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册大全--木业公司质量环境手册.doc

手册大全--木业公司质量环境手册.doc

ID:11720109

大小:727.00 KB

页数:61页

时间:2018-07-13

上传者:zhaojunhui
手册大全--木业公司质量环境手册.doc_第1页
手册大全--木业公司质量环境手册.doc_第2页
手册大全--木业公司质量环境手册.doc_第3页
手册大全--木业公司质量环境手册.doc_第4页
手册大全--木业公司质量环境手册.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手册大全--木业公司质量环境手册.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质量和环境管理手册文件编号:JN-M-01版本:A/6修订状态:控制状态:受控分发号:编制:审核:批准:发布日期:年7月1日实施日期:年7月1日 目录手册章节标题GB/T19001-2008GB/T24001-2004页码手册目录2文件修改状态控制页4管理手册发布令5管理者代表任命书5.5.24.4.150.1公司简介60.2组织机构5.5.14.4.170.3职能分配表5.5.14.4.180.4实木复合地板生产工艺流程7.14.3101管理手册说明1、2、3/4.2.21、2、3112XHMY质量环境方针、目标5.3/5.4.14.2/4.3.3123职责描述5.5.14.4.1134质量环境管理体系44164.1总要求4.14.1164.2文件要求4.24.4.4/4.4.5/4.5.4165管理职责54185.1管理承诺5.14.218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5.24.3.1185.3质量环境方针5.34.2185.4策划5.44.3185.5职责、权限和沟通5.54.4.1/4.4.3185.6管理评审5.64.6196资源管理64216.1资源的提供6.14.4.1216.2人力资源6.24.4.2216.3基础设施6.34.4.3216.4工作环境6.4-217产品实现74227.1产品实现/工作环境的策划7.14.3227.2与顾客有关的过程7.24.3.2/4.4.3227.3设计与开发7.3-237.4采购7.44.4.6237.5生产和服务提供/环境运行控制7.54.4.6/4.4.7247.6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7.64.5.1268测量、分析和改进84278.1总则8.14.5.1278.2监视和测量8.24.5.1/4.5.2/4.5.5288.3不合格品控制8.3-288.4数据分析8.44.5.1298.5改进8.54.5.3299标准/公司体系要求的程序文件99309.1文件控制程序9.19.1309.2记录控制程序9.29.2329.3内部审核控制程序9.39.3349.4不合格品、不符合控制程序9.49.4369.5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9.59.538Ⅰ61 目录续手册章节标题GB/T19001-2008GB/T24001-2004页码9.6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控制程序9.69.6409.7环境因素评价控制程序9.79.7419.8协商和交流(信息交流)控制程序9.89.8439.9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9.99.9459.10合规性评价控制程序9.109.10479.11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控制程序9.119.11489.12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9.129.12509.13环境运行控制程序9.139.13549.14人力资源培训控制程序9.149.14569.15相关方环境行为控制程序9.159.1558附录附录1质量管理体系网络图60附录2环境过程之间相互关系6161 修改状态控制页JL-4.2.3-06序号修改章节页码修改状态修改人批准人生效日期61 发布令吉林新合木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新合木业”)根据识别出的质量管理过程和产品/活动/服务中可能对环境带来的影响,为了实现并增进顾客满意持续改进生存空间,经决策层慎重论证选择了依据GB/T19001和GB/T24001标准要求建立并保持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并形成了“质量和环境管理手册”等管理体系文件,全部管理体系文件已经相关授权人审核、批准确认,符合新合木业的实际。新合木业的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规定了质量和环境管理方针、目标/指标,对管理体系所包括的过程、顺序和相互作用进行表述;对新合木业产品、活动和服务中存在的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更新、控制以及应遵守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识别、获取、评价;管理体系的检查、改进等做出了系统规定。新合木业的“质量和环境管理手册”全面阐述了实木复合地板的生产和服务及相关管理活动的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要求,是指导新合木业管理体系运行,并实施全过程有效控制的规范性文件,是全体员工从事质量和环境管理活动必须遵循的准则。新合木业与管理体系有关的各职能部门和各级员工必须认真学习深刻理解所规定的内容及要求,严格履行职责并贯彻执行。依据公司目前的管理实际,总经理任命邹志平为新合木业的管理者代表,负责督促管理体系的运行、维护和检查,并代表新合木业就管理体系的有关事宜与各相关方进行沟通和联络。新合木业对管理体系文件采用动态管理的原则,在贯彻中要不断进行改进与完善。新合木业的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从2009年1月1日起正式开始运行。吉林新合木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宋侃61 公司简介吉林新合木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是SMI集团(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与吉林森工集团共同出资,于1996年在吉林省长春市组建的以生产实木复合地板为主导产品的加工出口类合资企业。1997年正式投入生产,年设计生产能力120万平方米,由外方控股主导经营。2007年底,吉林森工集团为做大作强地板产业实施资产重组,出资将我公司并入了新组建了吉林森工金桥地板集团有限公司。2010年6月,由金桥地板集团规划筹建的兰家地板工业园区正式落成,该项目总投资3.6亿元人民币,占地面积17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9300平方米。现新合公司在兰家工业园共分为初加工、精加工、强化地板等车间,其中精加工车间2.3万㎡,跨度达96米,是国内乃至亚洲同行业最大的单体车间,设计年产能力300万平米。产品分六大系列300余品种,以珍贵进口材种做为地板主要原料,并最新引进了日本安田无醛冷压生产线、德国贝高辊漆线、意大利纳迪干燥窑等先进设备,生产所用的胶、漆原料均按欧洲E1级标准从瑞典和德国进口。产品远销英、法、德、美、日、韩等17个欧美及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多年来,产品质量稳定,出口检验检疫合格率100%,赢得了国外客户信赖。2010年销售实木复合地板63万平方米,实现销售收入10,113万元,其中出口53万平方米,出口创汇1225万美元。公司是国内率先通过CE认证、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并获得“吉林省名牌”、“国家免检产品”等荣誉称号。企业名称:吉林新合木业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陈志电话:0431-84748735传真:0431-84735173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凯旋北路9788号邮编:13003261 总经理安全生产技术部采购部副总经理副总经理销售部副总经理副总副总经理财务部综合管理部考核部生产车间61 质量管理职能分配表部门质量管理体系条款总经理管代综合管理部安全生产技术部销售部采购部考核部生产车间4.1管理体系-总则★☆☆☆☆☆☆☆4.2.1文件要求☆★●☆☆☆☆☆4.2.2管理手册☆★●☆☆☆☆☆4.2.3文件控制☆★●☆☆☆☆☆4.2.4记录控制☆★●☆☆☆☆☆5.1管理承诺★☆☆☆☆☆☆☆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5.3质量方针★☆☆☆☆☆☆☆5.4.1质量目标★☆☆☆☆☆☆☆5.4.2体系策划★☆☆☆☆☆☆☆5.5.1职责和权限★☆☆☆☆☆☆☆5.5.2管理者代表★☆☆☆☆☆☆☆5.5.3内部沟通★☆☆☆☆☆☆☆5.6管理评审★☆●☆☆☆☆☆6.1资源提供★☆☆☆☆☆☆☆6.2人力资源☆★●☆☆☆☆☆6.3基础设施☆★☆●☆☆☆☆6.4工作环境☆★☆●☆☆☆☆7.1产品实现策划☆★☆●☆☆☆☆7.2与顾客有关过程☆★☆☆●☆☆☆7.3设计与开发☆★☆●☆☆☆☆7.4采购☆★☆☆☆●☆☆7.5生产和服务的提供/运行控制☆★☆●☆☆☆☆7.6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8.1总则★☆☆☆☆☆☆☆8.2.1顾客满意☆★☆☆●☆☆☆8.2.2内部审核☆★●☆☆☆☆☆8.2.3过程的监视和测量☆★☆☆☆☆●☆8.2.4产品的监视和测量☆★☆☆☆☆●☆8.3不合格品控制☆★☆●☆☆☆☆8.4数据分析☆★☆●☆☆☆☆8.5.1持续改进☆★☆●☆☆☆☆8.5.2纠正措施☆★☆●☆☆☆☆8.5.2预防措施☆★☆●☆☆☆☆★主管领导●控制部门☆相关部门61 环境管理职能分配表部门质量管理体系条款总经理管代综合管理部安全生产技术部销售部采购部考核部生产车间4.1总要求★☆☆☆☆☆☆☆4.2环境方针★☆●☆☆☆☆☆4.3.1环境因素☆★☆●☆☆☆☆4.3.2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4.3.3目标、指标和方案★☆☆●☆☆☆☆4.4.1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4.4.2能力、培训和意识☆★●☆☆☆☆☆4.4.3信息交流★☆●☆☆☆☆☆4.4.4文件☆★●☆☆☆☆☆4.4.5文件控制☆★●☆☆☆☆☆4.4.6运行控制☆★☆●☆☆☆☆4.4.7应急准备和响应☆★☆●☆☆☆☆4.5.1监测和测量☆★☆●☆☆☆☆4.5.2合规性评价☆★●☆☆☆☆☆4.5.3不符合、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4.9.4记录控制☆★●☆☆☆☆☆4.9.5内部审核☆★●☆☆☆☆☆4.6管理评审★☆●☆☆☆☆☆★主管领导●控制部门☆相关部门61 原木→制材→锯/刨切→预干→干燥→表板▲原木→制材→预干→干燥→芯板组坯压合→剖分→砂光→开榫/槽▲原木→旋切→单板→预干→干燥→芯/背板▲修补发货包装涂漆/油分选▲仿古▲:为需要过程确定的过程61 质量/环境管理手册文件编号JN-M-01页次11OF61版本A设定部门综合管理部版次6生效日期/07/01第1章、管理手册说明1.1目的本手册规定的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旨在证明本公司有能力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相关方要求的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持续稳定地控制企业产品质量和重要环境因素,并通过体系的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其有效性,不断地增强顾客/相关方的满意,保持并改进周边环境。本手册描述了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对本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做出规定,对外提供质量·环境保证能力。同时做为进行内、外部管理体系审核的依据。1.2范围1.2.1管理体系覆盖产品范围:实木复合地板的生产及相关管理活动。1.2.2关于删减的说明本公司产品的技术要求主要依据顾客要求和行业技术标准组织生产,产品基本属于工艺成熟,不存在产品设计和开发责任,故将7.3《设计和开发》予以删减。删减后不影响组织提交满足顾客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及责任。1.3外包过程的识别本公司经过识别再生产程中无外包过程。如果发生按7.4过程实施控制。1.4引用标准本手册引用下列标准,在手册发布时,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均会被修订,综合部负责审核、识别、更新适用下列最新版本的可能性。1.4.1GB/T19000—2008《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1.4.2GB/T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1.4.3GB/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1.4.4本公司的《适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1.5术语和定义、简称及代号本管理手册采用GB/T19000—2008《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GB/T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中的术语和定义。