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学困生的心理障碍及其对策

初中英语学困生的心理障碍及其对策

ID:10350837

大小:5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6

初中英语学困生的心理障碍及其对策_第1页
初中英语学困生的心理障碍及其对策_第2页
初中英语学困生的心理障碍及其对策_第3页
资源描述:

《初中英语学困生的心理障碍及其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中英语学困生的心理障碍及其对策摘要:在长期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中以及在教学实践中,重心都在学优生等。很少有研究工作者真正关心学困生这样的群体。英语学困生,顾名思义就是英语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但不是指由先天或者遗传因素的影响造成的,而是指学生的智力水平、人格结构等都正常但是学习成绩明显低于班级平均水平的一类学生群体,具有一定教学参考意义。在我国内地,初中生的年龄一般是在13岁到16岁期间,正好好处于青春期,这时候的初中学生心理是很难捉摸的,这就使得初中英语教师的教育管理工作难度大增。这个年龄阶段又被称作心理断乳期,也就是想极力摆脱父母或者老师的管

2、束。因此,做好初中英语学困生的心理健康工作既是关键期也是分叉口,它事关学生一生的心理健康。中国9/vie  关键词:英语学困生;心理障碍;对策  G633.41  一、初中英语学困生的心理特点  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初中阶是一个关键期,也是人生的分叉口。随着社会的剧烈发展,这个阶段的学生心理问题变得日益突出。对这个阶段的学困生能否进行良好的心理教育,将直接影响到他们一生的发展。因此,了解初中英语学困生的心理特点并针对此提出解决对策至关重要。  1.意志薄弱  在现实生活中,英语学困生并不是每科成绩都不好,相反他们的数学或者语文成绩可能很好,但

3、是由于英语成绩拖了后腿,导致总成绩不理想。这一部分同学并不是不想学好英语,只是他们往往不能将自己的想法贯彻到底。英语本身就是需下苦功夫才能学好的一门学科,在学习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诸多困难,这时候有一部分学生就会遇难而退,导致他们屡战屡败,成为英语学困生。  2.知识迁移过程中的断链,导致心理困惑  中学的英语比小学更难,英语学习逻辑性也更强。如果在小学阶段没有学踏实,就会导致新旧知识的断链。长时间过后,学生自然学不好新知识且会忘记旧知识。这不仅会导致他们英语成绩下降,还会影响他们的归因,使他们把学不好的原因归结为自身,从而产生矛盾心理等重大心理问

4、题。  3.缺乏学习兴趣、无恰当学习方法  初中作业一般都需要学生课后独立完成,所以学习兴趣和恰当的学习方法就至关重要。缺乏兴趣可能是两个方面原因引起的:一是不适应小学到初中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一个转变;二是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导致成绩不好,从而降低了学习英语的兴趣。英语学困生往往不能掌握学习英语的关键。这类学生通常仅仅满足于听懂老师上课讲的内容,而缺少课前的探索和课后的巩固,也没有注意听说读写的整体性,从而导致无法形成语言技能,基础知识不牢固,边学边忘,最后导致比其他学生成绩差一些甚至放弃了学习。  4.习得性无助  研究表明,初中英语学生的

5、英语成绩与习得性无助感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大多数英语学困生由于经常遭遇到学习上的困难和失败,他们会渐渐地对学习失去信心,最后没有勇气学习英语。在行为上就会害怕接触英语,甚至害怕上英语课,最后逃避英语学习,导致英语学习成绩越来越差。  二、如何健全初中英语学困生的心理  初中英语学困生,由于年龄和心智原因,不能正确判断是非。所以,在这时候英语老师就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英语老师虽然只作为学科教师,但应该英语课堂上关心学困生并激发学困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让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1.学习意志是关键  良好的学习意志是学生面对学习困难持续学习的有

6、力保证。英语学困生一般学习意志都不强,不论在英语课堂学习中还是在英语考试中,一遇到英语难题,就会转移学习的注意力。英语教师可以针对英语学困生进行挫折教育。可以让学困生认识到挫折忍受力的必要性,树立正确的对待挫折的态度,并交给他们一些对待挫折的方法,在挫折中锻炼英语学困生的坚强意志品质。  2.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方法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知者。”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英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关注学困生的心理特点,给他们布置一些能力所能及的作业,以此来增强他们的成就感。特别要注意的是,老师可以增加当众表扬他们的

7、机会,让学困生有自我成就感。学困生的学习方法大多是不恰当的,这就需要教师适时地帮组其改正错误的学习方法。  3.利用心理暗示增强信心  心理暗示法,其作为一种心理学的现象一直在被各国的心理学家或指挥者巧妙的运用,在19世纪,保加利亚心理治疗师G洛扎若夫利用这一方法成功地治疗了一些由考试紧张等而导致缺乏信心的一些心理疾病者。随后他就将这一种方法发展成为了“暗示教学法”。《教育大辞典》这样定义心理暗示法:“心理暗示就是在受暗示者无抵抗,无察觉和无抵制的基础上,通过表情、手势、服饰、环境氛围等有利条件间接地刺激受暗示者的潜意识,从而对受暗示者的心理和

8、行为产生影响。”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表明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也是心理暗示法得以得到运用的条件。因此,英语教师可以巧妙地运用包括课堂气氛暗示、语言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