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27内容、措施类的主观题答题方法

2018届高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27内容、措施类的主观题答题方法

ID:10171591

大小:121.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6-12

2018届高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27内容、措施类的主观题答题方法_第1页
2018届高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27内容、措施类的主观题答题方法_第2页
2018届高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27内容、措施类的主观题答题方法_第3页
2018届高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27内容、措施类的主观题答题方法_第4页
2018届高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27内容、措施类的主观题答题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届高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27内容、措施类的主观题答题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27历史内容、措施类的主观题答题方法【题型特点】历史内容、措施类的主观题,其实就是史实型的试题。它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归纳、辨别以及材料与课本相联系的能力。三大类别:⑴人物活动型:一般具有三个特性:时代性;阶级性;类别性(政治、经济、军事、文化)。⑵政策措施型:措施是针对具体问题应采取的具体办法,可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归纳。⑶思想观点型:历史人物或团体、组织、派别的主张。思想观点既要强调历史行为的手段和目的,但更主要的是要指明肯定(赞成、主张)或否定(批判、反对)什么。设问形式:内容类设问的呈现形式主要有:反映了什么内容,主要内容是什么,

2、基本内容是什么,核心内容是什么,内容有哪些,等等。措施类设问的呈现形式主要有:具体措施有哪些,核心措施是什么、采取了怎样的措施,采取了哪些重要的举措,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采取了那些应对的措施,等等。【答题模板】历史内容、措施类的主观题答题模板“四明”:⑴明确答题方向:审清设问,明确答题方向。设问呈现:限制性(如有哪些政治内容或措施)和宽泛性(如内容或措施有哪些)。⑵明悉回归教材:做主观题两个原则:一是立足材料,二是联系教材。应该料所反映的内容与教材所学的相关知识联系,运用所学的知识和观点进行评论和解答。⑶明通答题模式:历史内容(或措施)=经济(生产力+

3、生产关系+经济结构、布局+经济格局+……)+政治(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文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化交流+教育+文学艺术…)+……。⑷明晓答案规范:答案要点化(根据设问分成要点组织答案,多个角度和多个层次来考虑问题)、语言精专化(组织答案要尽量做到语言精炼,简单明了;运用历史术语,有专业化)、书写“三化”(段落化、序号化、标题化)。【高考示例】【示例1】必修1-(2016年江苏高考,23,13分)1946年,美国和苏联两国外交官向各自政府提交了研究报告,对政府的外交政策以及两国间的“冷战”产生了影响。阅读下列材料:材

4、料一美国驻苏大使馆代办凯南向美国政府提交了8000字的“长电报”。电文中认为,克里姆林宫对世界事务的认知根源于苏联传统的不安全感。为了求得安全,他们从未考虑与对手达成妥协,而是要将对手置于死地。凯南还将苏联描绘为一个专制传统早已与意识形态强制相整合的国家,因而它认为外部世界是敌对的。美国必须把对付苏联放在美国对外政策的首位。——摘编自周建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基本逻辑》等材料二苏联驻美大使诺维科夫写了一篇名为《战后美国的外交政策》的报告。报告认为,战后美国争霸世界的动因是垄断资本的帝国主义扩张。美国利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其竞争对手被削弱的时机,其资本已渗透

5、到世界的许多国家,加强了在世界的经济地位。美国正在从国外和国内两个方向,集中反动力量对苏联进行包围。美国已成为苏联的对手。美国正运用着资本和军事这两种武器妄图达到其称霸世界的目的。——摘编自刘子奎《二十世纪东西方关系》请回答:⑴据材料一,概括凯南“长电报”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长电报”中提到的美苏已由战时盟友变为“对手”这一变化产生的原因。(6分)⑵据材料二,概括诺维科夫报告的主要内容。(3分)⑶据上述材料,归纳凯南“长电报”和诺维科夫报告核心内容的共同之处,指出这两个报告形成各自认识的依据。(4分)【解题思悟】历史内容、措施类的主观题答题模

6、板“四明”,考点:当今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两极格局•冷战开始。【答案对接】⑴内容:苏联的外交政策根源于其文化传统;苏联外交具有不妥协的特点;苏联是美国最主要的对手。原因: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的对立;国家利益的冲突;美苏成为最强大的国家。⑵内容:美国加强对世界各地的经济渗透;美国企图全方位包围苏联;美国的战略目标是称霸世界。⑶共同之处:美苏必然走向对抗;夸大对手的威胁。依据:①“长电报”:苏联的专制传统和意识形态。②诺维科夫报告:美国的帝国主义本质。【示例2】选修-(2016年高考新课Ⅲ和四川,45,15,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庙号改革是北魏孝

7、文帝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公元398年,拓跋珪迁都平城,仿中原传统制度设立太庙,早先草原部落联盟时代的首领以“太祖”“高祖”等庙号受到祭祀,他们的子孙被封为王公,享有政治军事特权,成为北魏政权的统治支柱。孝文帝下令改革庙号,宣称按“宗有功、祖有德”的原则,推最先实现在中原进行统治的拓跋珪为太祖,不再为拓跋珪以前的祖先设庙祭拜。因太祖拓跋珪以后只有五位皇帝去世,为了不违“天子七庙”这一儒家礼制,孝文帝甚至前无古人地在太庙中为自己虚设一庙。庙号改定后,孝文帝下令,“非太祖子孙”及异姓封王、公、侯、伯者,皆降一等。——据吕思勉《魏晋南北朝史》⑴根据材料,概括孝

8、文帝庙号改革的内容。(8分)⑵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孝文帝推行庙号改革的意义。(7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