2.3代号、缩写及简称2.3.1吉林新合木业有限责任公司—XHMY—新合木业2.3.2质量环境、——QE2.3.3质量环境管理体系—QEMS—管理体系2.3.4PDCA—P—计划D—实施C—检查A—处置61 质量/环境管理手册文件编号JN-M-01页次12OF61版本A设定部门综合管理部版次6生效日期/07/01第2章、XHMY质量•环境方针和目标2.1XHMY质量环境方针2.1.1XHMY质量方针:诚实守信,顾客至上;质量第一,精益求精;强化管理,持续改进。2.1.2XHMY环境方针:降低成本,遵守法规,预防污染。2.1.3方针释义:1、质量方针释义:诚实守信:产品各项技术指标不打折扣,信守合同和承诺;顾客至上:时刻把顾客利益放在第一位;质量第一:生产世界一流质量的产品;精益求精:在满足客户要求的前提下,追求完美;强化管理:加强生产管控,建立严谨有效的生产作业流程;持续改进:不断改进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满足顾客日益增长的需求;2、环境方针释义:降低成本:通过改善加工方法和生产工艺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遵守法规:严格遵守国家、地方和行业的法律、法规;预防污染:严格执行国家相关环保要求,并定时监测来杜绝污染的发生。2.2XHMY质量环境目标:2.2.1、质量目标:(1)成品合格率98%以上,每年递增0.2%,三年内达到98.4%;(2)顾客满意度95%以上,每年递增0.5%,三年内达到96%;(3)合同兑现率98%以上;(4)客户抱怨8件以内/年。2.2.2环境目标:(1)杜绝火灾事故的发生(2)废弃物排放达到国家标准(废水、废气及噪音排放)61 质量/环境管理手册文件编号JN-M-01页次13OF61版本A设定部门综合管理部版次6生效日期/07/01第3章、XHMY职责描述(1)3.1总经理的职责(1)从自身做起,对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做出承诺,在组织内部向员工不断地灌输满足顾客和适用的法规要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组织的环境价值观;(2)坚持以顾客为中心,以实现顾客满意为目标,确保对顾客的需求和期望进行识别、沟通、确认,并转化为本公司的要求,与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一起予以满足。(3)制定、实施并讨论质量·环境方针,确定质量·环境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并在公司的相关部门和层次上得到分解。通过管理评审保持其持续的适宜性。(4)确保对实现质量·环境目标的资源加以识别和策划。在人力资源、设施和工作环境等方面及时予以确定并提供;(5)确保策划并实施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XHMY将通过不断地改进过程达到改进产品和管理的目标,提高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效率和整体业绩,以期为相关方增加利益;(6)批准和发布质量·环境管理手册和质量、环境方针、目标;(7)授权管理者代表;(8)批准重大质量、环境措施,对HFMY产品质量·环境合规性负全部责任;(9)定期按策划的时间进行质量·环境管理评审;(10)建立和审批组织机构,确定各机构和质量·环境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及沟通;3.2管理者代表(1)协助总经理制定质量·环境方针,确定公司年度质量、环境目标,在所管理的部门认真贯彻质量·环境方针和管理体系文件,有效实施质量·环境控制;(2)在总经理授权和领导下负责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得到建立、实施和保持;(3)向总经理报告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业绩和人和改进需求建议和以供评审;(4)协助总经理在公司内部营造企业依存于顾客/相关方,及满足顾客/相关方(包括适用法规)要求的质量·环境意识氛围;(5)主持内部审核,协助最高管理者实施管理评审;(6)组织文件的建立管理,审批质量环境体系程序文件,参与重大质量·环境决策和产品要求重要环境因素的评审;(7)负责就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有关事宜与外部沟通与联络;(8)负责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人力资源的配置,及组织能力资格认可;(9)领导公司从事影响产品质量·环境工作的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工作,确保其胜任。(10)负责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测量、分析和改进的策划,实施纠正预防措施的有效验证。3.3副总经理(1)负责组织所管部门制定质量·环境方针、目标,定期考核其部门质量·环境方针、目标的实现,贯彻质量·环境方针、目标和质量·环境体系文件、重大环境因素方案的实施。61 质量/环境管理手册文件编号JN-M-01页次14OF61版本A设定部门综合管理部版次6生效日期/07/01第3章、XHMY职责描述(2)(2)负责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完善企业的工作程序和规章制度。(3)组织质量·环境体系测量和数据分析工作,对其统计分析的及时正确负责。(4)协助总经理开发新项目、新工艺、新材料的环境管理,配置环境设施。(5)负责组织对公司环境因素的评审重要环境因素,和合格性分析控制,做好目标、指标管理方案的完成。负责与部门有关环境法律、法规的识别、培训、宣传贯彻。(6)负责环境应急准备和响应的组织领导及不符合的控制。(7)负责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的组织领导,以及内部、相关方面的信息交流。(8)组织对合格供方的评价,产品要求的评审,负责采购产品和开发市场领导工作;(9)负责设备的完好的利用、检查设备工作的运转状态;组织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标识和可追溯性的领导;(10)负责生产过程的质量·环境体系运行的管理及设备的管理控制。3.4安全生产技术部(1)组织贯彻、实施XHMY的质量·环境方针、目标。(2)组织均衡生产,合理编制生产计划,做到工作场地清洁、卫生,物品摆放整齐、道路畅通。参与产品要求评审和供方评价。(3)负责生产过程中产品的控制及存放保管工作;标识和可追溯性的管理工作。(4)负责组织本公司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汇总以及环境目标管理方案的制定。(5)制定合理的生产工艺及质量·环境控制文件,保证产品过程处于受控状态。(6)组织制定清洁生产工艺的研究和推广。(7)负责公司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汇总以及环境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制定。(8)负责生产设备和环境设备运行和预防性维护及生产辅助设备的维护和管理;(9)负责对公司的质量·环境的设施的配置,确保满足周边居民的环境需求。3.5综合部(1)组织贯彻、实施XHMY的质量·环境方针、目标。(2)受管理者代表领导处理日常质量·环境事务和环保检查工作。(3)负责公司的质量·环境管理工作,增加绿化面积。(4)负责公司内部质量·环境信息在部门间反馈、协调和沟通,收集意见采取纠正预防措施持续改进的工作。参与合规性评价工作。(5)负责识别适合本公司质量环境控制的法律法规,及其更改,负责组织定期对公司合规性评价工作。(6)负责公司培训计划的制定、实施,并对培训效果作出评价。(7)负责产品实现过程的人力调配及特殊过程、重要岗位人员的资格认定工作。(8)负责定期对质量·环境体系运行的目标、指标和绩效的监视和测量工作。(9)(10)负责本公司外部及相关方环境信息交流,以及不符合的控制。61 质量/环境管理手册文件编号JN-M-01页次15OF61版本A设定部门综合管理部版次6生效日期/07/01第3章、XHMY职责描述(3)3.6销售部(1)组织产品要求评审,确保满足顾客的要求和法律法规的要求。(2)负责产品售前、售中、售后服务工作。负责产品交付过程的质量·环境控制。(3)负责本部门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汇总以及环境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制定。(4)征求顾客/相关方意见,收集质量·环境信息,实施顾客/相关方满意度调查,建立顾客/相关方的档案,统计分析和及时处理顾客/相关方提出的意见和要求。3.7采购部(1)明确原材料质量·环境要求,编制采购计划,组织选择与确定合格供方的质量·环境保证能力调查的评价工作,确定合格供方。(2)对采购产品按有关的验收规定办理入库手续。并对库房的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负责进货验收工作,(3)负责本部门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汇总以及环境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制定。3.8生产车间(1)组织贯彻、实施XHMY的质量环境方针、目标。(2)负责对质量·环境管理控制工作,实施产品、工作质量、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3)负责将本公司质量环境目标转化分解为本部门的具体目标,并组织实施。(4)针对生产中的不合格品、不符合,查找原因,组织制定并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5)组织职工按《管理手册》的规定,做好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工作的控制。3.9考核部(1)负责生产过程和成品及环境的检查,做好各种质量记录。(2)按检定周期组织对计量检测仪器进行检测,以满足质量·环境生产过程的要求;3.9技术、管理人员(1)按《管理手册》》的规定,认真履行本岗位的质量·环境职责。(2)在编制技术文件、参与不合格评审、质量验证、监督等具体质量活动中,严格执行有关程序,确保工作质量。3.10检验、试验人员(1)严格按有关规范、标准、程序做好本岗位的检验、试验工作,对被检验、试验产品的错、漏检负责。(2)认真填写检验、试验原始数据,对数据的清晰、准确性及检验结论负责。(3)在检验、试验工作中贯彻“质量第一”的原则,对不合格品的管理,严格执行《不合格品、不符合控制程序》。3.11操作工人(1)理解并遵守质量·环境方针、目标和实施重大环境因素方案。(2)严格按产品工艺规程、操作指导书等技术文件进行操作,对产品质量负责。(3)严格执行工艺纪律和文明生产要求,正确使用本岗位的设备、工、卡、量具。(4)提高质量·环境意识,清楚工作区域的环境因素及其影响。61 质量/环境管理手册文件编号JN-M-01页次16OF61版本A设定部门综合管理部版次6生效日期/07/01第4章、质量·环境管理体系4.1总要求公司按GB/T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和GB/24001-2004《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以下简称标准)的要求建立文件化的建成管理体系,加以实施和保持,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4.1.1质量·环境体系包括内容4.1.1.1根据GB/T19001:2008标准要求,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过程包括:(与管理有关的)最高管理者过程;资源管理过程;产品实现过程和监视测量过程。4.1.1.2根据GB/T24001—2004标准要求,公司的环境管理体系包括:方针、策划、实施运行、测量及管理评审。4.1.2质量体系中各过程的相互作用见附录1环境管理体系各核心要素及要求、相互作用及关系见附录2。4.1.3确定为确保过程的有效运作和控制重要环境因素所需的准则和方法;4.1.4确定获得必要的资源和信息,以支持过程的运作和监视;4.1.5确定过程进行监视、测量和分析的方式和方法4.1.5.1质量监测有四种:监测顾客满意、内部审核、过程监测和产品监测。对四种监测结果的分析,改进活动由过程的责任者负责,在相关程序中做出规定,同时满足标准8.4、8.5的要求。4.1.5.2对最高管理者过程的监测(即顾客满意)为顾客/相关方。相关岗位的责任是收集、整理信息,分析、改进是最高管理者的职责。其手段为内部沟通和管理评审。4.1.5.3环境监测监测分四种:包括环境目标指标监测;环境管理方案、运行标准和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监测;环境绩效监测;重要环境因素的监控等。4.1.4明确实施必要的措施,以实现对过程所策划的结果绩效核对过程的持续改进。4.1.5运行要求自公司管理体系正式运行之日起,各层次及相关人员应严格执行管理体系要求,应保持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各职能的负责人应承担起职能范围内的管理职责。4.1.6质量体系无外包过程包括。4.2文件要求4.2.1总则4.2.1.1公司的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包括:管理手册(质量·环境方针和目标;);标准要求的程序文件;标准所要求以及公司确保过程有效策划、运行和控制所需的文件;标准要求及体系运行所需的相关记录;4.2.1.2所形成的文件按《文件控制程序》执行。4.1.1.3所形成的记录按《记录控制程序》执行。61 质量/环境管理手册文件编号JN-M-01页次17OF61版本A设定部门综合管理部版次6生效日期/07/01第4章、质量·环境管理体系4.2.2管理手册管理手册包括以下内容:a)管理体系的覆盖范围,过程删减的合理性说明;b)管理体系所包括的过程及顺序和相互作用的描述。对环境管理体系核心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描述;c)对程序文件的引用4.2.3文件控制综合管理部编制《文件控制程序》,对公司的管理体系要求的所有文件实施控制,确保在使用处可获得适用文件的有关版本。公司在文件方面的控制按《文件控制程序》要求。