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药炮制对药物影响

第二章 中药炮制对药物影响

ID:12638533

大小:6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8

第二章 中药炮制对药物影响_第1页
第二章 中药炮制对药物影响_第2页
第二章 中药炮制对药物影响_第3页
第二章 中药炮制对药物影响_第4页
第二章 中药炮制对药物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二章 中药炮制对药物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中药炮制对药物的影响目的要求:1、掌握中药炮制对药性的影响2、掌握炮制对生物碱、苷类、挥发油类成分的影响3、熟悉炮制对鞣质、蛋白质、油脂类成分的影响4、熟悉炮制对中药制剂、对中药临床疗效的影响第一节炮制对中药药性的影响一、炮制对四气五味的影响1、通过炮制缓和药物原有性味如栀子苦寒之性甚强,经过辛温的姜汁制后,能降低苦寒之性,以免伤中,即所谓“以热制寒”。补骨脂辛热而燥,易于伤阴,用咸寒润燥的盐水炮制,可以缓和辛燥之性,即“以寒制热”。“反制”-用药性相反的辅料或药物进行炮制2、通过炮制增强药物原有性味如以苦寒的胆汁制黄连,更增强黄连苦寒之性,所谓“寒者益寒

2、”。以辛热的酒制仙茅,增强了仙茅的温肾壮阳作用,所谓“热者益热”。“从制”-用药性相近的辅料或药物进行炮制。3、改变药物性味,扩大药物的用途如生地甘寒,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制成熟地后,则转为甘温,具有滋阴补血的功效。即一者性寒,主清;一者性温,主补。天南星辛温,善于燥湿化痰,去风止痉;加胆汁制成胆星,性味苦凉,具清热化痰,息风定痉的功效。即一者性辛温,主燥湿化痰;一者性苦凉,主清热化痰。二、炮制对升降浮沉的影响1、辅料制对升降浮沉的影响通常酒炒性升,姜汁炒则散,醋炒能收敛,盐水炒则下行。如酒黄柏。砂仁为行气开胃、化湿醒脾之品,作用于中焦,盐炙后,可以下行温肾

3、,治小便频数。2、炮制方法对升降浮沉的影响。(生升熟降)如莱菔子能升能降,生品以升为主,用于涌吐风痰;炒后则以降为主,长于降气化痰,消食除胀。三、炮制对归经的影响1、以辅料炮制药物,引药归经如醋制入肝经,蜜制入脾经,盐制入肾经等,醋延胡索2、炮制增强药物对其中某一脏腑或经络的作用如益智仁入脾、肾经,具有温脾止泻、固精、缩尿等功效;盐炙后则主入肾经,专用于涩精、缩尿。醋柴胡3、炮制改变药物归经生地可入心经,以清营凉血为长,制成熟地后则主入肾经,以养血滋阴、益精补肾见长。四、炮制对药物毒性的影响1、使毒性成分发生改变,如川乌、草乌等。2、毒性成分含量减少,如巴豆、马

4、钱子等。3、利用辅料的解毒作用,如白矾制天南星、姜半夏4、增强机体对药物毒性成分的解毒能力,如甘草制法半夏。五、炮制对补泻的影响补汤宜用熟,泻药不嫌生。何首乌;生品苦寒主泻;黑豆汁拌蒸后制首乌,甘温主补,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生地黄:清热凉血而主泻,熟地黄滋阴补血而主补甘草;生则泻火,炙则温中。蜂蜜:生则性凉,故能泻火;熟则性温,故能补中。第二节炮制对中药化学成分的影响一、炮制对含生物碱类药物的影响性质:游离生物碱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难溶于水,但可与酸成盐而溶于水。小分子的游离生物碱、季胺型生物碱则溶于水。1.辅料制的影响酒制,如黄连,酒黄连生物碱的含量高于生

5、品41.9%醋制,延胡索煎出率由25%-49.06%。2.水制的影响易溶于水-采用少泡多润的原则。如槟榔:浸泡15d,槟榔碱损失30.9%。黄连、黄柏等药材。3.加热制的影响毒性成分,采用加热的方式,以达到解毒、增效的目的。川乌、草乌:双酯型生物碱-单酯型(1/200)-醇胺型(1/800)马钱子:士的宁-异士的宁、氮氧化物有效成分的生物碱,应避免或减少加热。如石榴皮、龙胆草、山豆根、石斛等。4.净选加工的影响黄柏-小檗碱(韧皮部入药)麻黄-茎-麻黄碱、伪麻黄碱-升高血压,发汗;根-麻根碱-降低血压,敛汗对于生物碱类药物:有效成分性质稳定――加热或用辅料处理,如

6、延胡索醋制不耐热――软化、切片、生用,如石榴皮、山豆根水溶性――少泡多润,如槟榔、黄连等有毒成分通过炮制,转化成毒性较小的成分或者除去毒性成分。如川乌。二、炮制对含苷类药物的影响性质:易溶于水、乙醇;酸性条件下易水解;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易被相应的酶所水解。炮制对其影响:敷料制的影响常用酒作辅料,提高溶解度。如黄芩、大黄等。含苷类药物一般不用醋制。水制的影响水制时应采取少泡多润,如甘草、大黄、秦皮。加热制的影响杀酶保苷,如槐花、苦杏仁、黄芩等。总之,对于含苷类成分的药物:1。有效成分,需要保存的:杀酶保苷,如槐花、黄芩、苦杏仁炮制避免醋制采用少泡多润的方法,如

7、秦皮、大黄等2、非有效成分,需要破坏的:通过水洗、在酸性条件下处理加以破坏。三、炮制对含挥发油类药物的影响性质:是指水蒸气蒸馏所得到的挥发性油状成分的总称。挥发油大多数具有芳香性,易溶于多种有机溶剂及脂肪油中,在水中的溶解度极小,呈油状液体。1.产地加工的影响游离状态存在及时加工,以防霉变。干燥时易阴干,如薄荷、荆节等。2.水制的影响采用“抢水洗”,并不宜带水堆积。如藿香、薄荷、荆芥等。3.加热制的影响挥发油为治疗成分时,避免加热,如藿香、薄荷等。临床以生品入药挥发油为副作用成分,加热的方法,使其含量减少甚至除去。如苍术,米泔水炙品减少-14.7%,麸炒-23.

8、6%。炮制使挥发油的成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