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杆秤的历史及其发展

论杆秤的历史及其发展

ID:12100580

大小:25.1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15

论杆秤的历史及其发展_第1页
论杆秤的历史及其发展_第2页
论杆秤的历史及其发展_第3页
论杆秤的历史及其发展_第4页
论杆秤的历史及其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杆秤的历史及其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编号________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论文论文题目论杆秤的历史来源及其发展系(部)政教院专业历史教育班级1201班___学号12950121102学生姓名薛蕾______指导教师张晓民___职称副教授___2015年5月9目录1、杆秤的历史来源………………………………………………………(2)(1)民俗传说……………………………………………………………(2)(2)“度量衡”的发展………………………………………………………(2)(3)杆秤的历史来源………………………………………………………(1)2、杆秤的发展‥……………………………………………………………(1)3、小结………

2、…………………………………………………………(6)致谢……………………………………………………………………………(8)参考文献……………………………………………………………………(9)9摘要:自古以来,杆秤就是我国度量衡“三大件(尺斗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衡重的基本量具。虽然它即将退出历史舞台,但其诞生,凝聚了炎黄子孙的智慧和血汗,反映了文明古国商贸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千百年来,杆秤在繁荣祖国经济和科技方面,功效卓著,作用独特,使用价值极高。但是杆秤作为中国“度量衡”中的一件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民的心中的地位远超其作用价值,人们把杆秤比作公平正义的化身,其历史意义深远,相

3、关格言如“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等,充分体现了杆秤的广泛的群众基础及政治意义。关键词:“度量衡“;杠杆原理9论杆秤的历史来源及其发展一、杆秤的历史来源中国向来是喜欢幻想的国度,其吃穿住行等往往都带有传奇色彩。所以关于杆秤的历史来源有着传奇又丰富的神话色彩。从民俗传说、春战说、秦初说、西汉说、东汉说、魏晋说等来论述杆秤的历史渊源。(1)民俗传说范蠡造秤相传范蠡在经商中发现,人们在市场买卖东西,都是用眼估堆,很难做到公平交易,便产生了创造一种测定货物重量的工具的想法。一天,范蠡在经商回家的路上,偶然看见一个农夫从井中汲水,方法极巧妙:在井边竖一高高的木桩,再将一横木绑在木

4、桩顶端;横木的一头吊木桶,另一头系上石块,此上彼下,轻便省力。范蠡顿受启发,急忙回家模仿起来:他用一根细而直的木棍,钻上一个小孔,并在小孔上系上麻绳,用手来掂;细木的一头拴上吊盘,用以装盛货物,一头系一鹅卵石作为砣;鹅卵石搬动得离绳越远,能吊起的货物就越多。于是他想:一头挂多少货物,另一头鹅卵石要移动多远才能保持平衡,必须在细木上刻出标记才行。但用什么东西做标记好呢?范蠡苦苦思索了几个月,仍不得要领。一天夜里,范蠡外出小解,一抬头看见了天上的星宿,便突发奇想,决定用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做标记,一颗星代表一两重,十三颗星代表一斤。从此,市场上便有了统一计量的工具——秤。但是,时间一

5、长,范蠡又发现,一些心术不正的商人,卖东西时缺斤少两,克扣百姓。他想,怎样把秤改进一下,杜绝奸商们的恶行呢?终于,他想出了改白木刻黑星为红木嵌金属星形,并在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之外,再加上福、禄、寿三星,以十六两为一斤。目的是为了告诫同行:作为商人,必须光明正大,不能去赚黑心钱。并说:“经商者若欺人一两,则会失去福气和幸福;欺人二两,则后人永远得不了‘俸禄’(做不了官);欺人三两,则会折损‘阳寿’(短命)!”9就这样,秤这种计量工具便一代一代地流传了下来,并一直沿袭了两千多年,直至今天。杆秤是“度量衡”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杆秤的历史来源及发展与“度量衡”的发展密不可分。(2)“

6、度量衡”的发展夏商周是我国度量衡制度逐步建立的时期,从“关石禾钧,王府则有”的夏代,到出土了骨、牙尺的殷商,以及设置了各级官吏来管理度量衡的西周..,这些历史事实从各个不同角度反映了夏商周三代手工业的发展、商业的兴旺,以及农业生产和赋税制度等各个方面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状况。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立,各国度量衡大小不一。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推行“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车同轨、书同文、钱同币、币同形、度同尺、权同衡、行同伦、一法度。),颁发统一度量衡诏书,制定了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商代牙尺为中国2000多年封建社会的度量衡制奠定了基础。很早以来,铢、两、斤、钧、石五者都用作

7、重量的单位。但古时对重量单位的说法复杂不一。例如《孙子算经》卷上:“称之所起,起于黍,十黍为一絫(“累”的古字),十絫为一铢,二十四铢为一两。”《说苑•辨物》:“十粟重一圭,十圭重一铢。”《说文•金部》:“锱,六铢也。”《淮南子•铨言》高诱注:“六两曰锱。”《玉篇•金部》;“镒,二十两。”《集韵•质韵》:“二十四两为镒。”等等。“黍”、“粟”、“絫”、“圭”等,都是借用粟黍和圭璧的名称,实际上早已不用。“锱”、“镒”及“锾”、“釿”等都是借用钱币的名称,也早就不用。所以各家说法有种种不同。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