4.2.4记录控制综合管理部编制《记录控制程序》,规定记录标识、贮存、保护、检索、保存期和处置所需的控制,为管理体系符合要求和有效运行提供证据。公司在记录方面的控制按《记录控制程序》执行。相关文件:文件控制程序(JN-SP-01)记录控制程序(JN-SP-0361 质量/环境管理手册文件编号JN-M-01页次18OF61版本A设定部门综合管理部版次6生效日期/07/01第5章、最高管理者过程5.1管理承诺总经理作为公司的最高管理者,应对本公司的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负全责。具体的管理职责为:a保证公司产品、活动或服务满足顾客、相关方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b确定质量·环境方针和规定质量·环境目标及其考核体系的建立;c策划、组织管理评审,对体系业绩进行测量,以促进体系的持续改进,不断增强顾客和相关方满意。d进行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策划,提供充分资源,如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技术等资源;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5.2.1公司应理解顾客和相关方目前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的期望。5.2.2组织采取各种方式识别顾客需求和期望,在公司内沟通,作为改进产品的依据。5.2.3确保组织的各项目标,包括质量目标与顾客和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一致。5.2.4对顾客和相关方的满意程度进行测量、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增进满意。5.3质量·环境方针质量·环境方针是由总经理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环境宗旨和方向,是用于影响质量·环境的所有活动。质量·环境方针充分表明和体现:a、与组织的宗旨及组织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性质、规模和环境影响相适应;b、对满足要求和持续改进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有效性和污染预防的承诺;c、遵守其环境因素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承诺;d建立制订和评审质量·环境目标、指标的框架。e对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得到评审。质量·环境方针应以文件方式,传达到全公司及所有为组织或代表组织工作的人员。并在工作中贯彻实施。质量·环境方针见本手册第2章《XHMY质量·环境方针和目标》5.4.1质量·环境目标、指标5.4.1.1目标和指标建立在质量·环境方针框架内,其内容与方针保持一致,重点放在持续改进产品质量和污染预防措施及遵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上,以达到最佳的产品质量和最佳的环境绩效。且质量·环境目标、指标可测量。5.4.1.2对需建立实现质量目标和指标的方案应包括:a规定组织内各有关职能和层次实现目标和指标;b实现目标和制表的方法和时间表。5.4.1.3质量·环境目标见本手册第2章《XHMY质量、环境方针和目标》。5.4.2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策划总经理对实现质量·环境目标而建立的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策划负责。策划原则符合GB/T19001-2000和GB/T24001-2004标准4.1总要求。并在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变更进行策划和实施时,保持其完整性。管理体系策划包括:61 质量/环境管理手册文件编号JN-M-01页次19OF61版本A设定部门综合管理部版次6生效日期/07/01第5章、最高管理者过程a、管理方针、目标的修订;b、管理体系标准、法律法规要求的更改;c、产品结构、工艺流程和重大环境因素管理方案调整或变化;d人力资源、组织结构、基础设施、工作环境发生重大变化;e重大改进措施引发管理体系的调整;对管理体系变更后的适宜性,应通过管理评审进行评价。5.4.3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及更新a、安全生产技术部编制《环境因素控制程序》识别、评价环境因素;b、识别环境因素,包括与公司生产活动相关的、能够控制的以及可望对其施加影响的因素;;c评价发生的频次、对环境影响的程度、相关方的关注程度等方面来确定重大环境因素;d安全生产技术部每年将识别的环境因素汇总到《环境因素清单汇总》中,并及时更新环境因素;5.5.1职责权限的规定a、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组织结构,见0.2XHMY组织结构图。b、岗位及人员职责权限的规定,见本手册的第3章XHMY职责描述。c、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职责分配见0.3《质量·环境管理职能分配表》。5.5.2管理者代表管理者代表由总经理任命,代表总经理负责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运行的日常工作,其职责和权限见第三章的3.2管理者代表.5.5.3信息交流与沟通的规定a总经理负责公司内各部门及人员间的沟通建立及协调一致,保持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B综合管理部负责与外部顾客、相关方联络的接收和回应。必要时,就重大环境因素的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流,确定交流方式和实施。总经理指定管理者代表负责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内部沟通。沟通控制见《交流信息控制程序》。5.5.4环境体系策划规定总经理授权管理者代表组织安全生产技术部等有关部门人员对本公司进行初始环境评定,识别环境因素并评价、识别适用的法律法规,制定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确保重要环境因素得到控制。5.6管理评审5.6.1管理评审要求a总经理每年组织一次管理评审,评审时间间隔不超过12个月。b综合管理部在管理评审前10天下发管理评审计划给参加本次评审部门和人员,告知评审会议的时间、地点和其他相关事宜;c会议由总经理主持、参加人员有管理者代表、各部门的负责人或代表、参加本年度内审的内审组长、当有重大改进时,可外聘专家参加评审会议。61 质量/环境管理手册文件编号JN-M-01页次20OF61版本A设定部门综合管理部版次6生效日期/07/01第5章、最高管理者过程d当遇到产品质量事故、顾客重大投诉、国家或地方监督抽检产品不合格时,应增加1次质量管理方面的管理评审,当遇到重大环境影响或发生环境是故事,应增加1次环境方面的管理评审。5.6.2输入信息5.6.2.1管理评审前各部门应准备以下方面的评审输入信息。a、内审结果、上次管理评审的改进实施情况,由管理者代表准备,内审组长会上可以补充说明内审情况;b、顾客对产品质量和产品使用过程中对环境影响的反馈信息,由销售部准备;产品实现过程的业绩和产品符合性的情况,环境绩效方面信息(包括目标和指标实现程度),由考核部准备各职能范围内的信息;c、产品实现过程和重要环境因素控制中纠正和预防措施的运作情况,由安全生产技术部准备;d、内部和外部的变化可能引起管理体系的变更信息,这些信息包括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适用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方的要求,安全生产技术部准备;e、合规性评价方面信息,由综合管理部准备;f、供方环境绩效的变化、来自相关方对环境影响的投诉等信息,由采购部准备供方信息包括相关方投诉信息;g、改进的建议和改进措施。5.6.2.2评审活动a依据输入的信息评审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充分性、适宜性;b评审质量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的适宜性,确定修改的需要;c从输入的信息中评审出好的方面,找出不足之处;d对改进的建议进行评审,确定改进需求,改进措施。评审活动结果应形成会议纪要。5.6.3输出信息5.6.3.1管理评审报告中应包括以下改进的内容:a、为确保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有效性,对管理体系及其过程实施改进的决定;b、为满足与顾客/相关方要求有关的产品环境的改进,提高环境业绩。c、人力资源(包括人员培训)、基础设施、新技术应用的改进决定;d、方针、目标与指标修改的决定。5.6.3.2输出的信息中还应包括决定的各项改进所采取的措施、改进要求,人员、时间、资金等方面的安排。5.6.4评审的后续活动管理者代表按评审报告的改进要求,跟踪措施的实施与落实并报告总经理确认验收。61 质量/环境管理手册文件编号JN-M-01页次21OF61版本A设定部门综合管理部版次6生效日期/07/01第6章、资源管理6.1资源提供公司为实施、保持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及通过满足顾客及相关方的要求,增进顾客及相关方满意度,及时提供所需的资源。公司提供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设施、软件、硬件、工作环境等。6.2人力资源管理综合管理部负责员工管理,对从事影响质量、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所有人员资格、教育,技能和经历的要求所需能力进行确定;依据确定的需求识别需培训或采取其他措施并组织实施;评价员工能力达到需求的程度以及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具体活动按公司《培训控制程序》进行。6.3基础设施管理安全生产技术部负责基础设施管理。确定、提供并维护为实现产品的复合型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公司基础设施包括:a、工作场所和相关的设施;b、与工作相关的设施:如办公设施、环保设施、员工生活设施;c、过程设备,如硬件、软件和生产设备;•办公设备一般由综合部负责维护保养。•生产设备的维护保养由车间负责。生产部每年应制定设备检修计划,组织检修生产设备,确保设备的运行正常,降低对环境影响。d、支持性服务(包括运输和通讯)。由综合部负责管理。控制管理包括购置、贮存、检修、维护鉴定。具体按《设备管理规定》。6.4工作环境管理安全生产技术部负责环境管理。包括为达到产品要求所需工作环境的设计,所需手段的管理及环境的保持,活动按有关规定执行。61 质量/环境管理手册文件编号JN-M-01页次22OF61版本A设定部门综合管理部版次6生效日期/07/01第7章、产品实现、环境管理实现7.1产品实现和环境管理的策划安全生产技术部负责产品实现和环境管理的策划,策划包括:7.1.1产品实现的策划a、管理体系目标和要求;b、针对具体生产确定过程、文件和资源的需求;c、实现产品、过程和活动所要求的验证、确认、监视、检验和试验活动,及环境绩效的接收准则;d为实现过程及其产品满足要求提供证据所需的记录;7.1.2环境管理策划a针对公司目标和指标,依据具体产品、过程和活动中评价出的重大环境因素,策划采取的控制技术手段或措施。必要时,规定资源的配置;b公司通过编制文件《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控制程序》,对产品实现和环境管理方案的策划进行详细规定;7.1.3产品实现各过程相互作用见附录37.2与顾客有关过程的控制7.2.1关于质量/环境合同要求的确定销售部负责组织安全生产技术部、车间进行顾客要求的确定与评审。公司在签订合同或接受订单前应确定顾客对与产品有关的要求,其包括:a顾客规定的要求,包括对交付和交付后活动的要求;b顾客没有明示,但预期或规定用途所必须的产品要求;c予产品标准及法律法规规定的要求;d公司确定的附加要求。7.2.2与产品有关要求的评审7.2.2.1对产品要求的评审应在合同签订之前进行,由销售部组织,经过评审应确保:a生产要求得到规定,包括顾客的要求和公司自行确定的附加要求得到规定;b顾客没有以文件形式提出要求时(如口头订单),其要求在接受前得到确认;c与以前表述不一致的合同或定单要求已予以解决;d公司有能力满足顾客的要求。7.2.2.2产品要求的变更评审当产品要求由于某种原因需要变更时,相应的文件应得到修改或补充,并将与顾客协商一致的变更要求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必要时对更改的内容还需再评审。对评审的结果及后续的措施的记录要予以保持7.2.3顾客沟通a产品信息、质量要求、变更要求;b问询、合同或订单的处理,包括对其修改;61 质量/环境管理手册文件编号JN-M-01页次23OF61版本A设定部门综合管理部版次6生效日期/07/01第7章、产品实现、环境管理实现c产品售出后,要收集顾客的反馈信息,妥善处理顾客投诉或抱怨,以取得顾客的持续满意。7.3设计与开发:该条款删减。删减说明见1.2.27.4采购控制7.4.1采购过程7.4.1.1采购部是采购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确定对供方及采购控制的类型和程度,并控制采购产品对随后的过程产品和最终产品及交付的影响。7.4.1.2对供方的资质、能力的评价与选择A采购部组织有关人员对供方的企业资质、产品实物质量水平、已往的供货业绩、供货能力、质量保证能力,满足服务及其他要求的能力。首次进货验证情况等进行评价与选择,填写《供方能力调查评价记录》,评价结果纳入《合格供方名录》。b对于提供服务(如外包、外协过程)的供方,在经过实地调查或其他方式确认其具备相应的质量保证能力后,由接受服务部门对其服务质量进行评定,并提出评价报告,经总经理批准后可做为合格供方。c以上无论其是属于哪一类的供方,凡通过GB/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不需要对其进行调查,经总经理批准后可直接列入合格供方名录。