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实施与教师的角色定位

新课程实施与教师的角色定位

ID:10101807

大小:2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25

新课程实施与教师的角色定位_第1页
新课程实施与教师的角色定位_第2页
新课程实施与教师的角色定位_第3页
资源描述:

《新课程实施与教师的角色定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新课程实施与教师的角色定位山西省教科所尚振东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涉及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方面的系统工程,它倡导全面和谐的教育,“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要求重建新的课程结构,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改变“繁、难、偏、旧”的现状;倡导建构性学习,强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评价观,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改革课程管理,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的适应性。总之,

2、它将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这就为教师的角色定位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要求教师改革旧的教育观念,真正树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因为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观念中生发出来的;一切教学改革的困难都是来自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教育观念不转变,教学改革无从谈起。在转变观念的前提下,要求教师角色定位于以下几个方面。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

3、条件,又是其内容和任务。在我国,长期以来,师生关系主要表现为“师道尊严”,“天地君亲师”的封建伦理道德则是其精神支柱。而民主平等是现代师生伦理关系的核心要求。民主思想首先要求教师承认学生作为“人”的价值。每个学生都是有鲜活生命活力的个体,都有特定的权利和尊严,更有自己的思想感情和需要。其次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公平地对待学生,不能厚此薄彼,尤其是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要多鼓励,多关怀,切实帮助他们进步。  这里我想引用“请把你的左手举起来”这个故事,说明教师

4、的真诚关爱:一位小学教师发现自己刚接的班上有个学生从不举手发言,于是这位教师便主动接近这个学生,鼓励他说:“以后老师提问,不会的,请把你的左手举起来,老师就不会让你来回答;会的,请把你的右手举起来,老师就让你来回答。”这位学生心领神会,第二天便如此这般做了。当他换举右手时,老师即刻让他回答,他答对了,赢得老师和同学们的一片掌声。从此,这位学生增强了自信心,学习成绩也不断有所进步。  这个故事说明,当教师的真爱流入学生心田时,就会激发起他的潜在的能力。教师要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是天才,想方设法给每一位学

5、生成功的机会,激励他们不断进步,走向成功。  而另外一个故事就不真诚了:某教师在上观摩课前,悄悄告诉同学们,老师提问时,不会的同学举左手,会的同学举右手。这样做无异于在作弊,是不可取的。表面上该教师是为了现摩课的成功,但在思想上给了学生一种什么样的教育呢?  的确,教师要为人师表,必须做到以诚为本,以信为人。要讲真话、办实事、讲原则、讲纪律。只有这样,才能影响和教育学生诚实守信,才能真正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代大文豪韩愈在他的《师

6、说》中为教师确立的这样一些职责和角色,一直支配着教师的行为。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关系成为: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学生只能跟着教师学,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情况逐步好转。自下,课堂教学有三种境界:第一种是教师带着书本走向学生;第二种是教师带着学生走向书本;第三种是学生带着问题走向书本和教师。第三种是课程改革所要达到的理想境界,即“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引导者)。”也就是说,教师再也不能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

7、任务和目的,而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即通常所说的“授人以渔”,教学生学会学习。同时教师应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正如《走进新课程》一书中所讲,当学生迷路的时候,教师不是轻易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怎样去辨明方向;当学生登山畏惧了的时候,教师不是拖着他走,而是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他不断向上攀登。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人的认知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通过自己的经验主动建构的。教学应当力求使学生自己进行知识的建构,而不是要求他们复制知识。教师教学的任务是通过组织教学,帮助

8、学生对新的信息重组改造,生成新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即学生学习的促进老是教师最明显、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是教师角色特征中的核心特征。有位教师总结得好: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给学生一个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探索;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创造。这,正是新课程所强调的教学观。  在这里,一位美国教师的《影子》教学很有代表性。他带一群三年级学生到太阳下看人影,影子在不同时段有不同变化,但他并没有把这些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让他们亲自观察、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