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成氏》的发现及其学派归属问题 -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

《容成氏》的发现及其学派归属问题 -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

ID:11560817

大小:120.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7-12

《容成氏》的发现及其学派归属问题 -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_第1页
《容成氏》的发现及其学派归属问题 -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_第2页
《容成氏》的发现及其学派归属问题 -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_第3页
《容成氏》的发现及其学派归属问题 -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_第4页
《容成氏》的发现及其学派归属问题 -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_第5页
资源描述:

《《容成氏》的发现及其学派归属问题 -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上博简《容成氏》的发现及其学派归属问题黄海烈(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1994年,上海博物馆从香港抢购回一批竹简,共计一千二百余支。该批竹简据传出自湖北地区,与此前在郭店所出楚简有相似之处,并有重篇。另据科学鉴定和简文内容推断,竹简的时代和性质定在战国晚期楚国迁郢以前贵族墓中的随葬物。并定名为“楚竹书”(下文将其简称为“上博简”)。参见张立行:《战国竹简露真容》,《文汇报》,1999年1月5日;郑重:《“上博”看楚简》,《文汇报》,1999年1月14日;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前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至今,《上海

2、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已出版六册,各篇内容分别涉及传统文献的经典类、史书类、诸子类、兵书类等诸多类别。其中绝大多数为先秦佚书,对先秦时期的文献与历史研究有着重大的学术价值。上博简中不仅有着丰富的反映儒家思想的古书,更有大量记载着上古传说的史料。例如《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中所载《容成氏》一篇,共53支简,约二千余字,内容主要讲上古帝王的禅让和传说。该书竹简的编联与拼合先由李零整理,后陈剑在此基础上又做了部分的调整与排比,使得这篇简文的叙事脉络非常清晰,虽个别字的释义学界尚未释出或是有争议,但大致已不影响通读。本文有关上博简《容成氏

3、》的引文,皆依陈剑释文(所引简文仍采用繁体)。参见陈剑:《上博简〈容成氏〉的竹简拼合与编连问题小议》,“简帛研究”网站www.jianbo.org,03.1.9。后收入上海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编:《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续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上博简《容成氏》的成书时代大约在战国中期或更早。姜广辉认为《子羔》和《容成氏》的写成时间,应该跟《唐虞之道》一样,都在燕王哙禅让失败之前。姜广辉:《上博藏简〈容成氏〉的思想史意义》,“简帛研究”网站,www.jianbo.org,03.1.9。裘锡圭也认为上博简

4、“这批竹书中并有两篇跟郭店墓所出竹书相重。看来两批竹书抄写的时间不会相距很远,上博竹书也应是战国中期物。从简文字体看,定为战国中期也是合适的。”而《容成氏》作者的时代“大概早于孟子,最晚也应与孟子同时。”裘锡圭:《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19、32页。上博简《容成氏》的学派归属问题,目前学界的争论还比较大,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一为以姜广辉为代表的“儒家说”;参见姜广辉:《上博藏简〈容成氏〉的思想史意义》,“简帛研究”网站,www.jianbo.org,03.1.9。姜光辉认为《容成氏》简文特别提炼和渲染其中“不授

5、其子而授贤”的意义,则反映战国时期思想家的一种“问题意识”,所以这部书形式上是古史传说,实际应属战国百家言。尧舜禅让和汤武革命是早期儒家的两个基本思想。《容成氏》简文把它表达得淋漓尽致。从思想倾向来看,《容成氏》应属于儒家作品。一为以李学勤为代表的“战国纵横家说”;参见李学勤:《简帛书籍的发现及其意义》,原载《社会科学报》,2003年2月13日。收入李学勤《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307、313页。李学勤在《容成氏》的文意上根据《战国策·燕策一》鹿毛寿劝燕王哙让位的言论,认为《容成氏》讲古代的禅让和古史传说,

6、可能与战国时期的纵横家们的宣传有关。李存山则认为,在公元前318年燕国发生的“让国”内乱中,“纵横家逞其‘长短之说’,曲解、利用了‘禅让’的思想。他们对燕王哙动之以名利和虚荣,把‘禅让’说成是古帝王的虚伪和自相矛盾的行为,这与《唐虞之道》、《子羔》和《容成氏》所体现的一以贯之的道德理想主义有着霄壤之别。”详见李存山:《反思经史关系:从“启攻益”说起》,“简帛研究”网站www.jianbo.org,03.1.20。后又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75-85页。一为以赵平安、郭永秉、饶宗颐为代表的“墨家说”。分别参见赵平安:《

7、楚竹书〈容成氏〉的篇名及其性质》,饶宗颐主编《华学》第六辑,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郭永秉:《从〈容成氏〉33号简看〈容成氏〉的学派归属》,“简帛”网站,www.bsm.org.cn,06.11.7;饶宗颐:《由尊卢氏谈到上海竹书(二)的〈容成氏〉——兼论其与墨家关系及其它问题》,《九州学林》总十一辑,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2006年。现学界持“墨家说”者较多,所持论据亦较充分。如赵平安认为《容成氏》整体的思想内容都能体现出“墨家的兼爱、尚同、非攻、尚贤和节用的思想。”由于文王是以纣臣的身份出现在《容成氏》中,这与以往传统儒家文献

8、记载大异其趣。而且“由《容成氏》简文的叙事过程看来,确实反映出了明显的墨家思想倾向。”但也指出,“《容成氏》虽然反映了墨家思想,但是它和《墨子》各篇的风格还是有所不同。《墨子》各篇有比较集中的主题,论说色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