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精品医学ppt课件

真菌精品医学ppt课件

ID:10124388

大小:2.92 MB

页数:43页

时间:2018-05-13

真菌精品医学ppt课件_第1页
真菌精品医学ppt课件_第2页
真菌精品医学ppt课件_第3页
真菌精品医学ppt课件_第4页
真菌精品医学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真菌精品医学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真菌概述真菌(fungus)是一类具有细胞器和典型细胞核,不含叶绿素,不分根、茎、叶的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菌的分类及形态真菌单细胞真菌多细胞真菌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由菌丝和孢子组成,是鉴别真菌的重要标志酵母型菌落丝状菌落第一节真菌的生物学性状多细胞真菌菌丝菌丝为管状结构,内充满细胞浆,由孢子繁殖而成。孢子(生出嫩芽)→芽管(延长成丝状)→菌丝(不断生长分支、交织)→菌丝体。按结构分类:有隔菌丝一条菌丝由多个细胞组成,隔膜上有孔,便于细胞间物质交换。无隔菌丝一条菌丝即是一个细胞,有多个细胞核。按功能分类:营养菌丝有颜色,深入寄生物体或培养基,摄取利用营养物质的部分。气生菌丝有不

2、同颜色和形态,可用于鉴别。远离寄生物体或培养基的部分生殖菌丝气生菌丝可产生孢子的那部分菌丝体。按形态分为:梳状菌丝,鹿角状菌丝,螺旋状菌丝等孢子真菌的繁殖方式,与细菌的芽胞不同。孢子由特化的菌丝—生殖菌丝产生。孢子也是其鉴定和分离的依据。孢子的分类:有性孢子是由性细胞或性器官配合后产生的孢子。如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担孢子。无性孢子由菌丝上的细胞分化而成,不发生细胞融合。病原性真菌大多形成无性孢子。有以下几种:无性孢子分生孢子叶状孢子孢子囊孢子大分生孢子小分生孢子芽生孢子厚膜孢子关节孢子形成假菌丝有性孢子孢子囊孢子模式图真菌的结构细胞壁:由多糖(几丁质)和蛋白质组成不

3、含肽聚糖细胞膜:含固醇细胞浆:各种细胞器细胞核:核膜、核仁、核质真菌的繁殖方式芽生裂殖盟管隔殖真菌的繁殖与培养特性培养条件营养要求不高,偏酸(pH4.0~6.0)--沙保培养基(Sabouraudmedium)多数22~28℃适宜,少数深部感染真菌需37℃。培养时间病原性真菌多为1-4W加抗生素抑菌。菌落类型酵母型菌落菌落粘稠致密,镜检可见圆形单细胞真菌。如隐球菌菌落。类酵母型菌落培养基内有假菌丝,单细胞真菌出芽生殖时芽体与母体不断裂。镜检可见串珠样排列。如白色念珠菌菌落。丝状菌落菌丝疏松呈絮状、粉末状等。是霉菌的菌落。如丝状真菌或霉菌菌落。注:有些真菌可因环境条件的改变,

4、发生形态互变,称为二相性,如芽生菌、孢子丝菌等在体内或在含有动物蛋白的培养基上37℃培养时呈酵母型菌落,在普通培养基上25℃培养呈丝状菌落酵母型菌落类酵母型菌落丝状菌落对干燥、阳光、紫外线及一般消毒剂有较强抵抗力。60℃经1h可杀灭菌丝和孢子。对2%石碳酸、2.5%碘酊、0.1%升汞及10%甲醛液较敏感。灰黄霉素、二性霉素、酮康唑等对多种真菌有抑制作用。抗菌抗生素对其无效。抵抗力一、真菌致病的机制致病真菌的大量繁殖可引起机体局部免疫机制的活化,形成炎症反应二、真菌感染的传播接触传播、呼吸道传播、偶见创口传播第二节真菌的致病性三、真菌感染的类型病原性真菌感染:外源性真菌引起各

5、种皮肤癣、皮下和全身感染。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由内源性真菌引起,如念珠菌、曲霉菌,机体免疫力下降或菌群失调时发生。真菌变态反应性疾病:如青霉菌。真菌性中毒:真菌中毒和真菌毒素中毒。真菌毒素与肿瘤:如黄曲霉毒素。常见病原性真菌皮肤癣菌寄居部位:皮肤的浅部生物学特性:嗜角质蛋白病变特点:主要侵犯角化的表皮、毛发和指(趾)甲,引起皮肤癣病,包括手足癣、体癣、灰指甲、头癣等。传染途径:接触污染的土壤及用品、患者、患畜感染皮肤癣菌。常见种类:皮癣菌属、毛癣菌属、小孢子菌属第一节表浅感染真菌头癣脚癣体癣灰指甲寄居部位:表皮角质或毛干的最表层生物学特性:嗜脂性病变特点:引起角质型和毛发型

6、病变,一般不接触组织细胞,很少引起宿主细胞反应。常见种类:秕糠状鳞斑癣菌—可引起花斑癣(汗斑)、脂溢性皮炎。何德毛结节菌—可引起黑色毛结节病。角层癣菌花斑癣好发于颈、胸、腹、背和上臂皮肤,形如汗渍斑点,俗称汗斑。第二节皮下感染的真菌皮下组织感染真菌都是土壤和腐殖质的正常腐生菌。当带菌土壤污染伤口后,真菌进入皮下组织引发皮下真菌病。包括着色真菌和申克孢子丝菌。着色真菌可引起着色真菌病、肢体橡皮肿等;申克孢子丝菌可引起孢子丝菌下疳,也可引起深部感染。属于腐生性真菌,广泛存在于土壤、木材及植物表面等为双相性真菌,在组织中呈酵母型,在沙保培养基中呈菌丝型伤口接触淋巴管的慢性炎症慢性

7、肉芽肿深部感染申克孢子丝菌Sporotrichumschenchii着色真菌一般经外伤侵入人体,感染多发生于皮肤暴露部位,感染多发生于颜面、下肢、臀部等暴露部位,病损皮肤呈境界鲜明的暗红色或黑色区,故称着色真菌病(chromomycosis)。代表菌有裴氏着色真菌(Fonsecaeapedrosoi),卡氏着色真菌(Cladosporiumcarrionii)等着色真菌病感染都发生在暴露部位,病损皮肤变黑深部感染真菌是指能侵袭深部组织和内脏以及全身的真菌,外源性感染,致病力强,内源性感染致病性不强,但若不及时治疗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