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册第一单元小学语文素养训练序列设计

第六册第一单元小学语文素养训练序列设计

ID:11582180

大小:198.5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8-07-12

第六册第一单元小学语文素养训练序列设计_第1页
第六册第一单元小学语文素养训练序列设计_第2页
第六册第一单元小学语文素养训练序列设计_第3页
第六册第一单元小学语文素养训练序列设计_第4页
第六册第一单元小学语文素养训练序列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六册第一单元小学语文素养训练序列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六册小学语文素养训练序列设计第一单元素养培养目标1.学习本单元29个生字,18个二会字。2.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学习根据语境从字典、词典中选择合适的意思;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积累练习中的成语,在初步理解这些成语意思的基础上,能比较熟练地运用这些成语。3.结合课文学习认识设问句并了解主要特点;结合课文学习继续认识了解比喻,大致知道比喻的特点(不同事物相同特点),并能学习写比喻句;初步认识拟人这种修辞手法;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长城与运河》、《美丽的南沙群岛》第二、三自然段,《庐山的云雾》,《夏日田园杂兴》。初步学会默读,能

2、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对文句、内容等提问);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在老师指导下学习归纳文章内容的方法:在读懂每句话意思的基础上读懂每个自然段意思;在读懂每个自然段意思的基础上了解课文内容;6.认识总分构段方式,并模仿练习写段,尤其学习围绕中心意思从几个不同方面写具体、写生动;模仿文本典范的句式、句段写话。7.初步了解写景文章的特点,知道这类文章景物的不同方面写其一个或几个特点。8.指导学生能有顺序地观察图画,展开合理的想象,分自然段习作。课题1.长城和运河本课素养培养目标1.学习本课9个生字,2个二会字。2.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奇异”“蜿

3、蜒曲折”“连绵起伏”等词语的意思。3.初步认识设问句并了解主要特点;初步认识了解比喻,大致知道比喻的特点(不同事物相同特点),并能学习写比喻句;初步认识拟人这种修辞手法。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对文句、内容等提问);5.能初步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在老师指导下学习归纳文章内容的方法:在读懂每行诗歌意思的基础上读懂诗歌的意思,从而感受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独特的美。6.搜集资料,了解我们的祖先创造的人间奇迹模仿文本典范的句式、句段写话。语言特色1.结构上的回还反复、首尾呼应,给人鲜明的节奏感,也使诗歌意境更为深

4、远,主旨更为深化,增强了表达上的感染力。2.比喻手法、拟人手法的生动运用,凝练、生动、形象。教学重点1.初步认识了解比喻,大致知道比喻的特点(不同事物相同特点),并能学习写比喻句;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品读语言文字,结合相关资料,感悟长城和运河的“奇异”,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教学难点品读语言文字,结合相关资料,感悟长城和运河的“奇异”,理解“不朽”的涵义。。搜集资料,了解我们的祖先创造的人间奇迹,模仿文本典范的句式、句段写话。教学时间二课时第第一课时素养培养目标1.学习本课9个生字,2个二会字。2.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奇异”“

5、蜿蜒曲折”“连绵起伏”等词语的意思。3.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对文句、内容等提问);4.初步认识设问句并了解主要特点;初步认识了解比喻,大致知道比喻的特点(不同事物相同特点),初步认识拟人这种修辞手法。5.能初步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在老师指导下学习归纳文章内容的方法:在读懂每行诗歌意思的基础上读懂诗歌的意思,从而感受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独特的美。教学重点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初步认识设问句并了解主要特点;初步认识了解比喻,大致知道比喻的特点(不同事物相同特点),初步认识拟人这种修辞手法。3.能

6、初步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在老师指导下学习归纳文章内容的方法:在读懂每行诗歌意思的基础上读懂诗歌的意思,从而感受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独特的美。教学难点品读语言文字,结合相关资料,感悟长城和运河的“奇异”,理解“不朽”的涵义。。主要问题设计一、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长城奇异。联系收集到的有关长城的资料,理解“不朽的诗篇”。(抓住比喻句,感受长城的雄姿,随机理解词语“蜿蜒曲折”“连绵起伏”等词语的意思,体会“穿行”用词的准确。)二、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运河的奇异。联系收集到的有关运河的资料,理解“动人的诗篇”。(抓住比喻句,运河的柔美。体会“飘”用词的精妙。)三、请用一个词语分别概括长

7、城和运河的特点。问题突破举例一、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长城奇异。1.学生自读,思考,划出有关词句,读读,想想。2.交流、讨论,教师随机点拨。 像巨龙穿行大地, 连绵起伏、曲折蜿蜒。(1)像巨龙穿行在大地:在这句话中,“巨龙”是指什么?为什么用巨龙来比喻长城呢?(因为长城长)长城有多长?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全长6700千米,俗称万里长城。(出示长城示意图、及嘉峪关和山海关的图片)(2)为什么说像巨龙“穿行”大地呢?可不可以改为“爬行”(想想看,作者是在什么地方看长城?对,飞机上,穿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