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广角---集合问题》教学设计

《数学广角---集合问题》教学设计

ID:37202786

大小:632.3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19

《数学广角---集合问题》教学设计_第1页
《数学广角---集合问题》教学设计_第2页
《数学广角---集合问题》教学设计_第3页
《数学广角---集合问题》教学设计_第4页
《数学广角---集合问题》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学广角---集合问题》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数学广角──集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集合,教材第104页例1.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适度让学生亲历集合思想方法的形成过程,初步理解集合知识的意义。2.让学生借助直观图理解集合图中每一部分的含义,通过语言的描述和计算的方法,能解决简单的重复问题。(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实验、交流、猜测等活动,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感知集合图形成过程,体会集合图的优点,能直观看出重复部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个体与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的学习过程

2、,养成勤动脑,乐思考、巧运用的学习习惯,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三、教学诊断“集合问题”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的第一课时,是小学阶段集合思想教学。集合思想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在以往的题型中有过接触,只是无意识形成一些简单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本节课所要学的是含有重复部分的集合图,学生是第一次接触。教材中的例1通过统计表的方式列出参加踢毽子比赛和跳绳比赛的学生名单,而总人数并不是这两项参赛的人数之和,从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教材中是利用集合图(韦恩图)把这

3、两项比赛人数的关系直观地表示出来,从而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教材要求只是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题材去初步体会集合思想,能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为后继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对于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适度让学生亲历集合图的形成过程,不必拔高要求,引导学生理解集合图各部分的意义,培养学生应用集合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感受集合思想的奇妙与作用。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集合图的产生过程,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有重复部分的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集合图的意义,会解决简单重复问题。五、教学准备多

4、媒体课件、小白板、练习题卡六、教学过程(一)巧用对比,初悟“重复”1.观察与比较(课件出示图片)第一组;父与子(1)提出问题:有2个爸爸2个儿子,一共有几个人?怎样列式计算?第一种:无重复情况。黄明,他的爸爸黄伟光。李玉,他的爸爸李文华。预设:列式一:2+2=4(人)第二种:有重复情况。汪聪,他的爸爸汪立成,汪立成的爸爸汪华东。列式二:2+2=4(人)4-1=3(人)师追问:为什么减1?第二组:小棒拼三角形  (1)3根小棒拼成的一个三角形。(2)提出问题:摆2个这样的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预设:可能会说6根

5、,表示3+3=6(根)还可能会说5根,表示3+3-1=5(根)图片出示有重复情况的2个三角形。教师追问:根据图中摆的方法,哪种列式是正确的?为啥要减1?2.思考与发现(课件出示)把2组有重复情况的图片放在一起。(1)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思考,回答想法。教师要引导学生突出:(1)“重叠”或“重复”一词;(2)列式中“减1”的意义;(3)能用表达逻辑关系的语言“既…又…”和“或”说出这两个关于重复现象的问题;(4)师生小结,得出:图片1中有个人既是爸爸又是儿子,他的身份重复了;三角形中有1根小棒是公共边,重

6、复使用了,既是左边三角形的一条边,又是右边三角形的一条边。教师揭示课题,今天我们研究有重复现象的数学问题。【设计意图】设计2组简单实例,既有生活中的问题又有数学中的重叠问题,不同角度的对比,共同的理解方法,都从简单数据入手,让学生在计算总数时都不能用直接相加的方法求出总数,引发学生认知冲突,唤醒探究热情,也让学生初识重复问题的基本含义。(二)善用例题,引入新课1.情境引入(课件出示“通知”) (1)了解信息,提出问题你认为三(1)班要选拔多少名同学参加这两项比赛?让学生尝试回答参加比赛的总人数。(2)出示名

7、单,引发认知冲突 课件出示三(1)班参赛学生的名单的统计表,让学生观察。2.观察名单,验证人数,初悟“重复”问题:仔细观察过这份报名表,你有什么发现?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分析,发现有参加两个项目的同学,从而得出“重复”或相近的意思。【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熟悉情境引入,通过具体情况引发矛盾冲突,提出问题,“在参加人数数据较多的情况下,发现重复的人数”,找准教学的起点,调动学生探索的积极性。(三)合作探究,体验过程1.策略分析谈话:你能从这份报名表中一眼就看出有几位同学参加两项比赛?让学生意识到如果能直观看出重复

8、的同学就不会计算错误的问题,激发学生想重新整理名单的欲望。借助学具,小组合作,同学间相互交流。教师巡视,个别辅导。【设计意图】通过分析,让学生认识到要解决重叠问题,就要清楚看出重复部分的数量,从而引发学生操作意识,这时教师放手让学生进行探究,整理,在小组合作中完成。2.探究方法(1)选出几种不同作品展示,理解分析不同整理方法。预设:方法一(2)交流不同思想,比较各自的优缺点。(3)引入韦恩图(集合图),了解集合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