预期目的D.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观因素的制约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树立科学发展观。这是因为()A.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相互联系、相互决定/B.改造好主观世界能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C.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在改造主观世界中处于核心地位D.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10.《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与以往几个五年计划相比,《纲要》提出的“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中,涉及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方面的目标增加较多,体现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材料二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阅读材料,运用哲学有关人民群众的知识,分析“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参考答案】/1.[答案]C[解析]哲学上讲共产党之所以要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因为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A、D不符合题意,B错误。2.[答案]C[解析]实践是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不是实践,D错误。A和B两项观点正确但与题意不符。/3.[答案]C[解析]A、B两项的认识不正确,D项正确,但不如C项更恰当、更符合题意。4.[答案]A[解析]实践没有止境,是指人类的实践活动水平总是在一定实践水平基础上不断地向前发展。这说明实践的历史性。B项不选,物质性是指实践的主体、手段、对象都是客观的。C项不选,社会性是指人们的实践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D项不选,能动性是指人们积极主动地去改造世界。5.[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理性认识来源于实践,A错,B与题干不符。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C也错误。6.[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沙尘暴天气与人们开发自然资源有关,这说明了①②。③不符合题意。④北京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京师大厦共19页第19页邮箱:3004886@qq.com 中学教育研发网(www.book678.com)                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说法不科学,规律虽然是客观的,但人们能够认识利用规律。7.[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经济发展必须与环境、人口统筹考虑,体现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规律是客观的,也体现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因此①②③正确。④与题干无关。/8.[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题干中“实践经验、认识能力”等指的是主观因素,这些主观因素越正确,处理问题就会愈加全面深刻,反之就会犯错误,故选D项。A、B两项不符合题意。C项不正确,说法绝时化了。2,4,69.[答]B[解析]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树立科学发展观,这是要求人们改造主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的原因,可从改造主观世界的目的和作用考虑,故选B项。A项相互决定的说法错误。C、D两项不符合题意。/10.[答案]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的观点要求我们相信群众,只有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经济社会发展才能充满生机与活力;要求我们依靠群众,发展的动力来自人民群众,只有依靠群众,科学发展观才能落到实处;要求我们为群众谋利益,坚持科学发展最终是为了维护和发展群众利益,使人民群众分享发展的成果。[解析]这类题型属于给出了具体知识点来组织答案,要求学生掌握人民群众的地位、作用及如何依靠群众,进而达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只要掌握了其基本知识这类题型很容易得分,但注意要用专业术语回答。/2,4,6北京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京师大厦共19页第19页邮箱:3004886@qq.co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