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论文]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的研究进展 .

[临床医学论文]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的研究进展 .

ID:10685465

大小:66.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07

[临床医学论文]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的研究进展 ._第1页
[临床医学论文]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的研究进展 ._第2页
[临床医学论文]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的研究进展 ._第3页
[临床医学论文]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的研究进展 ._第4页
[临床医学论文]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的研究进展 ._第5页
资源描述:

《[临床医学论文]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的研究进展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临床医学论文]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的研究进展.; 李娟 王佑春 宫颈癌是严重危害妇女健康和生命的疾病,每年约有50万新发病例,25万人死亡,是引起妇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其中大部分在发展中国家,占80%左右[1]。1977年德国学者zurhausen等从宫颈癌标本中发现了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dna,推测hpv感染与宫颈癌发生有关。进一步的分子流行病学证据表明,hpv与人类多种癌症,特别是与宫颈癌有着密切的关系。由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组织在22个国家进行了针对引起侵袭性宫颈癌(icc)的hpv类型的调查[2]。组织

2、学确诊为icc的1000个病例中有99.7%发现hpvdna阳性,其上hpv的类型主要为hpv16(53%)和hpv18(15%)。  1机体对hpv感染的免疫反应QnkMHEhh+y,RTI[州学习理农医学西医学.gzU521.]QnkMHEhh+y,RTIhpv属乳头多瘤空泡病毒科(papovaviridae)乳头瘤病毒属,是一类感染表皮和粘膜鳞状上皮的小dna病毒。其基因组为双链环状dna,长7.5~8.0kb,含8个开放阅读框(openreadingframes,orfs),依功能不同分3个区:(1)早期区(earlyregion,e区

3、):分别编码e1、e2、e4、e5、e6、e7等六个早期蛋白,参与病毒dna的复制、转录、翻译调控和转化等功能。(2)晚期区(lateregion,l区):编码主要外壳蛋白l1和次要外壳蛋白l2。(3)非编码区(uncodingregion,ucr)或上游调控区(urr):含有hpv基因组dna的复制起点和hpv表达所必需的调控元件。按照hpv感染与宫颈癌发生的危险性,将hpv分为低危型(hpv1,6,11等)和高危型(hpv16,18,31,45等)。低危型hpv主要引起表皮细胞良性增生,如hpv6和11型可引起生殖器疣和儿童复发性乳头瘤。高危型hpv与宫颈上皮内瘤

4、的发生和恶变以及其他上皮性肿瘤的发生相关。hpv感染在人群中较为普通,大部分人在性生活开始后,都感染过该病毒。病毒通过受损的上皮组织进入基底层细胞,其复制周期受严格的调节,并依赖于病毒编码的蛋白质和宿主上皮细胞的分化程度。病毒感染通常为局部限制性,不引起炎症反应。大多数人都能自行清除病毒,只有一小部分人由于免疫系统的原因无法清除病毒,造成hpv持续存在,继而发展为宫颈癌。许多证据表明hpv感染能激发宿主免疫反应,如大多数皮肤疣两年内可自发消退,且多处感染灶同时消退[3]。大多数人在性生活开始后,都感染过hpv,随后感染率降低,说明免疫系统可以清除病毒并长期产生保护作用

5、。hpv中和抗体可以保护机体免受病毒的感染,但对已经存在的病毒,则需要细胞免疫来清除已感染的细胞。在宫颈损伤病人的消退过程中大多可检测到细胞免疫反应的升高[4];而免疫抑制如器官移植时,病人患疣的机率增大;hiv病人比健康人患尖锐湿疣的机率高2~7倍;由此可见,细胞介导的免疫机制对于控制hpv感染有重要的作用。2hpv疫苗研究现状  由于从感染灶组织中很难分离到病毒体,迄今未能建立体外培养系统进行病毒培养。目前对宫颈癌的治疗基本以手术和放疗为主,给病人带来很大的痛苦。预防hpv相关癌症的最有效的方法是研制特异性的疫苗,诱导机体产生中和抗体,激发保护性免疫反应,达到有效

6、预防与癌症相关型的hpv传播的目的,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并且可能降低与hpv感染弱相关的癌症如肛门、外阴或扁桃体癌的发生率。由于e6、e7蛋白具有转化活性,使用全病毒做疫苗有致癌的危险,因此,目前的研制方向主要集中在亚单位疫苗方面。根据其功能不同,疫苗分为预防性疫苗和治疗性疫苗。预防性疫苗多以hpv的主要衣壳蛋白l1体外表达形成的病毒样颗粒(vlps)为靶抗原,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的中和抗体。治疗性疫苗则以hpv早期蛋白如改造过的e6、e7蛋白作为靶抗原,诱导产生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反应,用于cin和宫颈癌的免疫治疗。近年来研究的如嵌合型病毒样颗粒疫苗、hpv假病毒疫苗等同

7、时具有预防和治疗双重功能。2.1病毒样颗粒(vlps)hpv有两种衣壳蛋白,主要衣壳蛋白l1和次要衣壳蛋白l2。在天然hpv病毒颗粒形成过程中,衣壳蛋白包装病毒dna形成成熟的病毒颗粒。研究表明,在许多表达体系如哺乳动物细胞、酵母和细菌[5,6]中,单独l1或l1和l2共表达后可自行组装成不含病毒dna的病毒样颗粒(vlps),这种vlps结构与天然的病毒颗粒相似,用来免疫动物诱导产生高滴度的中和抗体,证明在vlp表面存在中和抗体的表位[7]。由于l1抗体识别构象依赖的型特异表位,因此,保持一定的空间构象对vlp的免疫原性非常重要。当其变性后便失去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