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素养训练序列设计

小学语文阅读素养训练序列设计

ID:36409283

大小:6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10

小学语文阅读素养训练序列设计_第1页
小学语文阅读素养训练序列设计_第2页
小学语文阅读素养训练序列设计_第3页
小学语文阅读素养训练序列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阅读素养训练序列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语文(阅读)素养训练序列设计学校:唯亭学校教师:张春燕孙全林杨雪珍教材第5册所属年级三单元第8单元本单元素养培养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并正确书写生字新词。3.默读能读懂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4.练习复述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课文内容。对应的课标年段目标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

2、,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9.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学情分析《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许多学生在课外阅读时已经接触过,但对于诗歌的创作背景和缘由却不清楚,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将故事短文与古诗对照起来阅读思考,借助短文,理解诗句,体会古诗的意境和感情。要通过反复指导朗读,感受诗人内心的激动与神往。诗中所表达的思亲之情学生一定也曾有过。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理解课文,

3、体会诗人的情感。《孙中山破陋习》运用对比手法,写出了孙中山姐姐缠足前的活泼能干,缠足后的肉体及心灵上的痛苦,强烈地控诉了辛亥革命前缠足陋习对中国妇女的残害。由于年代久远,学生很难理解为什么孙中山的母亲要强行给孙中山的姐姐缠足,使他的姐姐从此失去了欢乐。不理解这一点,学生对辛亥革命后,担任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首先废除了残害中国妇女上千年的缠足陋习的伟大意义就不会有较深入的领会。因此,教师对时代背景要有充分的介绍。课题每逢佳节倍思亲教材分析内容简析《每逢佳节倍思亲》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第五册的课文,这是一篇典型的文包诗。文包

4、诗是苏教版一大编写特色,课文题目源自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一句诗,这是全诗的中心句,也是脍炙人口、常被人引用的一句,以这句为题,使一股浓浓的亲情溢于纸面。文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通过一个通俗易懂的故事,简要介绍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的写作的背景和缘由。唐代诗人王维,15岁就离开家乡,两年后的重阳节,看到家家户户登高游玩、欢度节日的情景,王维思绪万千,提笔写下《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借此抒发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明白如话的语言,贴近生活的故事,拉近了学生与诗人的距离,为学生理解诗句、感情意境、体验情感,作好了

5、铺垫。第二部分则是王维真情流露而写下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用词自然而凝练,一个“独”字和两个“异”字把那种独自在外、人地两疏的情景表达了出来,同时透露给人们一种寂寞的心情;一个“倍”字,真切地道出了诗人思乡情浓。因此,也成为表达思乡之情的千古佳句。语言特色《每逢佳节倍思亲》以诗中名句“每逢佳节倍思亲”为题,使一股浓浓的亲情溢于纸面。浓浓的思乡之情是本篇课文的特色,为了能让学生有这种情感的体验,也为了实现教学的和谐互动,使阅读教学过程变成一种动态性的、生成性的对话过程,从而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审美情趣在这个对话的过

6、程中得以培养与提升。素养培养目标基本目标故事发生在作者回忆年少时的事,学生理解起来困难不大,容易把握对文本的情感理解。特别是文章中明白如话的语言,贴近生活的故事,拉近了学生与诗人的距离,帮助学生理解诗句、感情意境、体验情感。因此,本课教学目标设计为: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2、认识本课的生字词,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借助课文内容,理解诗句意思,通过对课文的学习能说出“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的意思,能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佳节思念家乡亲人的思想感情。4

7、、在读文悟诗中,感受到古诗文的魅力。核心目标学会生字,流利地朗读课文是重点,体验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为本课的教学难点。教学建议浓浓的思乡之情是本篇课文的特色,为了让学生有情感的体验和落差,可以设计几处情感对比:1、由“佳节”导入,唤起学生对过节时团聚、开心的心理体验。当学生们谈得正开心时,教师提到“提起过节,同学们都是满心的欢喜,洋溢着快乐,而唐代有位诗人,在重阳佳节这天,却道出了这样的感叹:(课件出示: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佳节的快乐与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形成

8、对比,使学生有隐约的情感体验。2、第二自然段中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与王维当时的心情对比,回顾生活中这样欢聚过节,兴高采烈游玩的经历,体会王维孤身一人在外求学时,眼见别人家团聚而自己却不能与兄弟们团聚的孤独感和思乡情。3、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是整篇文章情感积淀的关键环节。这一段中诗人回想以前和兄弟欢聚登高的时刻,再回到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