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复习大纲1

教育心理学复习大纲1

ID:42402134

大小:109.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9-14

教育心理学复习大纲1_第1页
教育心理学复习大纲1_第2页
教育心理学复习大纲1_第3页
教育心理学复习大纲1_第4页
教育心理学复习大纲1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复习大纲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育心理学复习大纲教育心理学复习大纲第一编201304052130002452第一章绪论一、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主要包括:1、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2、学习的理论;3、学习的过程;3、影响学习的因素。二、研究教育心理学的意义: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有住于促进整个心理学科理论的发展;2、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也有比较大的意义,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1)、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效率与质量;(2)、有助于更新教育观念,帮助教育者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三、教育心理学的指导思想与其他心理学派的指导思想一样,都是辩证唯物主

2、意的思想。四、学研究的基本思想1、客观性原则;2、系统性原则;3、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4、教育性原则。五、教育性原则:研究者进行研究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具有教育意义。有利于学生正常发展。六、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1、教育心理实验;2、观察法;3、调查法;(1)问卷法;(2)访谈法;(3)教学经验总结法。七、运用问卷法进行研究,要注意如下几个问题:1、问卷的指导语要简洁诚恳,清晰明了;2、问卷内容应生动有趣,回答方式简单扼要;3、问卷题目用语应避免表露研究者期待的答案;4、问卷不宜过长,排列要合理有序

3、;5、问卷材料的选择要严格和客观,一般要通过预测进行信度和效度的检验。八、孔子是中国最早研究心理学的专家。九、《学记》是中国最早研究心理学的著作。十、夸美纽斯指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他第一次明确提出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的原则。十一、1877年教育家卡普捷列夫的《教育心理学》是第一部正式以教育心理学来命名的教育心理学著作。12教育心理学复习大纲七、冯特建立的第一个教育心理学实验室。八、真正使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人是桑代克。九、20世纪60年代开始,国际教育心理学发展呈现如下趋势:1、内容趋于集中;2

4、、各派的分歧日趋缩小;3、注重学校教育实践。第二章教育与心理发展一、心理展是指个体从胚胎期到出生一直到死亡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有次序的心理变化过程。一、广义的心理发展包括人类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一生的心理变化。二、狭义的心理发展一般指人类个体从出生到心理成熟阶段的变化。三、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1、心理发展是一个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的过程;2、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3、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4、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性;5、心理发展的各个方面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6、心理发展是逐渐分化和统一的过程。五、遗传决

5、定论的创始于人是高尔顿;复演论的是霍尔提出的;格赛尔提出的成熟论。六、环境决定论是洛克提出的,他的经典著作是“白板说”。七、二因素论是斯腾提出的八、如何摆正遗传、环境和教育三者的关系;1、首先,遗传素质和生理成熟时儿童心理发展的必要物质前提和基础;2、社会环境与教育在一定条件下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起决定作用;3、儿童的心理发展动力是通过在社会活动中产生的心理矛盾运动发展的。九、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涉及四个及其重要的概念:图示;同化;顺应;平衡。十、皮亚杰童的认知发展要经过:1、感知运动阶段(0-

6、2岁);2、前运算阶段(2-7岁);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4、形式运算阶段(12-15)。十一、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1、第一阶段,乳儿期(0-1.5岁),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2、第二阶段,婴儿期(1.5-3岁),基本的自主感对基本的羞怯感和疑虑;3、第三阶段,学前期(3-六七岁),基本的主动感对基本的内疚感;4、第四阶段,学龄期(六七岁-12岁)基本的勤奋感对基本的自卑感;5、第五阶段,青少年期(12-18岁)基本的自我同一感和同一感混乱;6、第六阶段,成年早期(18-25岁)基本的亲密

7、感对基本的孤独感;7、第七阶段,成年中期(25-60岁)基本的繁殖感对基本的停滞感;8、第八阶段,成年晚期(60岁以上)基本的自我完善感和基本的绝望感。十二、12教育心理学复习大纲奥苏贝尔认为,在确定儿童发展水平及其教学时,必须考虑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即儿童能够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就能独立完成认为,不需要教师的帮助即可达到的水平;另一种是儿童的第二个发展水平,是指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才能达到的水平,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即是最近发展区。第二编第三章学习与学习理论概述一、学习是有机

8、体在后天生活过程中经过练习或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内部心理比较持久的变化过程。二、人的学习即狭义学习的定义:学习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在社会传递下,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三、学生的学习既与人类的学习有共同之处,但又有其特点:1、学生的学习一掌握间接经验为主;2、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有目的和有组织地进行的;3、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四、我国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