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网状小切口减压引流法治疗急性骨筋膜间区综合征

应用网状小切口减压引流法治疗急性骨筋膜间区综合征

ID:10422261

大小:2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06

应用网状小切口减压引流法治疗急性骨筋膜间区综合征_第1页
应用网状小切口减压引流法治疗急性骨筋膜间区综合征_第2页
应用网状小切口减压引流法治疗急性骨筋膜间区综合征_第3页
应用网状小切口减压引流法治疗急性骨筋膜间区综合征_第4页
应用网状小切口减压引流法治疗急性骨筋膜间区综合征_第5页
资源描述:

《应用网状小切口减压引流法治疗急性骨筋膜间区综合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应用网状小切口减压引流法治疗急性骨筋膜间区综合征[摘要]目的介绍网状小切口减压引流法治疗创伤后急性骨筋膜室综合征。方法对四肢损伤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56例,早期发现后,及时应用网状小切口筋膜切开减压引流术。结果及时减压组优良率约96.86%,常规大“S”切口减压,其优良率约41.67%,血液循环及下肢功能恢复良好,由于早期诊断,早期切开减压,疗效满意,治愈率达80%。结论早期诊断,及时小切口切开减压,损伤小,愈合快,治疗效果可靠。[关键词]筋膜室综合征;网状小切口;减压引流急性骨筋膜室综合征(acuteosteofascialcomp

2、artmentsyndrome,AOCS)是四肢骨筋膜室内神经和肌肉急性缺血而产生的一系列早期症状和体征,处理不及时,会出现肌肉坏死,神经麻痹,严重者可致肢体残废,甚至并发肾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总结我科i991~2005年56例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治疗进行改良,采用网状小切口减压引流法进行治疗,收到较好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7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56例。男39例,女17例,年龄最小8岁,最大72岁,平均31岁。以发病部位分为:前臂部位7例,小腿部位43例,足4例,手2例;以病因分为:继发于肱骨髁上骨折3例,单纯软组织严重损

3、伤无骨折9例,前臂骨折10例,前臂跌倒后软组织挫伤2例,小腿挤压伤(交通肇事、机器伤)24例,外伤后合并急性蜂窝组织炎2例,手足挤压伤6例。1.2临床表现与手术指征1.2.1肿胀外伤后轻度肿胀,表现患肢皮纹不消失,疼痛不重,触诊时压痛不明显,几乎不影响肢体的功能活动。继而出现中度肿胀,表现患肢皮纹消失,皮肤发亮,肿胀程度增高,使骨筋膜室内容物体积增加,室内压力增高,肢体局部肿胀可波及四肢关节,局部因肿胀引起疼痛明显,可影响肢体的功能活动。此时,患肢进一步肿胀出现骨筋膜室综合征。当肢体呈青紫色时,说明肢体静脉回流障碍,当肢体循环呈苍白色时

4、,说明肢体动脉供血不足,重度肿胀导致骨筋膜室压力持续增高,神经、肌肉缺血进一步加重。触诊时局部严重压痛,可有张力性水泡形成。肿胀波及四肢关节、手背、足背,受累的肢体变硬而无弹性,肌肉坚硬束条,甚至呈圆筒状僵硬,严重影响肢体功能活动。此时测定骨筋膜室压力,为早期诊断骨筋膜室综合征提供科学依据。正常骨筋膜室压力为1.3kPa,急性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临界压是4kPa。超过此值应立即进行切开减压术。1.2.2疼痛7疼痛是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最早出现的症状。创伤后持续剧烈疼痛,呈进行性加剧,属于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潜在危机。被动牵伸指、趾时引起剧烈疼痛,为

5、肌肉缺血的早期临床表现。此时,局部组织压增高,可作为切开减压的手术指征。至晚期神经功能丧失后,感觉消失不再疼痛,并非缓解所致。因疼痛加剧可能成为骨筋膜室内压增高所引起的早期临床症状,故出现疼痛后应注意区别疼痛的性质、引起疼痛的原因,应高度警惕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只有在确诊后方可使用镇痛剂,缓解病人疼痛后,迅速、充分作好切开减压的术前准备,为下一步治疗奠定基础。1.2.3肢端循环临床上常因早期存在某些假象而延误诊治,因此,对肢端循环的观察应仔细分析判断。其内容包括:皮温的改变,正常皮温33℃C~35℃,骨筋膜室综合征早期皮肤略红,温度稍

6、高,与健侧相差2℃以内。当室内压持续增高致血液循环严重障碍时,患肢皮温较健侧低,甚至冰凉;患肢远侧脉搏的改变:当骨筋膜室压力增高,使供给肌肉血液循环的小动脉关闭,还不足以影响患肢主要动脉血流,因此远侧动脉搏动的存在并非安全标志;色泽的改变:动脉血供受阻,肢端为贫血性缺血,肢端呈苍白色;静脉回流受阻,肢端为淤血性缺血,肢端皮肤呈青紫色;当血液循环严重障碍时,患肢可呈苍白、紫绀、大理石花纹等,此时必须切开减压。71.2.4典型病例患者,男,45岁,2004年1月6日下午16时30分因车祸轧伤左小腿2h后入院。主诉:左下肢被马车轧伤后,疼痛,

7、不能站立,爬行100余米后呼救。查体:神智清,痛苦面容,P92次/min,生命体征稳定。局部检查,左下肢小腿下1/3成角畸形,异常活动,骨擦音明显,剧痛,功能障碍,足向外侧倾倒,不能自行站立,足冷如冰,肤色紫暗,小腿内后侧肿胀严重,压痛敏感,疼痛烧灼样,足趾背伸,小腿后侧“间区”疼痛。x线摄片提示,左胫腓骨下1/3处粉碎性骨折(骨折块呈条状)。立即行网状小切口减压引流,第2天筋膜间区烧灼样疼痛消失,足温有所改善,趾背伸检查,筋膜区仍有疼痛,局部肿胀减轻,仍有麻木感,神志清,P80次/min,T37.5℃。受伤第3天,肢温恢复,足趾活动自

8、如,被动牵扯疼痛消失,足动脉搏动正常有力。1.3治疗方法根据肢体肿胀和运动、感觉障碍程度,选择皮肤切口,沿着肢体的长轴作纵切口,切口分布呈筛孔状,每个切口长1~2cm,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深筋膜,用钝头长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