7.4.1.3合格供方的确定通过调查、试验、信息收集、资料的对比分析等方法,对供方进行评价,形成评价报告,作出评价结论,参加评价的有关人员要在评价报告上予以会签,采购部长审核后编制当年的合格供方名单,经总经理批准后生效。7.4.1.4重新评价的要求以上无论是属于哪一类的供方,其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经检验连续两次出现不合格,有关部门要对其进行重新评价,重新评价应:a)对供方的产品满足要求的能力进行验证,并提供验证报告。b)对经验证仍不能达到要求的,取消其合格供方的资格。c)对采购人员的资格进行认可。7.4.1.5对合格供方的控制采购部负责对供方进行动态控制。采用随机现场评价或函件调查的方式,每年一次对合格供方进行年度业绩评价。评价结果填写《供方年度业绩评定表》,评价合格者继续列入《合格供方名录》;不合格者退出《合格供方名录》。a)建立合格供方的供货业绩,并作为对其资格进行复评的主要证据。b)本公司采购产品(A类、B类)只允许在合格供方名单中进行采购。7.4.2采购信息7.4.2.1为保证采购产品的质量,公司应在采购信息(如采购订单、采购合同或采购计划等)中根据要采购产品的具体情况对采购要求作出如下适当的规定:a)产品批准要求,即采购产品的验收准则或标准。其内容包括:采购产品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供方名称、供货时间和质量要求等;61 质量/环境管理手册文件编号JN-M-01页次24OF61版本A设定部门综合管理部版次6生效日期/07/01第7章、产品实现、环境管理实现b)程序批准要求,即采购双方应遵守的程序或协议;c)人员资格的要求。d)需要时,对供方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要求等。7.4.2.2采购文件(如:采购计划、采购清单、采购合同和协议等)发放应由需求部门负责人审核、签字,确保其要求的适宜性和充分性后,并由总经理批准后实施。7.4.2.3采购部采购人员依据批准的采购文件与供方进行沟通和实施采购。7.4.3采购产品的验证a)采购进公司的原材料由生产部负责按《产品检验规范》实施验收;其它物资按采购文件规定的技术要求、产品标准或验收准则等验收。验收合格后,登记入库;不合格时通知采购部相关人员处置。b)本公司或顾客提出在供方的现场进行产品验证时,生产部应在采购文件中规定验证的具体安排和产品验收方法。但顾客的验证活动不能代替本公司对采购产品的验证。7.5生产和服务提供/环境运行7.5.1生产和服务提供控制安全生产技术部负责生产/环境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管理,并负责监督检查,确保实施过程处于受控状态,其受控条件包括:a生产现场应获得表述产品特性的信息和环境信息。这些信息可为:产品标准、图纸,技术规范、工艺文件、废水、废弃的控制指标等,并发放到应该使用的场所。b应编制必要的操作性文件c配套使用适宜的设备,并对设备实施维护和保养,确保运行设备的完好性;d确保使用的监视和测量装置,满足要求并符合规定,通过检测和校准,保证量值准确;e对生产过程中的监测点实施监视测量;f应对产品的检验方式、放行、产品交付及交付后的服务活动作出规定。7.5.2生产过程确认及控制本公司产品生产过程的特殊过程为:干燥过程和涂漆/油过程,为保证该过程的输出能持续满足要求,公司应安排对特殊过程进行确认,以证实其实现策划的结果的能力。其过程确认工作内容为:a为过程的评审和批准所规定的准则;b设备的认可和人员资格的鉴定;c使用特定的方法和程序;d记录要求;e在确认;其过程控制见《特殊过程控制规定》。7.5.3标识和可追溯性公司应在生产的全过程中使用适宜的标识方法,如分类分区域堆放、固体废弃物分类标识等,为防止不同产品的混用或误用,需做好标识及其检验状态。安全生产技术部是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的归口管61 质量/环境管理手册文件编号JN-M-01页次25OF61版本A设定部门综合管理部版次6生效日期/07/01第7章、产品实现、环境管理实现理部门。7.5.3.1产品标识范围:a采购产品的标识:对没有经检验的产品采用标牌、区域进行标识;以免误投入生产使用。合格采购产品采用区域摆放,原包装标识b半成品:记录标识其内容为:名称、数量、规格;c固体废弃物分类表示:可回收、不可回收;d成品标识:采用区域、品名、合格证等标识。7.5.3.2产品状态标识产品经检验和试验后,对其状态进行标识,主要有三种状态:合格、不合格、待检。7.5.3.3当有可追溯性要求时,应控制和记录产品的唯一性标识,保持可追溯性7.5.4顾客财产安全生产技术部为顾客财产的管理,确保顾客财产受控。实施对顾客财产进场验证出具相应的验证报告;在进货、使用、贮存、搬运期间如发现不合格,填写《顾客财产反馈表》连同检验报告,及时反馈给顾客,协商处理;验证合格的顾客财产放置在专门指定的区域贮存,并在标牌上注明为某顾客财产或采用原包装标识。7.5.5产品防护7.5.5.1安全生产技术部负责组织在产品交付前实施防护,确保产品符合性和不发生丢失或其他意外损失。7.5.5.2搬运过程控制在产品生产和交付的不同阶段,根据产品的特点、产品的规格和指定的货位选择适当的搬运设备及方法,防止搬运过程中发生产品损坏。本公司产品基本采取人工搬运。7.5.5.3产品贮存控制产品贮存过程中要通风良好,防潮、防火,配置消防设备。7.5.5.4产品防护安全生产技术部负责产品防护的控制和管理,对入库的采购产品和产成品,储存于适宜环境予以防护,包括产品交付前和产品交付中的防护,顾客对交付有特殊要求时,按顾客要求进行交付。并按本公司规定履行交付手续.7.5.5.5产品包装控制:产品一般采取纸箱包装。当顾客对产品包装有特殊要求时,执行顾客要求。7.5.6环境运行控制为确保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环境影响符合组织确定的目标要求,必须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粉尘、噪音、废物等环境因素按照《废水管理、粉尘管理、噪声控制、固体废弃物控制规定》要求进行管理。按《环境运行控制程序》要求控制。7.5.7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对生产过程中潜在或发生的事件或紧急情况,公司各部门予以识别和确定,并根据《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要求予以控制。61 质量/环境管理手册文件编号JN-M-01页次26OF61版本A设定部门综合管理部版次6生效日期/07/01第7章、产品实现、环境管理实现7.6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7.6.1考核部对生产、环境活动所需的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负责编制《计量器具台帐》、《计量器具周期检定表》等。7.6.2监视和测量装置必须具有与监视和测量要求相一致的能力(测量范围、准确度、精密度等),以确保监视和测量结果有效。监视和测量设备应达到如下要求:a)监视和测量装置应对照能溯源到国际或国家标准的测量标准,并委托具有资格的机构,按照规定周期或在使用前进行校准或检定。当不存在上述标准时,应制订检定规则,规定校准过程、周期、方法及验收准则,据此对其检定,并记录校准或检定依据;b)监视和测量设备由指定人员使用、进行调整或必要时再调整;c)校准或检定后的监视和测量设备应做出明确的校准状态标识,并保存校准或检定证书记录;d)使用人员应经过考核具备能力后上岗,以防止可能使结果失效的调整;e)在搬运、维护和贮存期间应防止测量设备损坏或失准。7.6.3当发现监视和测量装置不符合要求(偏离了校准状态)时,应由生产部负责对其已报出的检验、试验结果的有效性和受影响的产品、失准监测装置进行评价、处置,保持重新校准和验证结果的记录。7.6.4对用于规定要求的监视和测量的计算机软件,应确认其满足预期用途的能力。确认应在初次使用前进行,必要时再确认。61 质量/环境管理手册文件编号JN-M-01页次27OF61版本A设定部门综合管理部版次6生效日期/07/01第8章、测量、分析和改进8.1总则管理者代表策划和实施对以下过程进行监视测量、分析改进a)产品的符合性;b)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符合性;c)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有效性。在实施监视、测量持续改进的过程中,充分利用数据分析的手段,为其提供并确定改进的要求,其中包括统计技术的应用。具体按《检查监视测量控制程序》规定执行。8.2监视和测量8.2.1顾客(相关方)满意的测量销售部负责顾客满意调查工作,利用调查表、电话等形式对顾客满意程度进行监视和测量,测量管理体系业绩情况。8.2.1.1信息接收、收集包括产品服务质量状况,抱怨及改进要求等。调查方式包括:a、通过对顾客满意调查进行调查统计;b、服务、座谈与顾客接触过程的调查感受。8.2.1.2各相关人员将分管的信息汇总相关报告,输入管理评审进行分析,并由总经理确定应采取的措施和改进的要求。8.2.2内部审核8.2.2.1管理者代表负责在规定的时间间隔组织内部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明确体系是否按规定适合于质量·环境方针目标的实现和GB/T19001—2000、GB/T24001—2004标准的要求。8.2.2.2审核活动按《内部审核程序》规定执行,审核结果包括所采取的纠正/预防措施情况以及改进建议应输入管理评审,由总经理进行综合评价,并做出是否进一步采取改进措施的决定。8.2.3过程监视和测量8.2.3.1最高管理过程的监视测量,通过管理评审进行实施。8.2.3.2总经理授权管理者代表负责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过程的监视测量。主要依据各过程期望的输出(分解目标)对照活动的实际输出,按季做出考核登记,将结果通知各相关单位进行适时纠正或作为内部质量环境审核时的评审输入。管理者代表对环境管理方案、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测,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的各过程予以监测,作为自我改进的依据。8.2.3.3环境绩效的监测,公司每年对污染源进行监测,确保其达到规定的岗位排放标准要求。详见《检查监视测量控制程序》。8.2.4产品监视和测量8.2.4.1公司的考核部负责进货、过程产品和最终产品,及环境绩效的监视和测量。8.2.4.2监视测量按相关的《检查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及相关产品标准规定要求进行,所形成的记录按《记录控制程序》规定进行。61 质量/环境管理手册文件编号JN-M-01页次28OF61版本A设定部门综合管理部版次6生效日期/07/01第8章、测量、分析和改进8.3不合格品控制8.3.1安全生产技术部编制《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对其识别、评审及处置权限、让步接收的准则、处置方式以及对不合格品采取的措施等职责和方式方法作出详细规定。各部门配合安全生产技术部对不合格品进行隔离或标识,防止非预期的使用或交付。8.3.2本公司对各类不合格品的处理方式有:退货、返工、返修、让不接受、改为它用等。由授权人员在检验记录或不合格品处置记录中判别、标识。并处置后应按标准再次实施检验确认符合性。8.3.3不合格品控制的具体实施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规定执行。8.4数据分析8.4.1安全生产技术部是数据分析的归口部门,负责数据分析的组织和实施,以证实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适宜性和有效性。各部门应提供以下方面的信息,并配合总经办开展数据分析:a)顾客满意程度;b)产品要求的符合性;c)过程和产品的特性及其趋势等,包括采取预防措施的机会;d)供方的供货业绩、质量、及时性、过程能力及其它情况;e)质量环境目标实施情况等。8.4.2数据分析方法:在数据分析活动中,针对数据类型的不同,可选用适宜的统计技术及分析方法(如排列图、直方图、因果图、控制图等)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数据分析记录、相关信息反馈记录及改进实施记录应予保持。8.5改进8.5.1持续改进本公司通过下列途径持续改进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a)管理方针、管理目标的贯彻与实施,明确改进的方向;b)内审、管理评审和数据分析活动、顾客反馈的信息不断寻找改进机会;c)纠正和预防、改进措施,实施日常体系的改进;d)在管理评审中评价改进效果,确定新的改进目标;8.5.2纠正措施安全生产技术部按《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确定纠正措施的信息来源,纠正措施的需求和实施的要求以及相关的工作程序。确保纠正措施的顺利实施,以消除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再发生。纠正措施的程序以规定以下方面的要求:a)评审不合格(包括顾客的抱怨或投诉);b)分析、确定不合格产生的原因;c)评价确保不合格不再发生的措施的必要性;61 质量/环境管理手册文件编号JN-M-01页次29OF61版本A设定部门综合管理部版次6生效日期/07/01第8章、测量、分析和改进d)确定和实施所采取的措施;e)记录所采取的措施结果;f)评审所采取的纠正措施的有效性。纠正措施的具体实施按《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执行。8.5.3预防措施生产部按《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实施预防措施程序,以消除潜在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再发生,预防措施应与潜在问题的影响程度相适应,应在权衡风险、利益和成本的基础上作出。纠正预防措施的程序实施导致文件的更改按照《文件控制程序》进行。61 质量/环境管理手册文件编号JN-M-01页次30OF61版本A设定部门综合管理部版次6生效日期/07/01第9章、标准及公司体系所要求的程序文件9.1文件控制程序根据GB/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结合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运行的需要,编制下列程序文件,以支持和确保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9.1文件控制程序9.1.1目的为确保公司管理体系文件充分、适用、有效,确保各岗位能及时获得有效版本的文件规定了本程序。