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第2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ID:1165402

大小:522.50 KB

页数:56页

时间:2017-11-08

第2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_第1页
第2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_第2页
第2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_第3页
第2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_第4页
第2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2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第2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主要分析三方面的问题:◆国际贸易产生的主要原因、流向以及类型;◆进行国际交换的交换比率;◆贸易双方从国际贸易中所获得的利益。第2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2.1重商主义的贸易思想2.2绝对优势理论2.3比较优势理论2.4国际均衡价格2.1重商主义的贸易思想产生于15世纪的欧洲,16~17世纪进入全盛时期,18世纪走向衰落是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发展起来的一种经济理论体系代表新兴商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首次从国家财富增长的角度讨论了国际贸易的作用和国家应当采取的政策只有货币或金银才是真正的财富。国家财富的增长即是一国拥有的金银量

2、的增长。货币是交易媒介、价值尺度、贮藏手段2.1.1重商主义的财富观2.1.2重商主义的贸易政策奖出限入重商主义对贸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鼓励商品出口、限制商品进口以增加货币的流入从而增加社会财富。早期的重商主义早期的重商主义理论称为“货币差额论”,也被称为重金主义。主张通过国家立法,绝对禁止金银出口,尽量输出商品,增加金银进口,在对外贸易中要绝对多卖少买,甚至只卖不买,从而保证对每一国的贸易都是顺差。晚期的重商主义以贸易差额论为理论依据。把商品与货币联系起来,主张在对外贸易中应追求尽量大的顺差,以达到增大本国货币数量的目的。不再反对货币输往国外,也不必要求对每一国的贸易都是

3、顺差,重要的是要保持贸易的出超。对重商主义的评价带有强烈的经济民族主义色彩,把国际贸易看成是一种零和博弈。代表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处于上升阶段的商业资本的利益。其主张和措施虽然具有较大的片面性,但对当今世界各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仍具有一定的影响。2.2绝对优势理论2.2.1斯密对重商主义的批判2.2.2绝对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亚当﹒斯密(AdamSmith,1723~1790)主要领域:政治哲学、伦理学、经济学著名思想:古典经济学、现代自由市场、劳动分工受影响于:亚里士多德、霍布斯、洛克、哈奇森、休谟、孟德斯鸠施影响于:马尔萨斯、李嘉图、穆勒、凯恩斯、马克思、恩格斯、米尔顿·弗里

4、德曼学派/流派:古典经济学2.2.1斯密对重商主义的批判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一书中提出了绝对优势学说,阐述了国际分工产生的原因、方式及其效果。●财富并不由货币或金银构成,而由货币所购各物构成●重商主义所主张的奖出限入政策是错误的●一国从贸易中获得利益的大小不取决于贸易差额●国际贸易不是零和博弈,而是“双赢”。劳动分工分工前分工后裁缝投入产出1天—1套衣服2天—1双鞋子2天—2套衣服鞋匠投入产出2天—1套衣服1天—1双鞋子2天—2双鞋子总投入—产出3天—2套衣服3天—2双鞋子2天—2套衣服2天—2双鞋子①使用2

5、-2-1模型的分析方法。②两国在不同产品上的生产技术不同,存在着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异。③生产要素在国内不同部门完全自由流动,但不能在国际间流动。④规模收益不变。2.2.2绝对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⑤成本以真实劳动成本即劳动时间计量,一国内部所有劳动都是同质的。⑥无运输成本。⑦两国均实行自由贸易政策,没有贸易限制。⑧不存在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国际经济是静态的。理论内容主要结论●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因而能够增加国家财富。●在自由贸易的条件下,如果每个国家都按照自己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分工,以绝对低于他国生产成本的商品进行交换,可以享受分工带来的利益。首次明确地肯定了国际贸易可以

6、为参与双方带来经济上的利益。斯密提出了用经济学理论分析国际贸易的思路,为国际贸易中古典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绝对优势理论的局限性很大,无法解释绝对先进和绝对落后国家之间的贸易。对绝对优势理论的评价大卫·李嘉图(DavidRicardo,1772~1823)李嘉图是英国产业革命高潮时期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他继承和发展了斯密经济理论中的精华,使古典经济学达到了最高峰。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完成者。2.3比较优势理论2.3.1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2.3.2比较优势理论的扩展2.3.3比较优势理论的现代分析2.3.1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国际贸易的基础并不限于劳动

7、生产率的绝对差异。只要两国之间存在着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异,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异,从而使两国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使互利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1)使用2-2-1模型的分析方法(2)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3)两国均实行自由贸易政策(4)全部要素得到了充分利用,并且在国内完全自由流动,但不可在国际间流动(5)交易双方成本不变,即规模收益不变(6)收入分配不受贸易的影响(7)不存在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国际经济是静态的理论的假设理论的内容对比较优势理论的评价任何一个国家,经济无论强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