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矿厂小技改做出大文章

选矿厂小技改做出大文章

ID:12345384

大小:2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6

选矿厂小技改做出大文章_第1页
选矿厂小技改做出大文章_第2页
选矿厂小技改做出大文章_第3页
资源描述:

《选矿厂小技改做出大文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选矿厂小技改做出“大文章”2011年是选矿厂二期工程建设收尾年,众多技术改造项目进入试运行阶段,新设备的运行仍达不到理想状态,于是各项技改的构思不断涌现、实施、发挥作用。一项项技改工作在生产实践中产生,又促进了生产的顺行。小试牛刀,提速增产选矿厂2011年生产任务繁重,要完成全年生产任务,实现提产增效目标首先必须提高原矿运输能力。选矿厂7号皮带属于单线运输设备,在打动小车时,需要停止原矿输送,严重影响了原矿的输送能力,选矿厂技术人员经过技术改造,在5系列矿仓之间增设矿板,经过试验,效果良好,实现了不停止原矿输送的条件下直接打动小车,极大的提高了运输能力。选矿厂当即推广这一成果,完成了

2、1、2、3、4系列改造,极大的提高了原矿运输能力,为提产增效目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多管齐下,平衡用水此项技改的顺利完成,极大地鼓舞了员工的士气。在选厂内部,平衡主厂房用水的技改工程又提上了日程。选矿厂再磨流程投入使用后,新增14台细筛、6台弱磁机,4台强磁机,用水量加大,只有平衡生产用水,才能保证生产的顺畅。对此,选矿厂领导、相关技术人员根据生产实际,连续深入生产现场调查分析、召开专题会议讨论,制定出一套解决方案:设计制作泵池,收集所有磨机、稀油站、强磁等各处冷却水,输送至净水池,不但增加了净水池补水,还能减少进入1段中矿45的矿浆量,减少清水进入1段中矿45,优化了工艺选别条件。为

3、解决环水能力不足的问题,选矿厂又设计增加了环水2#泵,并更换了大泵及配套配电柜和管线、将井下水管延长至净环水管,使井下水对井下水池和净环水池可以直接供水;安装了S3水管,在供水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引进大冶水库的水作为补充,避免了因缺水带来的生产问题;对¢53溢流管进行改造,在池壁另开一条溢流管进入净环水池,解决了刚开车时供水不足的问题。   杜绝浪费,提产增效解决了主厂房的用水问题,为生产的顺行提供了基础。选矿厂将下一步的工作聚焦在“增加精矿量,减少尾矿流失”上面。经过大量的考察分析和实验论证,选矿厂将造成精矿流失的每个点都一一找出,并及时提出改造方案,及时杜绝了精矿的流失浪费,增加了精

4、矿量,促进了选矿厂全年计划生产任务的提前完成。经考察分析,细筛和弱磁Ⅴ投入使用后,给入过滤机的矿浆量大幅增加,导致过滤机溢流较大,带走较多的精矿。原设计将一部分溢流排至3#地坑泵打到中矿1段45的方案在实践中造成精矿损失,又增加进入中矿1段45的体积量。针对这一情况,选矿厂设计增加单独管道将溢流引至1#、2#地坑泵,打到单筒磁选机选别回收,即增加了精矿量又减少进入了1段中矿45矿浆量,一举两得;经技术科试验分析,弱磁Ⅲ磁尾全铁含量为35%左右,矿浆量约为200立,为减少1段中矿45浓缩机体积量,减少中矿45冒矿,杜绝浓缩机底流打到总尾造成金属流失。选矿厂决定将7.7米平台弱磁Ⅲ磁尾(

5、该部分矿给至中矿45,使中矿45给矿量过大)分流给至铁18浓缩池和强磁Ⅱ,避免了此部分精矿的流失;经考察分析,弱磁Ⅳ的精矿品位为55%左右,品位较高且矿量约占磁尾的2%,远高于试验指标,按照年产量5万吨(年入磨原矿420万吨计算),新流程初步设计时将该部分产品接到摇床中矿沉淀池和精矿泵池,在实际生产中由于精矿品位的影响多数时间这部分产品直接进入中矿泵池,对精矿产量和回收率造成影响。针对这一情况,选矿厂决定将弱磁Ⅳ的精矿给到再磨Ⅱ给矿泵池中,经弱磁Ⅴ选别后直接给入精矿泵池,不加任何调节阀门,极大地增加了精矿量;经讨论决定,选矿厂还对弱磁Ⅳ磁选机槽体进行了抬高改造,增大了尾矿排矿口与接矿

6、箱的距离,有利于选别充分和尾矿顺畅排出,进而提高1段中矿45底流输送能力,减少了金属流失,后经对比分析,效果良好。经过近一年的“百日会战”,一系列科技改造工作不断解决新流程存在的问题,极大的促进了选矿厂生产的顺利进行,为选矿厂提前38天完成全年计划生产任务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