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9黄怀信《尧典》-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

1359黄怀信《尧典》-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

ID:31819966

大小:52.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1-18

1359黄怀信《尧典》-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_第1页
1359黄怀信《尧典》-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_第2页
1359黄怀信《尧典》-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_第3页
1359黄怀信《尧典》-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_第4页
1359黄怀信《尧典》-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_第5页
资源描述:

《1359黄怀信《尧典》-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鏈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337《尧典》之观象及其传说产生时代黄怀信曲阜师范大学摘要:《尚书·尧典》所记四“平秩(在)”句乃观象授时之说,而与农事无关,其所载之“宅南交”与“宅朔方曰幽都”亦为互误。《尧典》年代当远出刻有“四方名”的甲骨文与《山海经》的同类记载之前,而非因袭后两者。因刻有“四方名”的甲骨文时代属于商王武丁时期,所以《尧典》所记传说产生之时间,最晚应在商代中期。进而可以肯定,至迟在商代中期,中国已有关于四仲月“

2、厥民某”以及通过观天象来确定二至二分的传说。《尚书·收稿日期:2014年9月27日發佈日期:2014年9月29日頁碼:18/18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鏈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337尧典》之第二小段,记帝尧命羲、和观象授时之事,反映最迟在其传说产生之时,中国人已懂得通过实际观测太阳运行的位置而确定二至二分。由于传统解读存在严重失误,加上原文本身的错互,致使这一重要信息迄今鲜为人知。同时,文中所述四时民之行为习惯,与商代甲骨文及《山海经》之四方名几

3、乎完全相同,其早晚关系也因误解文义而被颠倒。因此,本文拟对相关问题进行详细辨证。一、“东作”“南讹(为)”“西成”“朔易”与农事无关长久以来,学术界关于《尧典》的解读存在严重失误,再加上《尧典》原文本身的错互,遂使得通过实际观测太阳运行的位置而确定二至二分这一重要信息被人们误解。现引《尧典》相关原文如下:(帝尧)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日中星鸟,以殷仲春。厥民析,鸟兽孳尾。申命羲叔宅南交,平秩南讹,敬致。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厥民因,鸟兽希革。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饯纳日,平秩西

4、成。宵中星虚,以殷仲秋。厥民夷,鸟兽毛毨。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平在朔易。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厥民隩,鸟兽氄毛。[1]38-40一直以来对于这段文字的误解,重点体现在四“平秩(在)”句。如孔传曰:“岁起于东而始就耕,谓之东作。东方之官敬导出日,平均次序东作之事,以务农也。”“讹,化也。掌夏之官平序南方化育之事,敬行其教,以致其功。”“秋西方万物成,平序其政,助成物也。”“易,谓岁改易于北方。平均在察其政,以顺天常。”收稿日期:2014年9月27日發佈日期:2014年9月29日頁碼:18/18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鏈接:h

5、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337[1]39-40可见是以“东作”为农事,以“南讹”“西成”“朔易”为天时。《汉书·成帝纪》诏曰:“方东作时,其令二千石勉劝农桑。”应劭曰:“东作,耕也。”颜师古曰:“春位在东,耕者始作,故曰东作。《虞书·尧典》曰:‘平秩东作。’”[2]314-315亦皆以“东作”为农事。《汉书·王莽传》载莽曰:“予之东巡,必躬载耒,每县则耕,以劝东作。予之南巡,必躬载耨,每县则薅,以劝南伪。予之西巡,必躬载铚,每县则获,以劝西成。”[2]4133又以南、西

6、二者亦归农事。《史记索隐》曰:“春言东作,夏言南为,皆是耕作营为劝农之事。”[3]18亦以“东作”与“南为”为农事。今人之注译,亦大率沿用此说。如顾颉刚、刘起釪先生所著《尚书校释译论》(以下简称《校释译论》)即一再称:“此‘东作’与下文‘南为’,是交互使用文字来说春夏的农活。”“‘西成’和‘东作’一样,都指农事活动。”“‘朔易’即‘北易’,和‘东作’、‘南为’、‘西成’一样,都是指农事活动。”[4]39,51,55为什么“东作”“南讹(为)”“西成”“北易”指农事?从字面上看,“作”“为”“成”收稿日期:2014年9月27日發佈日期:20

7、14年9月29日頁碼:18/18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鏈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337似乎可以分别理解为耕作、营为、成熟,但耕作为什么要叫东作?难道耕作只在东方或者只有东方才春耕?营为、化育,为什么要叫南讹或南为?难道营为只在南方或者只有南方才化育?成熟收获,为什么要叫西成?难道成熟只在西方或者只有西方才收获?即如颜师古所云,谓“春位在东,耕者始作,故曰东作”,那么为什么又要“宅嵎夷”而“平秩(辨察)”之?即如孔传,谓“岁,起于东而始就耕,谓之东

8、作。东方之官敬导出日,平均次序东作之事”,那么为什么也要“宅嵎夷”?又何谓平均次序东作之事?既然是平均次序东作之事,为什么又要敬导出日?敬导出日与务农有何关系?退一步说,即使“东作”“南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