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

9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

ID:11849880

大小:2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4

9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_第1页
9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_第2页
9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9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者与其并发心功能不全时心率变异性(HRV)特点,以及其自主神经功能损害程度。方法以动态心电图(DCG)中的HR、SDNN、SDNNIndex、SDANN、rMSSD、PNN50等6项时域指标对96例EH者(A组)和81例正常人(B组)的24hHRV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组HRV降低的阳性率明显高于B组(P<0.01),且A组中心功能Ⅲ~Ⅳ级者HRV降低的阳性率又明显高于心功能Ⅰ~Ⅱ级者,平均心率明显增快(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者存在自主神经功能损害,其损害程度与原发性高血压伴心功能损害程度相关。【关键词】心率变异性原发性高血

2、压自主神经功能心率变异性(HRV)是一项经济方便的无创伤性技术,是检测心脏自主神经张力最好方法[1],可作为反映自主神经系统对心脏调节的无创指标[2]。本文对96例原发性高血压者(A组)和81例正常人(B组)的HRV作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对象①A组:96例均为我院门诊和住院者,2W内未使用β受体阻滞剂、抗胆碱能药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经询问病史、体检以及B超、心电图和实验室检查除外继发性高血压、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患者均符合2004年WHO/ISH高血压诊断分级、分层标准[3],其中男性60例、女性36例,年龄平均(56.6±9.6)岁。高

3、血压性心脏病心功能评定应用美国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衰心功能分级法[4],Ⅰ~Ⅱ级者66例,Ⅲ~Ⅳ级者30例;②B组:为体检证实无器质性病变的健康对照者81例,男性56例、女性35例,年龄平均(46.6±6.0)岁。1.2方法两组受检者均采用美国DMsoftware公司生产的ECGLAB型3通道动态心电图(DCG)记录器,磁带模拟V1、V5和aVF导联连续监测24h。时间为早上9时至翌日早上9时,受检者正常生活,平静呼吸、神情放松,所录数据经主机回放处理,自动过滤异位搏动及干扰。采用时域分析指标:SDNN(正常R-R间距标准差)SDNNIndex、(SDNN的平均

4、数)、SDANN、rMSSD和PNN50(正常R-R间距标准差≥50ms的百分数)。1.3统计学处理计量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2结果2.1A组与B组HRV各项指标见表1。A组全部时域指标均显著低于B组,平均心率则高于B组。2.2不同心功能级别的HRV比较见表2。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功能Ⅲ~Ⅳ级组(A1组)和心功能Ⅰ~Ⅱ级组(A2组)比较。A1组全部时域指标均显著降低,平均心率明显增快。表1A组与B组HRV各项指标表2A1组与A2组HRV各项指标注:A1组与A2组比较P<0.01。3讨论原发性高血压(EH)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密切的关系,而HRV是评价心脏自主神

5、经活动的无创指标之一,故高血压与HRV存在内在联系。本结果显示A组SDNN、SDNNIndex、SDANN、rMSSD、PNN50等时域指标明显低于B组,平均心率则明显增快(P<0.01)。提示高血压病者心脏自主神经系统调节功能受到损害,与文献报道一致。本研究还运用24hDCG分析对比了A组中心功能Ⅲ~Ⅳ级与Ⅰ~Ⅱ级的HRV,结果显示前者上述时域指标均明显下降,平均心率明显增快(P<0.01),表明原发性高血压自主神经功能损害程度与心脏功能受损程度相关。EH的发病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异常、交感肾上腺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过高与迷走神经明显受损有关。高血压性心脏病

6、心力衰竭时神经激素的激活更明显。高血压者HRV减低,发生猝死的危险性加大。因此,用HRV这一非侵入性的观察指标指导临床,观察疗效和判断预后,识别高危人群,积极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可避免恶性心脏事件的发生。【参考文献】[1]陈春林,张随学.在体女性盆腔动脉血管网数字化三维模型构建方法及意义[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http://www.ccclw.cn/yxyy/main/index.php.2011(04)[2]徐玉静,欧阳振波,刘萍,陈春林.磁共振成像在子宫肌瘤动脉栓塞术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1(04)[3]方驰华,苏仲和.数字医学

7、技术在胰腺肿瘤诊断和可切除性评估中的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http://www.yixue68.com/xyfm/class/.2010(10)[4]欧阳振波,刘萍,余艳红.女性骨盆研究进展及意义[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http://www.jiaoyu68.com/chuanmei/class/.2010(02)[5]刘萍,余艳红,陈春林,欧阳振波,宋小磊,王宏琢,昌仁民,王建平.CT扫描计算机三维重建女性骨盆的研究方法和应用[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0(01)[6]欧阳振波,张随学,刘萍,陈春林,唐雷,李泽宇,黄睿,钟光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