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ID:10603258

大小:5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7

上传者:U-991
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_第1页
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_第2页
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_第3页
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_第4页
资源描述:

《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摘要: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化建设在硬件与软件两个层面上为专业教学提供了方便,其计算机技术专业基于学分制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学生个体计算机应用技能的培养,在教学计划中设置了文化基础、专业基础、专业选修、专业任选“四个平台”,根据不同的岗位需求设置了“多个出口”,突出了信息化教学的灵活性和学生个性的发挥。关键词:信息化教学;教学模式;计算机专业;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作为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科学结合的一种新的教学形态,不仅从手段和形式上改变了传统教学,更从观念、过程、教学方法及模式等层面赋予教学新的含义。本文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其信息化教学实践进行探讨。一、信息化教学的含义信息化教学的本质就是运用系统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合理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设计,创设教学系统的过程或程序,更好地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信息化教学能够提供充分的交互性,创设生动、直观、形象的学习情境,使教学直观化、模型化、动态化。信息资源非线性的超文本和超媒体链接更符合人类的思维方式,能够表现思维的复杂性,促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引起学生持续探索的兴趣,对问题从多角度进行解释,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通过丰富的信息资源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联想,唤醒长时记忆中的有关知识、表象或经验,完成知识的“同化”和“顺应”。现代信息技术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学校教学中,必将要求教育工树立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的观、教学内容开放观、师生关系民主观、学生学习主体观、以学为主的教学过程观、信息技术基础性的教学工具观等相应的教学新观念。二、信息化教学建设的内容(一)硬件建设网络环境: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成了以千兆以太网多层交换技术和国内高端网络产品为主导,集防火墙、入侵检测、身份认证等网络安全系统为一体的校园网系统。全院共有3800个信息点,覆盖了院内办公区、教学区、图书馆、生产性实习基地、社区等区域。网络化教务管理平台:目前,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已形成的基本应用服务有学籍管理(含毕业管理)、教学计划管理、注册收费管理、考试管理、排课管理、选课系统、成绩管理、教材管理、师资管理、WEB服务管理、系统维护、教学质量评估系统等,实现了教师、教室、实验室、时间等教学资源智能化调配,课程代码、教师代码、学号等编码规范化管理,学生自主选课程、选专业、选学习进程(上课时间)、选主讲教师等学习个性化管理,基本实现了教学管理的信息化。(二)软件建设1.教学门户系统 教学门户系统建立在学院课程中心与数字化工业实训中心、教务管理系统、学生选课系统等教学管理系统基础上。与其他系统的根本区别:原有的系统只对在校师生开放,而教学门户系统是对整个社会开放的学校教学门户网站,是学院教学资源介绍性网站,也是学院各教学系统的统一入口。在校师生:通过教学门户系统,经统一的身份认证,在一个系统的操作界面下,实施完整的教学过程。社会学生:教学门户系统汇集了校园公共信息和所有教学资源,能够引导社会学生作出最理想的选择。2.课程中心建立了以课程为中心的专业教学资源库,目前已建设省、院级精品课程30门,其中每个专业都有两门以上的具有辅助教学功能的网络课程。网上课程教学资源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重点与难点、授课教案、作业、考核办法等基本资料(展示型课程和教学型课程必选);电子教案和多媒体课件(展示型课程和教学型课程必选);教师根据课程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网络教学设计,同时将与课程相关的课外资料、相关网站链接上网(展示型课程和教学型课程必选);教师利用教学平台发布通知、布置作业、开展讨论、解答问题等(教学型课程必选);课程中心成为学院课程介绍与课程相关信息查询的门户和课程教学的辅助平台,形成了多媒体课件库、多媒体素材库、试题库、案例库、图片库、视频动画库等教学资源,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详见图1。3.数字化工业实训中心数字化工业实训中心是将学院“实验室——校内实训基地(工业技术中心+专业实训室)——校办工厂(生产性实训基地)”三级配套并向校外实训基地、产业基地延伸的实践教学体系虚拟化的学生(员工)实训平台。开发实验实训室仪器设备图片库、仪器设备使用视频库、实验实训项目资料库、虚拟实训单元库、实训项目试题库等模块,建立了网上虚拟实训室,为学生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学习、实训环境;职业技能认证中心以学院现有的几十个认证项目为基础,内容包括项目简介、名师介绍、培训方案、多媒体课件、历次试题、模拟考场等模块;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围绕校办工厂(咸阳机床厂)的职业岗位要求、生产与工艺流程、生产组织、产品设计、质量标准体系等形成系统性设计的虚拟化学生(员工)实训环境。完整的数字化工业实训中心,所有内容对教师和学生开放,强化教学实训环节,扩大技能认证的规模与效益。三、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信息化教学模式(一)基于学分制的人才培养模式由于学院信息化建设在硬件与软件两个层面上为专业教学提供了方便性和快捷性,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基于学分制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学生个体计算机应用技能的培养,在教学计划中设置了“四个平台”和“多个出口”。