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a肾病中医探究进展探究

iga肾病中医探究进展探究

ID:10955402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9

上传者:U-3336
iga肾病中医探究进展探究_第1页
iga肾病中医探究进展探究_第2页
iga肾病中医探究进展探究_第3页
iga肾病中医探究进展探究_第4页
iga肾病中医探究进展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iga肾病中医探究进展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IgA肾病中医探究进展探究【摘要】目的探讨IgA肾病的中医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相关文献,选择IgA肾病中医病因病机、中医证候分析、中医诊断及中医药治疗方面的文献资料,总结IgA肾病的中医研究进展。结果目前IgA肾病研究方面主要涉及了:IgA肾病病因机制、中医证候分析、中医证型与肾脏病理、中医治疗、IgA肾病中药药理实验等。结论目前对国内学者对IgA肾病的中医病机及治疗研究比较广泛,在对发病机制、病因等方面取得了一些共识,很多研究者通过实验室IgA肾病病理模型筛选中药组方,取得了一些成就,在临床方面,很多中医生也尝试采用不同的中药组方对IgA肾病进行治疗,并证实一些中药组方对IgA肾病治疗有较好的疗效,但在分型诊治方面还缺乏系统性,相对比较散和杂,还有待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做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关键词】IgA肾病;中医研究;进展5 IgA肾病是指以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系膜区沉积而造成的病理现象,是临床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经久未治易导致终末期肾脏病,其临床特征为肉眼可见血尿或者镜下见血尿,血尿常反复发作或持续发作,临床以肾活检进行确诊。目前,西药在治疗IgA肾病方面没有特效药,大多数用于治疗IgA肾病的西药疗效较差、副作用严重,不良反应也多。近年来,中医学者采用中医的八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和脏腑辨证等来来全方位分析患者的状况,以研究IgA肾病病机、确定证候、针对症候采取恰当的中医药进行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中国知网数据库,共计相关文献78篇。1.2资料筛选方法排除重复发表、时间较早及类似研究的文献,共收入10篇文献作为本次综述的重点研究文献。2结果共有10篇文献对IgA肾病中医研究的4个方面进行了研究,现分述如下。2.1病因病机研究顾向晨等[1]认为:IgA肾病属于本虚标实、表里同病症候,采用中医的和解法治疗此病可以提高其临床疗效。孙建实[2]则认为:禀赋不足、饮食不节、感受外邪、劳倦内伤为IgA肾病的致病病因;认为肾脾虚弱、风热侵袭、气阴双虚、瘀湿热,是本病的基本病机。2.2中医证候分析5 陈香美等[3]认为IgA肾病的本虚为气阴双虚,邪实以湿热痰多见,年龄大的患者以脾肾阳虚证为主。气虚证患者多会出现蛋白尿,有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大多以气虚兼瘀浊证,有高血压的患者表现为肝阴不足、气机不畅证。温利辉等[4]通过对很多病例研究发现:本病临床主要症状为反复发作血尿,肉眼血尿患者绝大多数表现为阴虚证,阳虚证患者一般有单纯水肿、蛋白尿症状,单纯血尿并见水肿者一般处于阴虚-阴阳两虚的转化过程。2.3中药药理研究李江涛等[5]通过中药药理的方法研究发现:雷公藤单体T4能较好的治疗IgA肾病大鼠模型,其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清IgA纤维连接蛋白聚合物水平达到抑制系膜细胞增生和IgA系膜区沉积而使IgA肾病得以治疗。万启军等[6]发现中药组方益肾汤可抑制TIMP-1的表达,促进肾小管间质MMP-9的表达,促进细胞外基质的降解,从而达到延缓肾小球硬化。解建国等[7]观察到IgA肾病小鼠模型出现肾小球系膜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和TGF-β1的表达,这种表达和肾脏系膜区病理损伤呈正相关,采用慢肾1号(赤芍、熟地、等十二味中药)治疗IgA肾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其机理在于抑制肾了小球系膜区TGF-β1和PDGF的表达。2.4临床治疗中医采用辨证论治对IgA肾病进行分型治疗和分期分阶段治疗两类。2.4.1辨证分期分阶段论治周家俊[8]对IgA肾病采取分期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早期采用滋阴清热、凉血化瘀中药组方进行治疗,中期采取气阴双补配合凉血化瘀中药组方进行治疗,晚期则以扶正为主,少量配伍清利中药治疗。2.4.2辨证分型论治5 刘宝厚[9]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将IgA肾病分为气阴双虚型、肾肺气虚型、肝肾阴虚型,根据证型采取相应的中药组方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张建春等[10]采用肾炎1号(黄芪、淫羊藿等9味中药)、肾炎2号(金银花、丹皮等9味中药)和雷公藤同时用于治疗IgA肾病患者,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肾炎1号和肾炎2号较雷公藤能更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咽痛、肾虚腰痛、手足心热,降低蛋白尿,减少尿中红细胞数量,且无雷公藤样不良反应。3讨论总的来说,目前对国内学者对IgA肾病的中医病机及治疗研究比较广泛,在对发病机制、病因等方面取得了一些共识,很多研究者通过实验室IgA肾病病理模型筛选中药组方,取得了一些成就,在临床方面,很多中医生也尝试采用不同的中药组方对IgA肾病进行治疗,并证实一些中药组方对IgA肾病治疗有较好的疗效,但在分型诊治方面还缺乏系统性,相对比较散和杂,还有待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做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参考文献[1]顾向晨,王怡,卢嫣.和解法在IgA肾病中应用的思考.上海中医药杂志,2008,42(11):90-92.[2]孙建实.IgA肾病中医病因病机新探.中医药学报,2006,34(2):1-2.5 [3]陈香美,陈以平,李平.1016例IgA肾病患者中医证候的多中心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6,26(3):197-201.[4]温利辉,罗月中,洪钦国,等.IgA肾病中医辨证的多元分析.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4):290-294.[5]李江涛,许晨,李素,等.雷公藤单体T4治疗IgA肾病的实验研究.上海医学,2003,26(S1):19-22.[6]万启军,何永成,石成钢,等.中药方剂益肾汤对IgA肾病模型小鼠肾组织表达MMP-9、TIMP-1的影响.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7,23(7):633-634.[7]解建国,徐小曼.慢肾1号方对IgA肾病小鼠肾组织系膜区PDGF、TGFβ1因子表达的影响.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7,29(4):349-351.[8]段晓红.周家俊老师治疗IgA肾病的经验.吉林中医药,2003,23(1):5-6.[9]曹田梅.刘宝厚教授治疗IgA肾病经验.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3,20(2):1.[10]张建春,卢志远,包红梅,等.中药组方治疗IgA肾病56例疗效观察.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7,14(9):64-65.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