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早产儿静脉营养支持疗法应用研究(附36例报告)

危重早产儿静脉营养支持疗法应用研究(附36例报告)

ID:11206890

大小:29.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10

危重早产儿静脉营养支持疗法应用研究(附36例报告)_第1页
危重早产儿静脉营养支持疗法应用研究(附36例报告)_第2页
危重早产儿静脉营养支持疗法应用研究(附36例报告)_第3页
危重早产儿静脉营养支持疗法应用研究(附36例报告)_第4页
危重早产儿静脉营养支持疗法应用研究(附36例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危重早产儿静脉营养支持疗法应用研究(附36例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危重早产儿静脉营养支持疗法应用研究(附36例报告)【关键词】危重早产【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09-6614(2003)17-1612-02早产儿生后各器官发育不成熟、功能未臻完善,常因合并各种围产期疾病而无法经肠道喂养,导致生后营养不良、智能低下,应用静脉营养支持则可最大限度地满足患儿机体代谢需要,使其成功地过渡到经肠道喂养,达到宫内的生长速度,从而提高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我科自2000年3月~2003年10月规范应用静脉营养支持疗法治疗36例危重早产儿,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为我科收治的早产儿,其中

2、男24例,女12例;胎龄27~36周,平均30.2±3.8周,入院日龄为生后15min~2天(30.6±6.2min),其中多胎12例,平均出生体重为1625.6±231.3g,最小体重1000g。入院时原发病为RDS10例、肺炎12例、重度窒息6例、败血症3例、宫内感染2例、低血糖2例、先天性肠道畸形1例。治疗期间又有多例出现合并症,其中呼吸暂停6例、胃肠功能障碍5例、高血糖2例、肺出血2例、硬肿症2例、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VH-IVH)1例,PDA1例。1.2应用方法1.2.1营养途径入院初期大多以全静脉营养(TPN)为主,营养液从外周静脉持

3、续24h输入,用双道微量注射泵(WZS-50F,浙江医科大学医疗器械厂研制)维持另一路输液,液速2~5ml/(kg?h),视患儿胃肠耐受情况逐渐过渡到部分静脉营养(PPN)和完全经口喂养。1.2.2营养成分由葡萄糖、氨基酸、脂肪、维生素、水及电解质、微量元素组成。1.2.3热量与液量生后第1周内热卡逐渐达到60~80Cal/(kg?d),第2周达80~120Cal/(kg?d),液热比1∶1.5~2,总热量中葡萄糖与脂肪比例为2~3∶1。液量根据不同日龄、体重给予,并视疾病酌情加减,一般极低体重儿(<1500g)生后头2天予60~100ml/(kg?

4、d),第3~7天予80~120ml/(kg?d);1周后120~150ml/(kg?d)。低出生体重儿(1500~2500g)头2天分别给予50~60ml/(kg?d)和60~80ml/(kg?d),第3~7天100~120ml/(kg?d),1周后100~150ml/(kg?d),液体张力1/5~1/4张。1.2.4葡萄糖糖速从4~6mg/(kg?min)开始逐渐增加至第2~3周的8~10mg/(kg?min),输糖浓度<12.5%,视血糖监测结果调整糖速,使血糖维持在2.6~6mmol/L。1.2.5蛋白质生后第2天起予6%小儿氨基酸(上海长征富

5、民药业公司生产),从0.5g/(kg?d)开始每日递增0.5g/(kg?d),稀释成<2%浓度,氮与非氮热比为1(g):150~250Cal(以1g氨基酸相当于0.16g氮计)。1.2.6脂肪选用含中长链脂肪酸各为50%的脂肪乳剂“力能”(德国FreseninsKabi公司生产),生后第3天从0.25~0.5g/(kg?d)开始每日递增0.25~0.5g/(kg?d),直至2.5~3g/(kg?d),参照血脂、胆红素、血小板、血气检测结果决定增加量。1.2.7其他同时予水溶性及脂溶性维生素水乐维他、维他利匹特,分别与小儿氨基酸、脂肪乳同步应用,生后第

6、2天予Na+2~3mmol/(kg?d),第3天予K+1~2mmol/(kg?d),生后5~7天开始应用微量元素制剂安达美。1.2.8应用步骤(1)估算当日总液量、热卡、液速(ml/kg=液量÷24h)。(2)拟定糖速[mg/(kg?min)]。(3)加入一定量的NS或10%Nacl使营养液成为1/5~1/4张液。(4)将当日所需氨基酸、脂肪乳量克数换算成ml数。(5)通过公式算出营养液糖浓度:糖浓度%=[糖速×体重(kg)×6]÷液速。(6)营养液中葡萄糖液量=营养液-(电解质+氨基酸+脂肪乳+其他)。(7)用50%葡萄糖和10%葡萄糖混合加入营养

7、液配成所需糖浓度,其中50%葡萄糖用公式算出:50%GS=[营养液量×糖浓度(%)-糖液量×0.1]÷0.4,10%葡萄糖量则为总糖液量-50%葡萄糖量。1.3监测与疗效评估每1~3日称体重(婴儿电子称Dy-1,上海),每日量体温,测脉率、呼吸,视病情每日1~6次测微量血糖,每周1~2次复查血生化或血气,血、尿、粪常规。住院期间以“早产儿体重曲线”[1]作为疗效评估。2结果36例早产儿中34例治疗后体重增长符合早产儿体重增长曲线,仅2例低于曲线,而随机选取2000年以前相同时段未开展应用静脉营养支持疗法的一组37例早产儿作为对照组,仅有10例符合体重

8、增长曲线,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生后6个月~2年随访,治疗组中35例体格智力发育正常,仅1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