“四个平台” 是指将整个学习过程分为文化基础平台、专业基础平台、专业选修平台和专业任选平台。根据不同的社会岗位需求,学生可以通过信息化的教学管理系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多个出口”专业方向(见图2),每个专业方向30学分,突出了教学的灵活性和学生个性的发挥。(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在信息化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作用不是直接提供信息,而是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指导他们的学习探索活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的控制支配地位明显降低。通过学院的精品课程网站、视频点播系统和共享型教学资源库,以学生为中心,采用任务驱动、协作学习、自主学习和情景教学方式。学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自主选择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出口和所含课程,通过电子教案、电子课件、视频录像等自主学习专业课程。数字化工业实训中心的开放,使学生的实验、实训可以不受时空和地域的限制,随时可以验证教学过程和从事技术创新,学生自主学习的手段极大丰富,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发挥。计算机专业教师都配备了便携式电脑,可以借助现实教学和虚拟网络两大平台完成和学生的教学交互,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教学门户系统有力地促进了远程教育的实施,保障近年来提前就业上岗学生学业的完成,学生可借助信息化教学平台完成后续课程的学习,有效解除了教学管理和学生的隐忧。(三)教学评价反馈教学评价反馈决定教学决策和教学行为,信息化教学使教学评价真正实现了及时、有效和快捷。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教学评价包括:学生作业在线评价、在线答疑、教师邮件系统、讨论论坛、教师教学评价、课程评价等。考试是考查教学效果的最直接有效的评价,学院在教学门户系统建立了专业考试题库和考试系统,有效地推动了教考分离,教师和学生两大主体的教、学得到了有效监控。计算机基础类课程,如“计算机应用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等实行IT资格认证,通过认证实行学分替代和互认,学习弹性空间增加,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得到了更大的发挥。(四)毕业生信息反馈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借助教学门户系统,如邮件系统、教师邮箱、教学评价系统、教学论坛等,通过信息化平台与毕业生取得联系,及时准确获取毕业生对课程设置、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等的反馈信息,对后续教学计划的制定有很大的指导作用。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基于模块化的多个专业选修方向可以很好应对社会岗位需求,针对社会的不同需求只需及时调整“专业选修平台”的课程设置即可。四、信息化教学产生的积极效果(一)教学内容的整合性信息化教学可以提供大量的、最新的知识和学习信息,并根据社会和时代的要求,吸收新技术和新知识,实现对知识信息的加工、组合和整理,使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切合社会工作岗位要求。 信息化教学借助Inter技术,突破了传统教学人数及地域的限制,不仅能够扩大知识信息的含量,还可以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多种感观,为学习者提供一个信息资源丰富、知识量大的良好学习情境,学习者可以根据兴趣爱好和具体需求对知识进行取舍和整合,满足教育与技能发展需求。(二)教学过程的开放性信息化教学的组织和实施突破了地域和时空界限,学习者可以充分运用信息资源在课堂教学之外随时学习知识、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难易和进度,并随时与教师、同学进行互动,摆脱了传统的教师中心模式,在学习过程中更多地主动获取知识、处理信息。信息化教学不只是单一媒体的运用,在教学中融入图形、文字、影像、声音、动画、视讯等多种媒体,使学习者手、脑、眼、耳并用,充分地唤起学习的兴趣,从而达到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创造性思维的良好教学效果。(三)教学过程的合作性信息化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教与学的封闭模式,突出学生的个性学习,提倡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从教师之间的合作来看,信息化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个体性和封闭性,使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了更为便捷、有效的合作关系,从而实现经验、科研成果的共享,获得更广泛、更有力的教学支持。从师生之间的合作来看,信息化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师生之间的结构关系,也改变了师生既有的角色地位。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成为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成为知识的建构者。从学生之间的合作来看,信息化教学使个性化学习成为现实。学生可以自主从事学习活动,可以通过交流协商、集体参与等实现合作学习。(四)教学评价的及时性形成性评价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通过电子题库和信息化教学评价系统,可使学生随时随地完成教学结果的评测与反馈,及时得到有关自己学习的反馈信息及有针对性的诊断,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自身的学习状况,调整学习进程。参考文献(1)左明章.关于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应用模式的构建[J].电化教育研究,2001,(3).(2)顾清红,瞿塑.建构、环境及学习团体:现代教育技术的新思维[J].外国教育资料,2000,(3).(3)赵蒙成.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评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2,(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