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复习大纲

教育心理学复习大纲

ID:11865303

大小:4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4

教育心理学复习大纲_第1页
教育心理学复习大纲_第2页
教育心理学复习大纲_第3页
教育心理学复习大纲_第4页
教育心理学复习大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复习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第一章           绪论一、教育心理学的定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与学情境中的人的各种心理活动及其交互作用的运行机制和基本规律的科学。(研究教学和教育的心理学规律的科学)二、教育心理学应为哪5个方面提供理论指导?(1)确定教学目标;(2)了解学生特点;(3)运用学习过程的心理规律;(4)教学方法的选择与执行;(5)教学测量与评价。三、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1)学习理论;(2)学生的学习;(3)学习策略;(4)学习迁移;(5)学习动机。(其核心是学习心理)四、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2、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的量的研究和质的研究方法;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新取向——三化取向;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全人化。五、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意义1、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自我教育能力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准确了解学生的问题,预测并及时干预学生4、帮助老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第二章           教育与心理发展一、  心理发展的实质和一般过程:1、心理发展的概念心理发展主要是指心理的个体全程的发展。2、心理发展过程的特点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其特点归纳如下:一是有意识的心理;二是社会性

3、的心理;三是有言语功能的心理。  二、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1、先天与后天的关系先天因素在心理发展中起基础作用,不论是遗传还是生理成熟,它们都是个体心理发展的生物基础,提供了发展的可能性;而环境和教育则将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性。因此,在先天因素相同的状态下,后天因素决定着个体心理的发展。2、内因与外因的关系环境和教育不是机械地影响心理的发展,而是通过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而起作用。这个内部矛盾是个体在实践中,通过主客体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新需要与原有水平的矛盾。3、教育与发展的关系心理的发展主要是由适合于心理内因的那些

4、教育条件促成的。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只有那种高于个体的原有水平,经过他们主观努力之后又能达到的要求,才是最适合的教育目标。74、年龄特征与个别差异的关系年龄特征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下,儿童心理发展的每一年龄,都具有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年龄特征既有稳定性,又有可变性,在同一年龄阶段中,既有本质的、一般的、典型的特征,又有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即个别差异。年龄特征与个别差异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三、具有代表性的教育与发展理论1、维果斯基的发展性教学主张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

5、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的主张。他认为,在确定个体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可能性的实际关系时,应考虑到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第一种水平是儿童到目前为止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即儿童在独立活动中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第二种水平是儿童目前正在形成和刚刚发展的能力水平,即儿童借助于成人的指导和帮助而有可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区域,他称之为“最近发展区”。由此,维果斯基指出:“教育学不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昨天,而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明天为方向。”2、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了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理

6、论。(一)皮亚杰理论的基本概念。(1)图式。动作或心理运算的结构,它是指导人们行为的心理模式,图式既可以十分简单,也可以十分复杂。(2)同化。是将新的客体或事件纳入到已有的图式中去。同化类似于新的数据输入计算机。(3)顺应。为适应新的情境而改变已有图式的过程,皮亚杰称之为顺应。(4)平衡。在已有的理解和新的经验之间恢复均衡的过程,称为平衡。(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皮亚杰将儿童和青少年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皮亚杰认为所有儿童的认知和发展都依次通过这四

7、个发展阶段而不能逾越其中的某一阶段。不过,不同的儿童通过这些阶段的速率可能会有所不同,儿童在不同时期,尤其是在过渡时期,还可能会表现出几个阶段的特点。(1)感觉运动阶段(0-2岁)。婴儿的智慧表现在动作中。(2)前运算阶段(2-7岁)。在感觉运动阶段后期,幼儿的语言能力迅速发展,他们开始日益频繁地运用表象符号代替外界事物。(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具体运算阶段以“守恒”的出现为标志,守恒意味着儿童思维具有了可逆性。儿童的思维比前运算阶段有了很大的发展,他们不仅掌握了守恒的概念,而且还能在此基础上对事

8、物进行比较、分类、归类和排序等智力操作,均离不开具体形象的支持。(4)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后)。进行入青春期以后,青少年开始运用抽象的规则思考问题。(三)对教育的启示。(1)教师应该仔细观察并认真倾听儿童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理解儿童目前是如何思考问题,如何知觉周围世界的,从而正确地判断儿童目前所处的思维发展水平。(2)教学应该适合儿童目前的认知发展水平,超越儿童当前发展水平的教学只会徒劳无益。(3)学前儿童和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