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广角(集合)教学设计

数学广角(集合)教学设计

ID:11396254

大小:4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1

数学广角(集合)教学设计_第1页
数学广角(集合)教学设计_第2页
数学广角(集合)教学设计_第3页
资源描述:

《数学广角(集合)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数学广角(集合)》教学设计设计者:王维勤教材:人教课标版三年级下数学第88-89页内容分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P18例1——“数学广角”单元之“集合”。集合思想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思想,甚至可以说,集合理论是数学的基础。例1借助学生熟悉的题材,渗透了集合的有关思想,并利用直观图的方式求出两个小组的总人数。教学要使学生理解用直观图(集合圈)表示“重叠现象”的方法,了解到直观图各部分的意义,特别是重叠部分(交集)的意义,掌握根据直观图列式计算总数(两个集合的并集)的方法。集合是比较系统、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在本课中,仅仅是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容易

2、理解的题材初步体会集合的思想方法,为后继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学生只要能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就可以了,教学时不需要使用集合、集合的元素、基数、交集、并集等数学化的语言进行描述。学情分析:学生对集合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从一开始学习数学,其实就已经在运用集合的思想方法了。例如,在学习数数时,学生常常把1个人、2朵花、3枝铅笔用一条封闭的曲线圈起来表示,这样表示出的数学概念更直观、形象,印象更深刻;又如,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分类是集合理论的基础)。大多数学生已经能初步认识到求两个“单集”内的对象的总数可以用加法来计算,为“两集相交”的学习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基

3、础,使学习成为可能。62%的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出现的思路受阻现象,表达出这样的信息:他们有进一步学习的需要,教学的干预可以让他们更快更好地发展。38%的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需要在学习中接受更大的挑战,参与更复杂的学习,教师必须为此做好学习材料的准备。学习目标1、通过活动实例,初步渗透集合论的思想方法,引导学生学会用韦恩图表示两个集合及它们的交集。2、培养学生探索能力和会用集合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评价设计:1、通过问题1、2、3、检测目标1的达成;2、通过问题4、5、检测目标2的达成;3、通过问题6、7检测目标3的达成;

4、4、通过问题3、4、5、6、7检测目标4的达成;学习过程:环节学习过程提示导入、生疑(5分钟)一、1.看电影:两位妈妈和两位女儿一同去看电影,可是她们只买了3张票,便顺利地进了电影院,这是为什么?2.今天,数学王国的小精灵聪聪带大家到数学广角去看看,让大家认识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学习新的数学方法。小精灵聪聪的引入,可以营造宽松、和谐的气氛,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开门见山,使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目的,做到有的放矢的学习。释疑二、质疑问难,明确学习目标1.创设生活情景,引出图示法(25分钟)在学习生活中,许多同学表现优秀,被评为五好小标兵。现在老师把他们请上台来。上学期

5、的请到左边集合站一圈,这学期的请到右边集合站一圈。认真观察,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还可以用什么方式表示?(在学生说了他们的表示方法后,老师介绍聪聪的图示法。用2个椭圆表示。为下面的问题解决做铺垫。)2.引发冲突,激发探究欲望在学习生活中,我们还开展了丰富多采的活动。进行了跳绳比赛和数学竞赛等。请获得跳绳比赛奖的到左边集合站一圈,数学竞赛奖的同学到右边集合站一圈。三、探究新的方法1.引发思考:这几个同学获得了2项奖,他们应该怎样站好?2.让学生想办法并汇报。(在学生想出站法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每一部分学生表示的意义。)3.引出用图表示的方法:你们能用像题1这样的图表示吗

6、?(如果学生不能表示,老师介绍。)小精灵聪聪的画法是数学家韦恩发明的,因此叫韦恩图。你们想知道吗?请大家仔细看。×××这几个同学参加了2项,所以,左边圈里有他的姓名,右边圈里也有他的姓名。为了更简便、清楚地表示重复的人,小精灵聪聪把他们的姓名写在中间,只写一遍;然后把圆圈像这样画过去。这样一来,一共分成了几部分?每一部分各表示什么呢?4.理解图示的意义。让学生说一说不同位置所表示的不同意思。如果让你参加,你会获得什么奖,你的名字应填在什么位置上?5.比较表与图的不同,体会图的作用──更简便、清楚。你们比较一下统计表和直观图,有什么感受?(使学生认识到用图表示比用表表示

7、更直观、更清楚。特别是很容易看出谁重复了。)6.让学生看图解决问题。请大家根据图示用多种方法解决“获得两项竞赛奖的一共有多少人?”并互相交流想法。再指名汇报解法和想法。7.小结注意点:现在明白了吗?如果我们再遇到类似这样的问题,应该注意什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引入,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亲切感,也可以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2个问题的创设,由易到难,前一个问题为后一个问题的解决作准备。学生充足的自主观察、尝试、独立思考、互助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并适时引导和变换方式,让学生经历用图表示的过程,理解图示的意义。〕〔让学生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