9.1.2范围本程序规定了管理职责、文件种类、内容结构、编号方法及制定、审批、批准的程序、控制方法和要求。适用于本公司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内的所有文件管理。9.1.3职责9.1.3.1综合管理部是文件管理的主管部门,负责编写和修改管理手册,组织各职能部门编写管理体系文件的第二、三层文件。负责各类文件(包括外来文件)整理编目、存档、发放、回收、销毁;9.1.3.2各部门负责本部门范围内程序文件、操作指导文件、相关记录表格的编写、修改和审核工作;9.1.3.3各部门定期评审本部门所用文件;9.1.3.4销售部负责合同评审文件和合同日常管理,及供方评价方面文件的管理。9.1.3.5综合管理部负责环境、防火、保密、治安等法律、法规及各类管理文件的存档管理。9.1.3.6考核部负责产品检验、试验等技术性文件的执行与控制,并负责对产品质量档案的收集、整理、保存。各部门负责各自所用文件的管理。9.1.4工作内容及要求9.1.4.1过程顺序图受控清单文件审核批准文件编号文件编制文件控制策划③②①⑤④过程监视测量文件发放是文件管理文件评审运行⑥⑧⑧⑦文件更改⑥⑩⑦⑤⑨否9.1.4.2图释:①A.文件控制目标:文件使用处获得实用、清晰、有效文件。B.本公司文件包括:质量·环境方针、目标、质量环境管理手册、标准中要求的程序文件、为体系有效运行编制的程序文件、指导具体作业管理的规章制度、管理细则、技术性文件及体系运行的记录。61 质量/环境管理手册文件编号JN-M-01页次31OF61版本A设定部门综合管理部版次6生效日期/07/01第9章、标准及公司体系所要求的程序文件9.1文件控制程序②A.方针、目标由总经理主持制定,并形成文件。B.手册、程序文件由综合部组织编制。C.其他管理文件由职能部门组织编制。D.管理体系技术文件及外来文件由生产部负责整理和识别。③编号规则通过编号进行标识区分:AJNW-M-××适用于手册管理文件JNW-SP-××适用于程序文件M/SP:质量、环境体系文件代号JNW:吉林新合木业有限责任公司—××:文件顺序号B管理文件JNW–IO/IP-××适用于管理文件IO/IP:质量、环境管理文件代号JNW:吉林新合木业有限责任公司—××:文件顺序号④A手册、程序文件和管理由管代审核,总经理批准。B技术文件由部门负责人审核、公司经理批准。⑤批准后由综合部形成受控文件清单,每年进行复审确认、记录并保持。⑥由综合部对文件收发存管理,对作废文件及时收回处理。⑦使用部门对使用文件加强管理,防止丢失和损坏。⑧内部(组织机构等发生变化时)、外部环境(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发生变化时)的有关文件由综合部组织评审,并修改。⑨评审后对不适宜文件进行更改,并履行④审批程序。⑩由综合部检查使用部门文件使用情况,对发现问题由综合部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改进。9.2相关文件9.2.1《记录控制程序》9.3相关记录《文件发放/回收登记表》《文件更改审批表》《文件销毁登记表》质量/环境文件编号JN-M-01页次32OF6161 管理手册版本A设定部门综合管理部版次6生效日期/07/01第9章、标准及公司体系所要求的程序文件9.2记录控制程序9.2.1目的为确保体系运行的各过程记录真实、完整、如实提供体系运行的证据。9.2.2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本公司质量、环境体系运行中有关记录的控制职责、内容、要求及其对记录的监视与测量,适用于本公司各有关部门的各类记录控制。9.2.3职责9.2.3.1综合管理部是公司记录管理的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各职能部门、对管理体系运行有关的记录进行控制。负责记录登记、编号、送审、印刷、归档和处理。9.2.3.2各部门负责本部门所需记录制订、填写、归档。9.2.3.3安全生产技术部负责与产品实现有关过程所需记录的设计、填写及对车间记录实施的检查。9.2.4工作内容及要求9.2.4.1过程顺序流程图记录填写审批记录清单编号标识表式设计记录控制策划①②⑥⑤④③监视测量改进编号标识编号标识记录保存⑦⑧⑨⑩9.2.4.2图释:①记录控制目标:按规定要求准确、清晰、规范。控制范围:a.与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有关的记录;b.生产过程及环境因素/质量有关记录;c.持续改进记录;d.与顾客有关记录e.来自供方的记录。②各职能部门根据实际记录的内容编制适合的栏目③编号标识:ZJ/XHMY(×××)××/HJ/XHMY(×××)××ZJ/XHMY—质量记录/吉林新合木业有限责任公司HJ/XHMY—环境记录/吉林新合木业有限责任公司(×××)--标准要素代号××--序号④各部门制定相应的记录式样,报综合管理部备案并形成记录清单。⑤记录清单由管理者代表审批后发布。质量/环境文件编号JN-M-01页次33OF6161 管理手册版本A设定部门综合管理部版次6生效日期/07/01第9章、标准及公司体系所要求的程序文件9.2记录控制程序⑥各使用部门按相关文件规定填写记录不得涂改,如遇更改时需将原文清晰划一下后填写更改数字并加盖更改者印章,记录填写表达准确、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字迹清晰真实。⑦记录采取分散集中保存。各使用部门每年对记录进行整理装订、归档,并按规定年限保存,保存环境应注意防盗、防火、防霉烂、防虫及防潮湿,电子媒体记录应定期考贝。记录保存期限:a.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有关记录保存三年;b.生产过程及环境因素控制的有关记录保存三年以上;c.与顾客有关的记录保存合同终止后一年;d.供方评价有关记录保存到终止协作后一年;e.相关方有关记录保存三年。⑧公司内部需要借阅记录时,需经主管部门领导批准后办理借阅手续。公司外部需借阅时,主管部门领导同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办理借阅手续。⑨超过保存期限的记录,由保存单位申请,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进行销毁。⑩本过程由管理者代表进行日常监视,并通过内部审核定期对监视过程发现的不符合按纠正措施程序规定制定纠正措施预防再次发生。9.3相关文件《记录清单》9.4相关记录《会议记录》《会议签到表》质量/环境文件编号JN-M-01页次34OF6161 管理手册版本A设定部门综合管理部版次6生效日期/07/01第9章、标准及公司体系所要求的程序文件9.3内部审核控制程序9.3.1目的验证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是否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是否得到有效实施和保持,确保自我改进、自我完善机制的建立。9.3.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运行的内部审核。9.3.3职责9.3.3.1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领导内部审核。综合管理部是内部审核的主管部门,负责年度内审方案的策划,组织内部审核。9.3.3.2各部门按内部审核实施计划接受审核,对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项及时制定并实施纠正措施。9.3.4工作内容及要求9.3.4.1过程顺序流程图:编制检查表编制审核实施计划编制年内审计划策划④③②①实施审核不符合监视、测量改进纠正措施及跟踪验证编制审核报告⑨⑤⑦⑧⑥9.3.4.2图释:①控制目标:内审有效。本公司内部审核每年进行一次,时间间隔不得超过12个月。审核范围:a.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覆盖的全过程;b.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涉及的管理层及各部门的有关活动;审核方法:随机抽样、座谈、查询。审核依据:a.质量环境标准b.本公司管理手册c.质量环境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公司管理、技术规定审核总负责:管理者代表;主持部门:综合部,参加人员包括经受权的内审员。②综合管理部根据体系运行情况,结合实际,于每年1月末前制定XHMY年度内审计划,主管部门负责人审核,管理者代表批准。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可增加专项内审计划:1)组织机构、体系发生重大调整;2)出现重大质量/环境事故或有顾客严重投诉;③根据实际情况,年度内审实施方案可采用滚动式审核,或集中式审核。应确保本公司质量、环境体质量/环境文件编号JN-M-01页次35OF6161 管理手册版本A设定部门综合管理部版次6生效日期/07/01第9章、标准及公司体系所要求的程序文件9.3内部审核控制程序系覆盖的每个过程和部门每年至少被审核一次。内审实施计划应在实施审核的七日前由内审主管部门发至被审核部门。如审核部门对审核安排提出异议时,应在审核前三天通知审核组长,经协商后调整内审计划。内审人员不能审核自己所在部门的活动,应交叉安排审核实施计划。④由综合管理部部长担任审核组组长,并指导内审员编制检查表,作好内审准备。⑤由内审组长按内审计划实施现场审核,包括召开首次会议、现场审核、内部沟通、确定不符合项,编制内审报告,召开末次会议,宣布不符合报告及内审结论。内审应:a)确保实施计划中所安排的过程和部门都被抽查到;b)尽量保证抽样范围、数量的代表性;c)当审核目的不能如期实现,审核组长应及时向管理者代表报告,协调所出现的情况;⑥审核员应依据审核计划所规定的要求,按检查表所列的审核项目开展审核,收集客观证据;现场审核中发现不合格项时,要与被审核部门负责人进行沟通,得到确认后,填写不符合报告。当意见不一致时,可继续收集客观证据并向组长报告,由组长决定不合格判定及审核结果的评价。不符合报告编制,其内容为:●发现的区域;●不合格项事实描述;●不合格判定;●原因分析、纠正和纠正措施计划。⑦编制内审报告,对审核结果作出评价:a)内审组长组织对审核结果进行讨论、分析和整理,得出体系是否有效运行的结论;b)内审组长将评价结论与受审核部门领导沟通,尽量取得一致,其最终评价结论由内审组组长决定。C)审核组长编制内审报告,综合内审结论。并总结上次内外审核不合格项的整改情况。并于末次会议宣布,及递交管理评审。⑧纠正措施的制定、跟踪验证a)对不合格项,责任部门制定纠正措施计划,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实施,按要求完成措施可报告管理者代表或审核组长验证其适宜性和有效性。b)需较长时间才能完成的纠正措施在下次内审时进行验证。⑨过程的监测和改进由管理者代表监测过程的运行,对不符合的情况及时提出,并执行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9.4相关文件《文件控制程序》9.5相关记录《年度内部审核计划》《内部审核实施计划》《检查表》《不符合报告》《内部审核报告》《不符合项分布表》质量/环境文件编号JN-M-01页次36OF6161 管理手册版本A设定部门综合管理部版次6生效日期/07/01第9章、标准及公司体系所要求的程序文件9.4不合格品、不符合控制程序9.4.1目的为防止不合格品/不符合对顾客/相关方/社会造成危害,特制定本程序。9.4.2范围适应于本公司不合格品/不符合的控制。9.4.3职责9.4.3.1安全生产技术部负责质量·环境不合格品的判定,处置。9.4.3.2各生产单位负责不合格品的记录、隔离、执行处置决定。负责不符合的报告及执行相关处置决定。9.4.3.3安全生产技术部负责环境不符合的识别、调查确定。9.4.4工作内容和要求9.4.4.1过程顺序流程图:处置隔离记录标识判定策划⑤④②⑥③①过程监视测量改进是入库检查⑦否⑧9.4.4.2图释9.4.4.2.1不合格品分级根据不合格品的严重程度和损失大小分为二级,即一般不合格品(B级)和重大不合格品(A级)。(一)一般不合格品(B级)指:a)不影响产品的使用性质和安全性的;b)经过返工仍能达到要求和检验标准的;c)损失较小的。(二)重大不合格品(A级)指:a)已影响到产品的性质、安全性的;b)需要进行较大工艺补救措施才能确定是否可以接收的;c)出现批量不合格品时;e)损失较大的。9.4.4.2.2不合格品控制原则1)对不合格的原材料、外购件原则上一律拒收。2)对工序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外购件,由检验员确认,记录。可退给库房调换合格件。61 质量/环境管理手册文件编号JN-M-01页次37OF61版本A设定部门综合管理部版次6生效日期/07/01第9章、标准及公司体系所要求的程序文件9.4不合格品、不符合控制程序3)生产过程的产品检验不合格,一律不准流到下道工序,不准入库。9.4.4.2.3不合格品的控制1)不合格品的标识、记录。考核部的检验、检测人员在检验和试验中发现不合格品后应按《监视测量过程控制程序》及时进行标识,作好记录,并填写“不合格品通知单”,报告有关部门,对批量、重大不合格品,需进行处置。2)不合格品的隔离由检验员通知有关车间或生产部对不合格品进行隔离。不合格品未经批准不得转移,防止与合格品混淆、误用。3)不合格品的处置a)一般不合格品(B)级由检验人员和责任部门技术人员共同处置,以检验人员的意见为准。b)重大不合格品处置由安全生产技术部会同车间对其不合格状况进行分析评审。c)评审时依据不合格品等级(A级或B级)提出处理意见,填写“不合格品通知单”,并通知责任部门进行处理。9.4.4.2.5不合格品实施要求1)拒收经检验确认,不合格的原材料、由检验人员在“原材料报检单”上注明不合格并作出标识,由综合部办理退货手续。2)返工经评审确认可以返工达到合格的产品,由检验员标明返工标识,并通知车间,返工后按原标准重新检验或试验,作好记录。3)在市场上发生的不合格品一律实行用户现场处置。9.4.4.2.6各项检验记录由检验人员及时整理归档,具体保存期和要求按本公司《质量记录控制程序》执行。9.4.4.3环境不符合控制9.4.4.3.1环境体系运行不符合分类:1)体系文件不符合;2)运行实施不符合;3)运行结果不符合。9.4.4.3.2环境体系运行不符合的识别:1)通过日常监测识别不符合;2)通过内部审核发现识别不符合。9.4.4.3.3不符合原因分析、处置a.