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多彩生活 提升数学素养论文

借助多彩生活 提升数学素养论文

ID:10603459

大小:4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7

借助多彩生活 提升数学素养论文_第1页
借助多彩生活 提升数学素养论文_第2页
借助多彩生活 提升数学素养论文_第3页
资源描述:

《借助多彩生活 提升数学素养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借助多彩生活 提升数学素养论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从学生周围熟悉的事物入手,让学生体会数学就是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学数学有用,减少对数学的畏惧感和枯燥感。这对于更好地激发学生学数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从学生周围熟悉的事物入手,让学生体会数学就是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学数学有用,减少对数学的畏惧感和枯燥感。这对于更好地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应用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依托生活事例,渗透数学思想如在教“统计——最喜爱吃的水果”一课时,我在组织学生对实际生

2、活情况进行调查与统计的过程中,用学生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不同颜色的积木代替不同的水果,而一块积木代表一位同学最喜欢的水果。在搭积木的实践活动中渗透了统计的思想:积木要放在同一桌面上才能看出谁搭得高,同样在统计中也要用横线表示相同的起点;谁搭的积木最高,表示喜欢那种水果的人数最多。正是在这样的活动中,把统计中深层次的数学思想生活化了。总之,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尽可能地创设一些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例子,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形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中,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再是简单的数学,而是富有情感、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东西。二、贴近生活现实,完善认知结构法国学者卢梭认为,儿童

3、时期是理解性睡眠时期,不宜用理性的方法对他们进行训练,要让他们接受大自然的教育,接受感觉经验的教育,接受实际事物、实际行动的教育。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结合生活实际将课堂教学建立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动手、动脑自主探究数学问题,让学生在实际感受中激发对数学的情感,在交互实践中探究、释疑、完善和深化。例如,在教“元角分的认识”一课中,我首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玉树地震后,小明要将自己攒的钱都捐给灾区小朋友。一数有40个1角的硬币,老爷爷收了小明的40个1角硬币,又给了小明4张1元钱。你们说老爷爷用4张

4、1元钱的纸币换小明40个1角的硬币公平吗?为什么?首先组织学生小组操作探究:有的学生将这40个硬币一角一角地数,每10个1角放在一起,然后再告诉大家这10个1角就是1元,4个10个1角就是4元,所以40个1角和4元是相等的。第二,找规律:“看看元和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很快得出结论:“1元10角相等”,“10个1角就是1元”,“1元就是10个1角”,“1元=10角”。这样教学,让学生感到数学中的知识有的是我们在生活实际中已经会的,但没有找到规律,我们可以运用经验,通过创设活动,把经验提炼为数学,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三、联系生活实际,做到学以致用《数学课程

5、标准》中指出:“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便于更好地去服务生活、应用于生活、学以致用,因此,每一次学完新课后,我会编一些实际应用的题目让学生练习,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学了“圆的面积”后,我让学生算一算家中钟面的面积;学习了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后,我让学生分组测量田地的面积;学平均数时,请同学求本组的平均身高、平均体重;学了长方体的体积后,请同学的通过测量求文具盒的体积……通过这些实际生活中的现象、事例,使学生知道了课本例题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仅加

6、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而且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兴趣。四、筛选“生活条件”,凸显数学价值让学生经常尝试从周围生活的诸多条信息中选择需要的条件、信息,从不同的角度,根据不同的需求解决生活问题,能够凸显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在生活活动中找到用数学思维来观察思考的“联系点”,用数学思维进行联系、思考并形成习惯,这样,学生就会逐渐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就在于它与人类社会活动的密切联系,感受到应用数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无穷乐趣。这正是当代中小学素质教育赋予广大数学教师的重要使命。例如,在教学《加减法简便运算》处理a-b-c=a-(b+c)时

7、,我用多媒体创设了这样一个生活“原型”——小明同学有100元钱,想为自己的两位好朋友各买一件礼物。他看到了四件物品:①书包76元;②铅笔盒14元;③足球44元;④球拍36元。同学们猜一猜,小明同学会去买哪两件礼物?如果有余钱还剩多少元?接着学生列出:100-44-14=42(元)100-(44+14)=42(元)100-76-14=10(元)100-(76+14)=10(元)100-44-36=20(元)100-(44+36)=20(元)通过观察比较,筛选“生活条件”,学生很快掌握了a-b-c=a-(b+c)的算理,充实、完善了学生的认知结构,体现了从现象

8、到本质的思维流程,凸显了数学价值。总之,生活永远是数学的出发点和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