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日本农业现代化经验及对我国启示

浅议日本农业现代化经验及对我国启示

ID:12093543

大小:2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5

浅议日本农业现代化经验及对我国启示_第1页
浅议日本农业现代化经验及对我国启示_第2页
浅议日本农业现代化经验及对我国启示_第3页
浅议日本农业现代化经验及对我国启示_第4页
浅议日本农业现代化经验及对我国启示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日本农业现代化经验及对我国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议日本农业现代化经验及对我国启示[摘要]基于日本农业在农户小规模经营基础上实现现代化的基本经验,阐述了日本的成功经营对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启示:深化耕地制度改革,发展家庭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小城镇和农村中小企业,积极推进农转非;加大政府的财政支持力度;建立健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关键词]农业现代化;日本经验[中图分类号]F3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880(2011)04-0081-02一、引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农业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实现农业现代化,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农业属于弱质产业,必须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2、,使农业成为强质产业。这样,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才能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才能显著增长,农村才能繁荣稳定,城乡差距才能逐步缩小。因此,发展现代农业,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7如何实现农业现代化将是一个重要问题,面对许多成功的经验,如“美国模式”、“日本模式”、“欧洲模式”,我们将做出何种选择至关重要。而与我国自然禀赋比较相似的日本,是亚洲实现农业现代化最早的国家,也是农业支持政策体系比较完善的国家,在对国内农业支持和农产品市场保护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我国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二、日本农业现代化的成功经验(一)最大限度地将农户耕地经营规模扩大到有效使用现代生产要素最低临界规

3、模以上日本人均耕地不足0.04公顷。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政府一直致力于耕地的流转和农户经营规模的扩大,以改变小农经营模式。日本因耕地特别珍贵而地价高昂,加上社会保障程度低,农民惜售耕地,政府虽然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但并没有真正解决小农户经营体制问题。但是,其法律和政策的实施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如今,日本农业是高度现代化的,诸如农业机械化、单位耕地的化肥使用量等多项反映农业现代化的指标均超过欧美。另据报道,日本建立在农户小规模经营基础上的农业现代化成本是极为高昂的,其生产成本和农产品价格是世界上最高的。日本政府仍在一如既往地执行扩大农户经营规模的政策和法律。(二)工业和城市

4、的扩散以适应农民兼业7日本工业和城市分散布局战略的出台是缘于下列原因:日本在经济高速增长期,曾几度出现农业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快速向东京、大阪、名古屋三大都市圈集中,农民从事空间上的大跨度兼业,由此导致了大城市的过度拥挤,农村人口过疏和农村区域社会功能的衰退。为了追求城乡的均衡发展,实现全面现代化,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政府便着手实施工业和城市分散化战略。这一战略的主要内容是:在农村地区通过村町合并,建立中小城镇。工业和城市在空间上的重新布局极大地改变了农村的产业结构,使农村非农产业的就业岗位迅速增长,从而为农民的就近兼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三)以强大的外向型工业带动农业日本

5、是典型的外向型经济,出口贸易占很大的比重。出口贸易带动了日本经济长期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四)以雄厚的财政实力对农业实行高补贴与强大的现代工业和城市经济相适应的日本政府财政实力相当雄厚,这就为支持农业的迅速现代化提供了可能。日本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对农业实行高补贴的国家之一。(五)充分发挥农协的作用7日本有全国统一的、遍布乡村的、庞大的农协组织体系。上有全国的农协联合会,下有综合农协,也有专业农协,全国99%以上的农户参加了农协。日本农协具有强大的社会化服务功能,对会员的生产经营、生活等服务几乎无所不包。日本农协不以盈利为目的,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有效地解决了单家独户所解决不了和解

6、决不好的生产经营和生活问题;在分散的农户与大市场之间架起了桥梁,克服了家庭小规模经营的局限性,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的经营效率。另外,日本政府以政策和法律对农协实行强有力的保护,从财政、税收、信贷、保险等多方面支持农协的运行和发展;同时,通过农协贯彻落实政府的农业政策。三、农业企业化视角下的日本农业现代化经验对我国的启示(一)深化耕地制度改革,发展家庭适度规模经营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是日本的两倍以上,完全有可能学习日本的经验,将大部分农户的经营规模扩大到能够有效吸纳现代生产要素的最低临界规模以上,建成企业化家庭农场。具体可从四个方面入手:1.深化耕地制度改革。为了避免社会的震荡,其改革的方

7、向是保持现有耕地集体所有制性质不变,虚化其所有权。让农户耕地承包使用权永久化、物权化,允许继承、入股、转租、赠予、委托经营等。让耕地使用权的出让方获得合法的土地财产收入,以作家庭生活保障、转移费用和进入非农产业的创业成本。2.大力培训现代农场主或农业企业家。农村耕地经过以上使用制度的改革,其使用权供给主体的形成应当不成问题,关键是耕地使用权的需求主体。全国要有数千万愿意接受耕地、扩大农场经营规模、把农场当作事业来经营的人。这批新型农民要具备创业家的潜质,懂得企业化管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