安全生产技术部负责组织对环境体系运行过程中发生的不符合进行识别,并调查、确定其产生的原因。b.针对不符合产生原因,生产部组织制订纠正措施方案,落实责任监督实施,以消除、减小环境影响。具体参见《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9.4.5相关文件9.4.5.1《不合格品处置表》质量/环境文件编号JN-M-01页次38OF6161 管理手册版本A设定部门综合管理部版次6生效日期/07/01第9章、标准及公司体系所要求的程序文件9.5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9.5.1目的对已出现的不合格/不符合采取纠正措施,防止再发生,对潜在的不合格/不符合采取措施,防止不合格/不符合的发生,特制定本程序。9.5.2范围适应于本公司对不合格/不符合采取纠正措施,对潜在的不合格/不符合采取预防措施的控制。9.5.3职责9.5.3.1安全生产技术部负责评价、监督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组织实施。9.5.3.2安全生产技术部负责识别、评价、监督、协调管理不符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9.5.3.3各部门、车间负责纠正措施/预防措施的制定执行。9.4工作内容和要求9.4.1过程顺序流程图:①策划应收集的信息②①收集不合格/潜在问题信息过程、产品特性4.4.2图释:①控制目标:不合格品/不符合/事故、事件,对顾客/相关方危害为零控制范围:a.产品不合格;b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事故;c.管理体系审核发现的不符合;d.对法率法规的遵守的不符合。②判断依据:a.产品标准、工艺标准、技术条件及合同;b.管理体系标准;c.法律及其他要求;d.本公司内部规定。生产部负责不合格品/不符合/事故、事件的判定。③生产部、车间对入厂的原材料几半成品、成品的不合格标识。④生产部、车间对发现的应及时记录。⑤车间对检查发现的不合格品应及时隔离。⑥生产部对发现的不合格品按:a返工、b返修c报废d退货等方法及时处理。生产部对发现的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事故的不符合/事故、事件及时进行调查采取措施,减少影响,并采取纠正/预防措施防止再次发生。⑦生产部对返工、返修后产品应进行检验。对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采取的纠正/预防措施的有效性进行确认。⑧本过程由生产副总经理进行监视、考核过程运行情况,并通过内部审核对该过程监视,对不符合由生产部指定纠正措施改进过程的有效性。产品符合性供方信息顾客满意度度③①评审确定原因④①制定纠正/预防措施⑤①审批措施收集、分析信息⑥①措施实施需改进信息无效/效果不明显验证实施有效性输入管理评审⑦①无效/效果不明显改进决策评审采取的措施⑧①9.4.2图释:①控制目标:纠正/预防措施实施率100%。控制范围:a.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运行中的不符合/潜在不符合;b.内审/外审中发现的不符合/潜在不符合;c.对纠正/预防措施决策的执行;质量/环境文件编号JN-M-01页次39OF6161 管理手册版本A设定部门综合管理部版次6生效日期/07/01第9章、标准及公司体系所要求的程序文件9.5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①不合格/潜在问题信息来源:a.顾客满意/相关方程度,顾客/相关方意见,顾客/相关方潜在要求;b.产品检验中的不合格/不合格趋向;c.体系运行过程及在产品质量特性的不符合/潜在不符合;d.原材料供应及使用中不符合/潜在不符合趋向;e.数据分析得出的应采取的纠正/预防措施。数据分析包括数据的采集、运用统计方法(抽样检验方法、因果分析图、直方图等)得出的结论。②评审不合格依据:a.产品标准、工艺标准、技术条件及合同;b.管理体系标准;c.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d.本公司内部规定。安全生产技术部负责对不合格/潜在不合格评审,确定其危害及针对环境因素分析不符合/潜在不符合原因。④责任部门根据问题的原因制定纠正/预防措施。⑤管理者代表统一协调、沟通,负责评价、审批纠正/预防措施。⑥责任部门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⑦安全生产技术组织验证纠正/预防措施实施的有效性,对无效、效果不明显的需执行④程序。⑧管理者代表进行监视、考核过程运行情况,组织确认纠正/预防措施的有效性,对有效措施纳入正常运行,否则需执行④程序。9.5.5相关文件及记录9.5.5.1《纠正/预防措施处理单》质量/环境文件编号JN-M-01页次40OF6161 管理手册版本A设定部门综合管理部版次6生效日期/07/01第9章、标准及公司体系所要求的程序文件9.6.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控制程序9.6.1目的用来确定适用于公司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环境因素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并建立获取这些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途径,评价和在评价的要求。9.6.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质量环境活动相关的国家的、地方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获取和识别。9.6.3职责综合管理部是获取并识别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责任部门,负责收集并识别适用的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日常管理工作。9.6.4工作内容及要求过程监视改进9.6.4.1过程顺序流程图:执行更改识别确认分发获取途径策划⑥⑤④③②②①9.6.4.2图释:①a.目标: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执行率100%。b.与公司相关的国家、地方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包括:●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各部委规章;●地方环境保护、法规、规章和标准;●我国加入的有关国际公约;●其他要求:行业上级部门、相关方的关于环境保护、规定、决定的要求等。②综合管理部可通过下列途径、方法获取环境/法律法规和要求。a.向各级政府以及主管部门联系获取或从报刊杂志中获取。b.向地方主管部门联系,得到最新版本的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和标准。c.根据标准发行信息去标准发行部门购买。d.咨询机构提供或从互联网下载。③综合管理部根据生产活动、产品或服务特点识别出本公司相关的适用部分,编制《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清单》和《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摘录》由管理者代表审批后发布、分发。发生变动时审批发布。④综合管理部关注现行环境法律法规的修订以及对本企业的适用性并重新识别与更改。⑤公司按《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摘录》中的要求,进行各项活动,满足其要求。⑥本过程由管理者代表日常进行监视、公司经理每年通过内审对其进行监视测量。9.6.5相关文件及记录9.6.5.1《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质量/环境文件编号JN-M-01页次41OF6161 管理手册版本A设定部门综合管理部版次6生效日期/07/01第9章、标准及公司体系所要求的程序文件9.7环境因素控制程序9.7.1目的识别、评价公司环境管理体系中能够控制的以及可以期望对其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并确定、更新重要环境因素,以对其进行管理。9.7.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对环境因素、进行识别与评价的管理。9.7.3职责9.7.3.1副总经理负责领导组织安全生产技术部对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工作。9.7.3.2安全生产技术部是负责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工作的责任部门。9.7.4工作内容及要求过程监测改进9.7.4.1过程顺序图:更新重大环境因素确定评价识别策划④⑤③②①⑥9.7.4.2图释①a.目标:环境因素识别率100%b.环境因素识别范围:●公司的产品、活动和服务中所涉及的环境因素。●公司使用的产品或服务中所涉及的环境因素。●相关方的有关环境因素。a.环境因素识别的方法:采用现场排查法对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进行分析从中识别出环境因素。●环境因素识别排查须考虑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和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以及大气和水体排放、废物管理、土地污染、原材料与自然资源的使用及当地其它环境问题进行识别。②a.各部门车间负责识别出本单位的环境因素,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填写《环境因素识别排查表》上报安全生产技术部。b.安全生产技术部组织有关人员结合生产实际对各部门车间的《环境因素排查表》逐一确认,形成公司环境因素清单,并按来源发到各部门、车间。③a.评价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公司的实际情况(减少环境因素的技术难度、经济承受力、公众形象影响等);●相关方要求。b.重要环境因素评价方法:质量/环境文件编号JN-M-01页次42OF6161 管理手册版本A设定部门综合管理部版次6生效日期/07/01第9章、标准及公司体系所要求的程序文件9.7环境因素控制程序●ABCD评价法:A—发生频率B—危害程度C—处理难度D—相关方关注M=A+B+C+D>9时为重要环境因素E—与法规抵触“有”或“无”,当评价为:“有”时即为重要环境因素。A、B、C、D评价分值为:高(3)中(2)低(1)c.安全生产技术部依据汇总已识别的环境因素组成评价小组对其评价。①安全生产技术部依据评价因素确定重大环境因素清单。②环境因素出现下列情况生产部组织相关人员对环境因素重新识别与评价并形成更新的《环境因素清单》、《重大环境因素清单》●管理评审有要求的时候;●公司的产品、活动或服务有重大变化的时候;●有关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有变化的时候;●相关方提出合理要求或抱怨的时候。③本过程由技术经理对其监视,并通过内审、管理评审对其监视提出改进要求,按纠正措施程序制定纠正措施。9.7.5相关文件和记录《环境因素清单汇总》《环境因素识别/更新登记表》《重大环境因素清单》质量/环境文件编号JN-M-01页次43OF6161 管理手册版本A设定部门综合管理部版次6生效日期/07/01第9章、标准及公司体系所要求的程序文件9.8协商和沟通(信息交流)控制程序9.8.1目的为保证公司各职能部门和内部交流,以及与相关方就环境进行信息交流、沟通,建立《信息交流控制程序》。9.8.2范围本程序适应于本公司内部协商和沟通以及相关方信息沟通管理。9.8.3职责9.8.3.1综合管理部是公司质量·环境内部信息交流的责任部门,负责内部信息的协商沟通。9.8.3.2综合管理部负责质量环境外部信息交流的责任部门,负责协商与沟通及外部相关方的。9.8.4工作内容与要求9.8.4.1过程顺序流程图:公司领导③信息处理检视测量改进车间主管部门相关方交流、沟通策划相关部门②①9.8.4.2图释:①目标:信息交流及时、准确、有效a.信息交流与沟通的内容—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执行情况和变化情况;—方针、目标实现情况;—职责、权限的分配情况及其胜任情况;—产品质量状况、环境绩效、顾客满意(包括顾客/相关方意见和投诉的处置情况);—实际的和潜在的不符合信息事故及不合格的评审调查处理情况;—纠正和预防信息;—考核及内、外部审核和管理评审信息等。b.信息交流与沟通的方式方法—会议方式;—文字书面传递;—电话、函件、口头传递;—通报、刊物;—电子邮件;质量/环境文件编号JN-M-01页次44OF6161 管理手册版本A设定部门综合管理部版次6生效日期/07/01第9章、标准及公司体系所要求的程序文件9.8协商和沟通(信息交流)控制程序②a.本公司内部各部门层次及外部相关方的交流与沟通按流程图所列传递路线①b中所述的方式方法中一种或几种进行交流与沟通。b.相关方的信息交流沟通包括:上级部门、发行业、供方、承包商方、顾客以及社会团体等。其交流沟通内容有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质量、环境信息、投诉等。c.紧急情况信息如质量事故、污染事故按《不合格、不符合控制程序》及《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规定传递。③各部门、车间应及时将发现的信息(特别是紧急信息)传递到主管专业部门及主管领导。主管领导组织专业部门及时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传递到相关部门、车间。紧急信息应启动预案,采取应急措施。①本过程由管理者代表负责监视测量。总经理通过管理评审对本过程进行监视。对监视过程发现不符合按《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控制。