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生物 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第1课时 (2)

七下生物 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第1课时 (2)

ID:10803354

大小:1.71 M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08

七下生物  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第1课时 (2)_第1页
七下生物  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第1课时 (2)_第2页
七下生物  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第1课时 (2)_第3页
七下生物  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第1课时 (2)_第4页
七下生物  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第1课时 (2)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下生物 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第1课时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二章第一节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第2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描述各种血细胞的功能。(重点)②解读和识别血常规化验单,体验生活和科学的紧密关系。③了解贫血、化脓和伤口处血液逐渐凝固等相关知识。2.能力目标①能够简单分析血液常规指标,提高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②对三种血细胞功能的了解,学会运用知识,描述贫血、发炎、血流不止的现象及原因,培养学生看典型贫血化验单,发炎化验单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通过分析血液常规指标,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②关注造血干细胞及其研究进展,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和

2、关爱他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血液的功能”,了解了本节的内容,不但有利于学习对血液循环系统形成完整、清晰的认识,还为后面学习输血、献血做了铺垫。一个较好的教学方法就是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形成对有关知识、事物的认知规律,以达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通过学习,学生对于血液功能有正确认识,进而通过解读和识别血常规化验单,更好体验生活和科学的紧密联系。学生几乎都有流血、抽血等经历,对血液有些感性认识,但学生对血液的成分、各种成分

3、的功能又不了解,有着一定的神秘感,甚至恐惧感。因此要采用多种手段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设计给学生提供机会去体验主动学习的过程,引导学生合作交流,讨论质疑,使学生在思考问题中训练思维,在解决问题中学会学习。课前准备:教师:搜集血常规化验单。学生:完成课前助学的自主学习等预习工作。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提问温习旧知5分钟集体默写下列问题,并将学生默写的结果用实物投影仪展示1.血液由______和______组成。2.血浆(1)形态:色液体。(2)成分:、、、无机盐等。(3)功能:运载、运

4、输和。3.血细胞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学生集体默写并对照答案,错误的进行改正的规范的答案。复习旧知,强化知识的识记和落实。创设情景激发兴趣2分钟请学生观看医院检验报告单,血液中的各中血细胞的形态和数量,都有不同的,依次可以帮助我们在镜下分辨它们。同时也只有它们的形态、数量保持正常,人体才能保证健康,否则,人就会患病。学好本节知识不仅帮你解决日常生活中与血液有关的现象,更有利于我们的健康成长。学生回忆采血、验血的经历,观看医院检验报告单结合现实生活,从大量的生活经验中去引申,迅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探究

5、层层推进组织交流点拨建构20分钟过渡:我们上节课已经对血浆的功能用了了解,血细胞的功能是什么呢?一、红细胞1、结构:出示红细胞的电镜图,观察红细胞的形状:双面凹的圆饼状。强调成熟的红细胞是没有细胞核。2、功能设问:血液为什么是红色的并引导分析。血红蛋白:特性:(1)、血红蛋白易于氧结合,也易于氧分离。描述红细胞的结构:双面凹的圆饼状。红细胞呈现红色是因为红细胞中含有的血红蛋白功能(2)、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功能:红细胞的作用--运输氧气和一部分二氧化碳。补充设疑:煤气中毒原因3、设疑:红细胞过少或者血红蛋白过少,会

6、出现什么情况?你认为贫血患者会出现哪些症状?根据血红蛋白的成分,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缓解这些症状?青少年处在生长发育较为迅速的时期,有时营养供应不足或不均衡,容易出现发育期的营养不良,如缺铁性贫血。大家正处在青春期,一定要注意营养均衡,保证身体健康。二、白细胞1、阅读课本P45,了解白细胞的结构和功能。(1)形态结构:呈状,有,可变形。(2)功能:能吞噬病菌,有的作用。2、演示白细胞吞噬细菌的过程,产生感性认识。3、讨论:身体某处出现外伤,伤口周围为何出现“红肿”现象?三、血小板1、课本P44显微镜下的血细胞图片,为何没有看到血

7、小板,感知血小板的存在,认识血小板的形态。2、功能:煤气中毒是由于血红蛋白和一氧化碳结合而出现身体各组织器官缺氧导致。设疑引入贫血组织学生讨论。描述白细胞的结构和功能:(1)圆球状,细胞核(2)防御疾病观看白细胞吞噬细菌的过程,产生感性认识。描述血小板的结构:血小板是血液中最小的细胞,形状不规则,无细胞核功能:止血和加速凝血。本着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理念,先让学生自主总结,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进行互动,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再现和巩固,而且提高了学生自主总结的技巧和能力。让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升华过渡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这是炎症

8、,想到自己发烧、伤口红肿、化脓等身体异常表现,应该注意消炎。展示未加入抗凝剂的家禽血样(1)观察加入抗凝剂的和未加入抗凝剂的家禽血样。(2)区别血清与血浆?3、简介血友病血友病是一种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难以靠自身机能止血。病情严重的患者只要皮肤受到轻微创伤就会流血不止,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