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发行吉林省分行信贷风险防范

农发行吉林省分行信贷风险防范

ID:10988691

大小:196.0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8-07-09

农发行吉林省分行信贷风险防范_第1页
农发行吉林省分行信贷风险防范_第2页
农发行吉林省分行信贷风险防范_第3页
农发行吉林省分行信贷风险防范_第4页
农发行吉林省分行信贷风险防范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发行吉林省分行信贷风险防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农发行吉林省分行信贷风险防范第2章农发行吉林省分行信贷风险的现状及问题2.1农发行吉林省分行的背景介绍农发行吉林省分行于1994年12月成立,成立之初,省以下没有机构,业务由农业银行代理,贷款业务分别从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等金融机承接,当时吉林省分行共承接贷款185亿元。到1996年11月,基层机构全面铺开,吉林省除长白县因为贷款余额未达到5000万元以上没设立机构外,其他县域内都设立了支行。人员完全从农业银行中划转,这种组织体系一直延续到现在。由于农发行政策性信贷资金的需求具有较强的刚性

2、,为了保证资金来源,农发行不面向个人客户吸收存款,贷款也仅限于法人客户,即也不向个人发放贷款。农发行的性质决定了业务范围是面向“三农”。成立以来,业务范围、业务性质先后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每一次的调整都非常鲜明地体现了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特点,每一次调整农发行吉林省分行都圆满地完成的国家赋予的神圣职责。第一阶段是成立之初到1998年3月以前,也是农发行的诞生期,这一时期,农发行政策性体现的较为明显,主要职能是从事全方位的农业政策性信贷扶持,代理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部门支农资金的拨付,当时的贷款范围涵盖

3、了农林牧渔全部领域,具体贷款品种包括粮、棉、油各级储备贷款、粮食收购贷款、烟叶、食糖、化肥储备贷款,农业综合开发、林业、治沙、扶贫贴息等贷款,这些贷款完全都是政策性的,出现风险完全由国家承担,但贷款的投向和客户也完全由国家确定,农发行自身不具有选择的权力,资金来源完全由总行向中央银行借款解决,逐级下拨,信贷规模完全是敞开的,内部考核不与薪酬挂钩,财政色彩浓于银行的特点,当时因为其他银行还没实行股份制改则,农发行的员工待遇明显好于其他商业银行,所以,当时流传了一句话,叫“上有天堂,下有发行”,可见农

4、发行的优越。第二阶段是1998年3月到2004年6月,这一时期可以说是农发行的少儿期,这一时期,农发行业务范围只保留了单一的粮棉油储备、收购所需信贷资金的供应与管理。本次业务范围的调整,是源于当时愈演愈烈的农民卖粮拿不到现金、“打白条”现象普遍,已经严重影响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实行以“三项政策、一个完善”为主要内容的粮食购销体制改革,其中核心内容就是对重点粮食品种实行保护价收购,即在粮食的市场价格低于最低收购价格时,由国家将指定部分粮食经营企业按照最低收购价格敞开收购,由此增加企业

5、的负担由国家通过粮食风险基金给予补贴。粮食风险基金始建于1994年,是国家为保护种粮农民、稳定粮食市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设立的专项调控基金,由中央财政与地方政府共同筹资建立,地方政府包干使用。粮食风险基金主要用途就是支付省级储备粮油的利息、费用补贴和粮食企业执行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的政策,致使周转粮库存增加,流转费用提高,而又不能通过顺价出售予以弥补的超正常库存的利息、费用,这是对种粮农民实行的一种间接补贴方式。粮食风险基金作为我国粮油宏观调控的一项基本制度,有效促进了流通市场稳定和国家粮食安全。此项

6、政策对保护农民利益、促进粮食生产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对主要粮食品种实行敞开收购,收购资金需求量急剧上升,农发行对资金的供应与管理任务增大,所以国家将收购资金供应与管理以外的业务全部从农发行剥离出去,只保留粮食政策性收购资金的供应与管理职能。这一阶段,农发行的资金仍由中央银行兜底解决,信贷规模仍然敞口。不受限制,贷款的性质仍然是政策性,贷款的损失可以挂账,利息由财政负担,在薪酬上仍然实行大锅饭的体质,虽然总体仍高于其他商业银行,但差距已经在缩小。这段时间,农发行为推进粮食购销体质改革、

7、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付出了巨大代价,由于粮食主产省无法承担大量的补贴压力,资金无法及时足额到位,粮食损耗严重,加上购销价格“倒挂”,到保护价收购政策结束,农发行全系统增加了挂账贷款数千亿元,直到现在,粮食主产省的挂账仍然无法消化,成为农发行的沉重负担。第三阶段是2004年6月至今,可以说是农发行的青春期,这一阶段又分为两个步骤,一是2004年至2006年,国家启动了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放开粮食市场和价格,取消了保护价收购政策和对粮食企业中间环节的补贴,实行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允许

8、农发行自主选择各种所有制形式的粮食收储企业作为贷款对象,随后又放宽到以粮食为主要原料的粮食加工企业和地市级以上的农业产业化头企业,但与之相适应的是中央银行不再全额负担农发行的信贷资金需求,允许农发行总行发行债券和在县域内吸收非居民的、在信贷业务范围的企业存款来补充,信贷规模除粮食收购外不再敞口供应,实行总量控制,贷款性质除粮棉油储备外,全部实行商业性经营,由农发行自担风险、自负盈亏。从2004年开始,农发行的薪酬分配与经营业绩的关系逐步密切,但对信贷风险的责任才刚刚开始追究,但一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