9.8.5相关文件和记录《致相关方公开信》《重要环境因素交流规定》质量/环境文件编号JN-M-01页次45OF6161 管理手册版本A设定部门综合管理部版次6生效日期/07/01第9章、标准及公司体系所要求的程序文件9.9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9.9.1目的确定本公司潜在的环境事件或紧急情况,做出应急准备和响应,并预防或减少可能伴随产生环境影响/引发的疾病和伤害。9.9.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区域内有可能发生的火灾事故、爆炸、泄漏以及特殊的自然灾害造成的紧急情况的应急和预防。9.9.3职责9.9.3.1安全生产技术部是环境紧急情况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的责任部门,负责制定应急、预防措施,编制应急方案,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控。9.9.3.2安全生产技术部负责应急各种材料的配置和管理,负责应急设备的配置和管理。9.9.3.3安全生产技术部负责紧急情况时组织抢险工作。9.9.3.4综合管理部负责应急人员的培训9.9.4工作内容及要求监视测量改进9.9.4.1过程顺序图:纠正与完善应急响应应急准备策划⑤④③①②9.9.4.2图释①目标:事故、事件、紧急情况造成环境影响伤害最低②a.安全生产技术部对规划中的建筑物必须进行防火评审并到政府消防部门履行法定的评审程序。b.安全生产技术部要对消防器材及设施(包括消防栓、灭火器、防火通道)进行定点标识,并每月检查其数量及有效性,进行合理的维护和保养,同时注意保持防火通道的畅通。尽可能采取环境影响较小的消防器材,逐步淘汰含CPC类物质的灭火器的使用。c.安全生产技术部每半年组织一次主要电气设施、电干线、备用电源以及易燃易爆物品贮藏环境的检查并做好记录。d.有关部门要配合综合部对职工进行紧急自救知识和应急方案的培训。e.安全生产技术部要健全与消防队、医院、环保等单位以及公司各相关部门管理人员、关键技术人员的通讯联络表,并与消防队、环保局等保持联络以获取有关资讯。③a.紧急情况发生后,各部门要立即进入情况,按应急方案组织实施处置。b.发生火灾时,执行《火灾应急方案》,应特别注意先将易燃易爆物品移出火场;组织非抢险人员撤离火场。质量/环境文件编号JN-M-01页次46OF6161 管理手册版本A设定部门综合管理部版次6生效日期/07/01第9章、标准及公司体系所要求的程序文件9.9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c.发生污染物泄漏时,执行《污染物泄漏应急方案》。d.发生洪灾或地震等自然灾害时,执行《自然灾害应急方案》。④a.紧急情况发生后,安全生产技术部应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原因分析,填写《意外事故调查表》,针对导致意外事故的原因,由责任部门制定纠正措施,交管理者代表批准,予以实施,并将《意外事故调查表》交生产部一份备案,以对其实施效果进行监督验证。b.由安全生产技术部组织对本程序进行评审与修订,使其不断完善。c.如果公司的发展需要增加有毒、有害化学品的使用,需要增加高压容器或重要环保设施等,则针对泄漏、爆炸、设施事故等可能的隐患,及时更新本程序,增加相应的内容。⑤本过程由管理者代表对其进行监视。总经理通过内审、管理评审对本过程进行监视,对其发现的问题按《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制定纠正措施。9.9.5相关文件和记录9.9.5.1《火灾应急预案》9.9.5.2《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质量/环境管理手册文件编号JN-M-01页次47OF61版本A设定部门综合管理部版次6生效日期/07/0161 第9章、标准及公司体系所要求的程序文件9.10合规性评价控制程序9.10.1目的定期评价对本公司适用的环境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遵循情况,履行对合规性的承诺。9.10.2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对合规性评价过程的控制和管理。9.10.3职责综合管理部负责XHMY合规性评价的统一归口管理。各部门落实本部门的合规性评价工作。9.10.4工作内容及要求9.10.4.1综合管理部每12个月至少组织一次对XHMY遵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情况进行检查与评价。该项工作通常情况下可结合内部审核进行。当发生主管部门处罚、外界投诉等特定情况时,应单独组织检查与评价。9.10.4.2合规性评价的依据是XHMY“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中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其范围主要包括环境法律法规、国家强制性标准、环境管理制度、地方性环境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9.10.4.3合规性评价应考虑:a.对适用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识别;b.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直接应用于环境因素的控制;c.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实施;d.所采取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e.管理评审要求。9.10.4.4各部门将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情况,尤其是污染物排放达标情况与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进行对照、以评价符合的程度,填写《合规性评价记录》,并将评价结果报综合管理部。9.10.4.5综合管理部对合规性评价结果形成《合规性评价报告》,提交管理评审。9.10.4.6针对合规性评价所发现不符合情况,责任部门制定纠正措施并予以整改,避免重复发生。9.10.5相关文件和记录9.10.5.1《合规性评价报告》质量/环境管理手册文件编号JN-M-01页次48OF61版本A设定部门综合管理部版次6生效日期/07/0161 第9章、标准及公司体系所要求的程序文件9.11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控制程序9.11.1目的通过质量环境目标、指标和管理的制定,使得质量环境管理有章可循,确保对污染的预防和治理以及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实现环境方针。9.11.2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所制定的管理目标和管理方案。9.11.3职责9.11.3.1总经理批准环境目标、指标和方案。9.11.3.2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各个部门制定管理目标和指标及管理方案9.11.3.3综合管理部、安全生产技术部负责制定本规定,并依据质量环境方针,提出和修订公司质量环境目标、指标和环境管理方案。9.11.3.4各职能部门依据公司已评定的重大环境因素,制定涉及本部门的重大环境因素的《环境管理方案》,经总经理批准后,由部门主管组织方案实施。并将《环境管理方案》报综合管理部备案。9.11.3.5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环境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具体措施落实负责,并对进展情况进行日常检查。9.11.3.6综合管理部对环境目标和指标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并向管理者代表报告结果。9.11.4管理内容与要求9.11.4.1制定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依据a)公司的管理方针;b)已识别的重要环境因素;c)能源、资源的消耗及再利用;d)顾客/相关方的满意程度和法律、法规的要求;e)存在的问题点;f)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的结果。9.11.4.2制定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要求a)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允许;b)环境目标、指标可测量化;c)管理方案应明确部门职责、实现目标、和指标的方法措施及完成时间。9.11.4.3环境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制定、实施和评审1)综合管理部、安全生产技术部根据以上要求编制《质量环境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经管理者代表审核后报总经理批准。2)各部门依据批准的公司质量环境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制定并实施本部门相应的环境目标、指标和具体措施管理方案要求;质量/环境管理手册文件编号JN-M-01页次49OF61版本A设定部门综合管理部版次6生效日期/07/0161 第9章、标准及公司体系所要求的程序文件9.11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控制程序3)环境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一般每年评审一次,以上情况需要时可随时进行修订:l环境管理评审时;l环境因素发生重大变化时;l环保法律、法规变更时;l监督检查发现不合理时;4)评审修订的新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应重新经过审核、批准后,向各部门发放。9.11.4.4环境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监控检查按照《监测和测量控制程序》,综合管理部、安全生产技术部组织相关部门对各部门的质量环境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根据各部门上报的管理方案完成情况和检查结果并保留检查记录。9.11.5相关文件和记录9.11.5.1《目标指标考核一览表》9.11.5.2《环境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质量/环境管理手册文件编号JN-M-01页次50OF61版本A设定部门综合管理部版次6生效日期/07/0161 第9章、标准及公司体系所要求的程序文件9.12监视测量控制程序9.12监视测量控制程序9.12.1目的为保证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提高产品质量保证能力,满足顾客相关方要求,对顾客满意程度、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过程绩效、产品的符合性应进行监视和测量。9.12.2范围适用于顾客满意程度、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过程绩效、产品符合性的监视测量控制。9.12.3职责a总经理对顾客相关方满意程度负责,通过管理评审了解目标实现情况及作出改进决策。b销售部负责顾客满意程度信息搜集、调查,并统计。c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对管理体系有效性进行监视测量。D考核部负责对过程的绩效进行监视测量和产品的监视和测量。9.12.4管理内容与要求9.12.4.1监测、监控对象:a环境目标、指标符合程度;b绩效水平c法律法规与其它要求符合性及遵守情况;d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控制实施的有效性。9.12.4.2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控制有效性的监控9.12.4.2.1顾客满意度的监视测量a顾客满意监视测量过程顺序:产品、服务满意度统计售后服务跟踪调查产品售出登记④③②①b注释:①销售部产品销售后应对顾客进行登记,以便事后的服务及对产品和服务满意程度进行调查。②销售部依据销售登记:进行用户访问、征求顾客意见以及合同执行情况调查等。③销售部采用顾客满意调查表或电话走访等方法调查顾客对产品及服务满意程度。④销售部依据调查表及电话记录、走访记录等原始资料对用户满意程度,按季度进行统计并分析。其统计分析结果应及时或通过管理评审向总经理汇报。9.12.4.2.2管理体系的监视测量a管理体系的监视测量是通过内部审核的方式按《内部审核控制程序》予以实现其过程顺序如下:质量/环境管理手册文件编号JN-M-01页次51OF61版本A设定部门综合管理部版次6生效日期/07/0161 第9章、标准及公司体系所要求的程序文件9.12监视测量控制程序编制检查表编制审核实施计划内部审核策划年度内部审核计划纠正措施及跟踪验证编制审核报告实施审核不符合B综合管理部定期组织内部审核,审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对内、外审核的信息以报告或不符合报告的形式传递到各相关部门,并跟踪验证责任单位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的结果。9.12.4.2.3过程监视测量a过程监视测量,在每个过程中都表述。b过程监视测量过程顺序:分析完成情况统计测量结果测量或监视过程目标制定过程目标/监视测量方法④③②①c注释:①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各过程的所有者制定过程目标及监视测量的方法。②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过程所有者对过程的实际输出进行监视测量。★目标、指标的监控*各相关部门根据本部门的目标、指标和环境管理方案的实施计划,按其实施阶段对实施和完成情况进行监控*当发现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没有按计划实施时,责任部门应立即查找原因,予以纠正。如需相关部门协助解决时,责任部门应及时向安全生产技术部报告,由安全生产技术部向环境管理者代表汇报,环境管理者代表责成相关部门落实。