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让诚信伴随孩子一生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让诚信伴随孩子一生

ID:10781053

大小:28.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7-08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让诚信伴随孩子一生_第1页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让诚信伴随孩子一生_第2页
资源描述: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让诚信伴随孩子一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让诚信伴随孩子一生诚信教育应从小抓起,小学是十分关键的一个阶段,一个人品德之优劣,事业之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小学时期打下的基础。但是在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人们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观念出现了多元化,不同层次的社会成员的道德标准出现了明显的差异,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也严重地影响着小学生诚信习惯的养成。综观目前小学生诚信品质的现状,社会环境的利诱已成为诚信教育最大的困难,因为学生也是社会的一份子,周围社会道德的氛围直接影响着他们的人生观、道德观。部分家长的失信成为学生诚信美德教育的难题,部分家长重文化知识,轻道德情感教育,造成了学生诚信品质的缺失。案例

2、:我担任一年级的班主任工作,班上有一名学生喜欢拿别人的东西。有一次,趁同学不注意,拿了一张动画片的碟片,被别的同学揭发。还有一次,偷拿同桌的刨笔机,几天后被发现藏在自己的书包里。除此之外,拿橡皮、铅笔等更是家常便饭,真让人头疼。每次犯错误和家长联系后,孩子都免不了一顿皮肉之苦。原因分析:商品经济社会中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及整个社会诚信道德的缺失。家长的一些不正确的教育行为以及自身的一些不诚信行为影响了年幼的孩子。因为孩子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孩子上学前一直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有时到邻居家玩耍时,顺带拿走一点小东西,爷爷、奶奶总认为孩子小,不懂事而不责怪、不教育孩子,再加上孩

3、子的自我抵御力不够,是非观念淡薄,意志品德不坚,敌不过外来的不良引诱,久而久之,养成了爱偷拿别人东西的坏习惯。教育策略:1、多和孩子进行情感交流。孩子犯错误最怕的是失去老师的爱,我尝试用各种方式让该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爱护。当他发错误时不在同学面前批评他,而是单独和他交谈,耐心引导他体会由于自己的错误行为给别人带来的不愉快,进而向他指出:一个人做错事不要紧,但要勇于承认,敢于面对,以积极的态度进行改正。2、开展班队活动。以“人人知诚信,人人讲诚信”为主题,利用班队课组织讨论会。针对本班学生在诚信上做得不好的方面,班级学生自由讨论,并请同学踊跃发言。如“做诚信学生”“诚

4、信待人”等。讨论在学校、家中、社会如何表现一个“诚信”的我。3、家庭配合教育。我给孩子的父母提出建议:无论多忙,都要抽出时间来多陪孩子,每天保证一定的时间和孩子进行沟通。重点建议他的母亲在孩子犯错后不要动则打骂,而是应耐心听完孩子的解释,再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让孩子养成敢作敢当、正直诚实的好习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