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思维差异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中西思维差异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ID:10382416

大小:5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6

中西思维差异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_第1页
中西思维差异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_第2页
中西思维差异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_第3页
中西思维差异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_第4页
中西思维差异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西思维差异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西思维差异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摘要:写作是大学英语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然而,教师和学生都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各种写作教学法也是异军突起,但效果并不明显,学生的写作水平仍然普遍较低。当然其中的原因多种多样也极为复杂,因此有必要尝试寻找新的突破口。中国学生英语作文中遇到的困难,除了语言上的,更主要的是源于中西思维模式的差异上的。本文首先分析了语言和思维的关系,进而阐述了英汉思维的主要差异及其在写作中的主要表现,最后提出建议,希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这种意识并加强训练。因此,分析两民族不同的思维模式及其在语言运用上的差异可以被运用到外语教学当中

2、去,为写作教学开辟一条新的路子。关键字:写作教学,语言和思维,英汉对比,思维模式Abstract:portantitemincollegeEnglishteaching.HoadegreateffortsandvariousteachingmethodsaboutteachingEnglishushroomlikebambooshootsafterspring,theresultisstillnotobviousandstudents’ainsinaloethodisnotperfectandsufficient,andevenstudentsilie

3、s,atext.ThereforethepointcanbeputintopracticeinteachingforeignlanguageandopenanewbreakthroughforteachingEnglishwriting.Keywords:Englishwritingteaching,languageandthinking,contrastivestudybetweenEnglishandChinese,thoughtpatterns一、引言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使学生能够运用英语作为笔头和口头上的一种工具进行交流。写作是对英语进行的最

4、高一级的运用。写作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写作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学生所掌握的英语知识和能力的水平。然而,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成为学生和教师都为之感到头疼的事。一方面,英语知识掌握不足,另一方面,掌握大量的单词、句型或者表达方法也不一定能够写出漂亮的英语文章来。现实各种客观的、隐性的原因是极为复杂的,他们共同导致了当前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尴尬境地。然而,经过仔细研究中国学生的作文就可以发现,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文章往往是英语的语言汉语的思维,汉语的味道过于浓厚。写作不仅仅是单词拼写和语法对错,更主要的是如何组织篇章和表达观点,而这在很

5、大程度上与英汉两民族不同的思维模式有关。也就是说,由于他们不可避免地受到自身思维模式的影响,即使他们精通语法,懂得如何选字遣词、连句成段,其作文仍会或多或少地带有中文腔。要排除这种干扰,必须从语句的展开、篇章结构的组织以及修辞手段的运用等方面来区分英汉语言的差异,以便正确地遣词造句,从而循序渐进地提高大学英语写作能力。本文将从这一角度出发研究英汉思维方式的异同和其对语篇组织的影响,力求为中国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提供某种新的视角。二、中西思维方式的异同英语和汉语具有人类语言的共性,但又属于两种完全不同的语系,由此讲这两种语言的人的思维模式也是截然不同的。不

6、同民族有其不同的思维模式、思维特征和思维风格,这些差异广泛地反映在语言中。每一种语言都隐含着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而思维又反过来对语言的词语、句子结构产生了内在的支配作用,形成了该语言群体独有的语言心理倾向。英汉两种语言之间也不例外。1、英民族重抽象思维,汉民族重形象思维。人类的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是密切联系,互相渗透的。但是由于文化传统的不同,人们对二者的偏好也有所不同。英民族擅长于用抽象概念表达具体的事物,比较重视抽象思维能力的运用,而汉民族恰恰相反,崇尚天人合一,更习惯于运用形象的方法表达抽象的概念,而不太重视纯粹意义的抽象思维。这种思维形式的不同在

7、语言上表现为:英语常常使用抽象名词来表达复杂的理性概念,而汉语则习惯于使用具体、形象的词语来表达理性概念。相对来讲,在写作中,英语多用名词,汉语多用动词。2、英民族思维主张主客两分,汉民族主、客体相互融合。英语民族思维传统上以自然为认知对象,认为只有认识自然,才能把握自然;只有探索自然,才能征服自然,因而主客二分。英民族的思维注重客观事物对人的作用和影响,因而他们对主体和客体有着严格的区分。而汉民族的思维往往以“人”为中心,认为只有人才能做出有意识的动作,或具有有意识的行为,因此汉民族一般对思维的主体和客体不加区分。汉民族的主体意识思维从主体的需要和实

8、用出发,在语言上表现为:汉语句子的语态呈隐含式,多以“人”作主语;而英文则多用无生命名词做主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