安全生产技术部定期监控环境管理体系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实施完成情况,并及时向管理者代表汇报。在监控过程中发现的不符合,及时下达《纠正措施计划通知单》,按《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执行。当监控发现环境管理方案无法实施,目标、指标不能按时完成时,由管理者代表组织有关部门或人员对目标、环境指标及管理方案进行重新审核和修改,修改后的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经管理者代表确认后,报总经理审批。★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符合性的监控与评价综合管理部每年组织相关部门对与公司的活动、产品或服务适用的法律法规的符合性进行评价。法律法规、标准有变化时,应及时更新《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摘录》,由管理者代表审批发布,并及时传递到各相关部门。对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按《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执行。质量/环境管理手册文件编号JN-M-01页次52OF61版本A设定部门综合管理部版次6生效日期/07/0161 第9章、标准及公司体系所要求的程序文件9.12监视测量控制程序★绩效水平监测综合管理部对公司的制定的目标、指标的实现程度,每月进行检查,看其符合情况,对其实施效果保持记录,并为管理评审的输入。综合管理部负责联系环保检测机构对公司污水、废气和噪声的达标情况进行检测和测量,并保留监测报告③安全生产技术部/综合管理部负责统计各过程测量结果。④安全生产技术部/综合管理部负责依据各过程期望的输出(过程分解目标)对照活动结果的实际输出,按月做出统计分析。必要时进行考核。综合管理部通过不符合的原因分析及处置等信息的反馈、环境方针目标完成情况的统计分析,对环境管理体系实施有效监控。*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控制的各职能部门每月对体系运行情况监督检查,发现不符合应及时通知责任单位,并报告。由综合管理部下达《纠正措施计划通知单》,责任单位按《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执行。*质量环境监测用的监视和测量装置的管理按“监视和测量装置”规定执行。9.12.4.4产品的监视测量废品退货a产品监视测量过程顺序:不合格过程检验不合格进货验证进货信息设备加工验收入库②①废品不合格④合格不合格③让步接收返工不合格最终检验合格入库进入下道工序⑤不合格返工处理b注释:①采购部应及时将采购物资信息传递到考核部。②考核部检查员依据原材料验证要求验证。合格品入库待用,不合格品退货或让步接收。③仓库管理人员对验证后合格的原材料按品种数量进行验收、入库登记上帐。④生产部依据产品标准,工艺要求进行检验。对于不合格品可返工的进行返工或其他处置。①生产包装完的产品,由考核部组织检验员依据标准出具其合格证明入库。质量/环境管理手册文件编号JN-M-01页次53OF61版本A设定部门综合管理部版次6生效日期/07/0161 第9章、标准及公司体系所要求的程序文件9.12监视测量控制程序9.12.5相关文件和记录9.12.5.1《不合格品控制程序》9.12.5.2《纠正和预防控制程序》9.12.5.3《记录控制程序》9.12.5.4《监督检查记录》9.12.5.5《纠正和预防措施通知单》61 质量/环境管理手册文件编号JN-M-01页次54OF61版本A设定部门综合管理部版次6生效日期/07/01第9章、标准及公司体系所要求的程序文件9.13环境运行控制程序9.13.1目的为明确与主要环境因素有关运行的控制,明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噪声、废水和废气、固体废弃物以及节约资源的管理,减少环境污染,确保质量环境目标、指标的实现及管理体系绩效的持续改进。9.13.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环境管理体系运行的控制。9.13.3职责各部门负责制订相关的运行控制程序或作业性文件,并严格实施。9.13.4管理内容与要求9.13.4.1运行控制程序内容要求a.明确全过程的控制,必要时应有作业指导书作为补充;b.明确岗位职责,对重要岗位进行必要培训;c.明确管理职责,规定相关部门的日常检查和定期监测的要求(与4.5.1条款协调);d.各部门日常检查中发现不符合应及时纠正,并做好记录,必要时向管代汇报。c与供方或用户有关的程序和要求,应通报供方或用户。9.13.4.2运行控制9.13.4.2.1控制范围a.采用新工艺、新材料应用的环境影响等;b.公司产品活动:设备维修、运输、污染控制、污染物的治理和处置等;c.管理:能源、资源、相关方(供方、合同方、废弃物处置委托方等)的管理。9.13.4.2.2控制实施a.生产控制和编制相关的文件,如:安全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等;b.组织文明生产,认真组织实施控制,生产现场要按清洁生产要求控制,其内容为:①物品摆放整齐,有标识、区域标识、标牌内容(物料名称、品种规格等)清楚管理,②垃圾堆放要整齐分类标识清楚:可分为,可回收、部可回收,及时清理,具体按《固体废弃物处置管理标准》执行;③现场防火管理,建立消防制度,张贴或悬挂醒目的防火标志;设置消防器材如消防桶、铁锹、砂箱(池)、灭火器、消防栓等。④现场文明生产要求:a生产临时设施要严格按生产工艺设计的布置要求的合理进行b现场临时生产水电要由专人管理,不得长流水、长明灯;c工人操作地点周围必须清洁整齐,做到或完脚下清,工完场地清。61 质量/环境管理手册文件编号JN-M-01页次55OF61版本A设定部门综合管理部版次6生效日期/07/01第9章、标准及公司体系所要求的程序文件9.13质量环境运行控制程序d对产成品严禁损坏造成污染;e凡是进入生产现场的人员必须穿戴好工作服,禁止穿拖鞋或光脚工作;f焊接工作业时穿戴好安全劳动防护用品:绝缘胶鞋、绝缘手套和电焊保护面罩;9.13.4.3监督检查及跟踪A安全生产技术部是生产现场环境安全文明生产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环境影响及文明生产的部署、执行和检查;b安全生产技术部每月进行一次环境、文明生产检查;c安全生产技术部负责每日的巡检,对质量/环境检查都必须检查换经营型控制情况。d生产一旦发生应急准备和响应的控制见程序文件《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9.13.5相关文件和记录9.13.5.1《水污染控制程序》9.13.5.2《固体废弃物管理程序》;9.13.5.3《噪声污染控制程序》9.13.5.4《粉尘控制程序》;61 质量/环境管理手册文件编号JN-M-01页次56OF61版本A设定部门综合管理部版次6生效日期/07/01第9章、标准及公司体系所要求的程序文件9.14人力资源培训控制程序9.14.1目的对各类人员进行培训以满足质量、环境相应岗位规定的能力要求。9.14.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与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有关工作岗位人员的培训。9.14.3职责9.14.3.1管理经理负责领导岗位人员能力要求的制定及能力、意识的培训。9.14.3.2综合管理部负责按岗位人员能力要求进行考核,并组织培训及日常管理工作。9.14.4工作内容及要求9.14.4.1过程顺序图:培训计划培训需求任职考核岗位任职要求岗位设定策划⑥⑤④③②①培训效果评价过程检测改进培训实施⑨⑧⑦9.14.4.2图释①目标:人员能力、意识满足岗位任职要求。②管理经理组织综合部确定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结构及岗位设定,经总经理批准后实施。③管理者代表组织综合部制定岗位任职要求,经总经理批准后实施。对从事影响活动、产品和服务质量及环境管理工作的所有人员应是胜任的,对能力的判断应从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等方面考虑。④综合管理部按任职要求对招聘人员、转岗人员、在岗人员进行考核。并做好考核记录。⑤综合管理部根据任职考核结果,任职能力、意识需要进行培训:a新员工、检验人员、内审人员、特殊岗位工作人员、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转岗人员、在岗人员,重要环境控制人员、相关方的培训;b培训内容:质量、环境意识及管理知识,新技术的培训。⑥综合管理部每年初制定当年的培训计划,并经主管领导审批。⑦相关部门按年培训计划编制培训实施计划,并按计划实施、作好记录。⑧每年年末对当年培训效果进行评估。a培训的效果进行确认可通过考试、提问、现场操作考核、取得证书或其他形式的反馈等形式进行。培训结果记入员工个人档案。b每次培训的组织部门应填写《培训实施记录》,记录培训人员、时间、地点、教师、内容及考核成绩等,培训后将有关记录、试卷或操作考核记录等交综合部存档,并建立《培训员工登记表》。c对于没有达到相关要求的人员要实施再培训。⑨管理经理对本过程进行监视。通过每年的内部审核对本过程监视。监视过程中发现的不符合应按纠正预防措施过程控制程序制定纠正措施改进过程的有效性。61 质量/环境管理手册文件编号JN-M-01页次57OF61版本A设定部门综合管理部版次6生效日期/07/01第9章、标准及公司体系所要求的程序文件9.14人力资源培训控制程序9.14.5相关文件和记录9.14.5.1《岗位任职要求》9.14.5.2《年度培训计划》9.14.5.3《培训实施记录》61 质量/环境管理手册文件编号JN-M-01页次58OF61版本A设定部门综合管理部版次6生效日期/07/01第9章、标准及公司体系所要求的程序文件9.15.相关方环境行为管理程序9.15.1目的向相关方施加环境管理方面的影响,使相关方的环境行为符合本公司所规定的环境管理要求,共同做好环境保护工作。9.15.2适宜范围适用于为本公司提供服务的所有相关方。9.15.3职责9.15.3.1管理者代表负责按照法律法规、标注、监督审查相关部门签订的《合同书》是否符合公司环境方针、目标的要求;9.15.3.2综合管理部是向相关方施加影响的主管部门,对各部门向相关方施加影响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9.15.3.3各职能部门负责本部门相关方施加影响。9.15.4管理内容与要求9.15.4.1管理对象:●提供化学药品、油脂、备品备件、原材料、办公用品的供应方。●提供运输、修缮和固体废弃物处置的外部承包方及用户。9.15.4.2管理要求:9.15.4.2.1产品、服务的选择和验收由各职能部门和生产车间向相关方提出本单位环境管理体系中的有关管理规定,见《相关方协议》,予以遵守。a根据合同,相关方选择的建材,必须符合质量和环境的要求,公司接收方必须参照产品的标识对其质量和环保性能标准进行验收。b向为公司进行改造修缮的相关方施加影响,签订合同的同时要强调采用符合环境要求的产品和服务;*对修缮施工的建材映要求相关方案接受方指定的地点存放;*对容易引起扬尘的材料如:水泥、沙土等采取妥善包装或覆盖并根据现场的环境条件采取相应的防尘措施控制粉尘及噪声污染;*对修缮施工产生的废弃物、视数量和影响范围的大小,要求施工方进行日清理或阶段清理,清理后要求施工方妥善方式运送指定地点,避免在公司范围内或沿途撒漏;c公司负责接收产品的人员,根据《合同书》中强调的要求并参照产品的标识、质量、环保性能标准、对不符合的产品要求相关方更换或重新选择符合质量、环境要求的材料;d原材料的运输、装卸的时间应选择在对公司周边客户环境噪声影响小的时间内,操作人员装卸应做到轻起轻放;e相关方出现野蛮装卸行为时,接受方人员要提出警示,并责令其改正;f综合管理部负责对外来保养不好的车辆进行劝说,以免有严重漏油的车辆对公司地面造成污染;g对定期清理垃圾的相关方应注意环保要求,提供清洁管理控制。9.15.4.3相关方的日常管理61 质量/环境管理手册文件编号JN-M-01页次59OF61版本A设定部门综合管理部版次6生效日期/07/01第9章、标准及公司体系所要求的程序文件9.15.相关方环境行为管理程序a为确保本单位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各职能部门与本单位发生业务关系的相关方,应列出相关方名单,明确相关方名称及为本单位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等内容。b各职能部门要向相关方提出本单位环境管理体系中的有关管理规定,要求相关方予以遵守。9.15.4.4综合管理部在与相关方签订合同时,需要时要把单位环境管理体系要求明确写进合同中,以约束相关方行为。并对相关方宣传环境方针。9.15.4.5在本单位内部作业的相关方应该组织员工接受环境管理知识的培训,从而提高操作人员的环境管理意识,必要时本单位也可以对相关方进行培训,以满足本单位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9.15.4.6综合管理部负责监督与检查,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及时把对相关方施加影响的记录送交综合部存档。9.15.5相关文件和记录9.15.5.1《环境因素评价控制程序》9.15.5.2《记录控制程序》9.15.5.3《相关方协议书》9.15.5.4《环境因素识别表》61 质量/环境管理手册文件编号JN-M-01页次60OF61版本A设定部门综合管理部版次6生效日期/07/01附录1质量管理体系所需过程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图目标方针顾客需求管 理 活 动资源提供及管理:1人员;2基础设施;3作业环境。文件和记录控制数据分析、持续改进职责确定产品实现过程生产制造采购产品顾客满意成品输入输出确认交付服务策划检验生产准备控制和管理测 量 活 动产品检验顾客满意调查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纠正、预防与改进数据分析不合格品控制61 质量/环境管理手册文件编号JN-M-01页次61OF61版本A设定部门综合管理部版次6生效日期/07/01附录2:环境管理体系各核心要素及要求、相互作用及关系实施与运行策划环境方针检查与纠正措施管理评审持续改进6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