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艺术课程论文

中国当代艺术课程论文

ID:12693898

大小:1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8

上传者:U-4651
中国当代艺术课程论文_第1页
中国当代艺术课程论文_第2页
中国当代艺术课程论文_第3页
中国当代艺术课程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国当代艺术课程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中国当代艺术课程论文(期末)——音乐这门艺术的发展及我对它的看法及感想刘正乾43A11218音乐不仅是艺术门类的一脉,而且是作为人类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伴随着人类的出现而产生的;或者更确切的说。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关于音乐的起源,被科学家们称之为“异性求爱”的产物。这种说法是英国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提出的。这一学说曾在当时轰动一时。达尔文认为史前动物常常是以鸣叫声来追求异性的。他们的声音越优美则越能吸引异性,于是动物们纷纷竟相发出婉约优美的声音来得到对方的青睐,这种鸣声,特别是鸟类的鸣声已具有乐音或节奏的因素。因此,达尔文由此联想到音乐的起源,认为声音是在语言产生之前便具有的。原始部落中有些民族的歌就是模仿各种鸟类的鸣叫声,动人的啁啾,起伏的旋律感,从而形成动听的民歌传唱百世。中华民族音乐的启蒙时期早于华夏族的始祖神轩辕黄帝两千余年。距今六千七百年至七千余年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可能已经可以烧制陶埙,挖制骨哨。这些原始的乐器无可置疑地告诉人们,当时的人类已经具备对乐音的审美能力。而西方的音乐史则分为以下几个时期:(一)1600~1750巴洛克时期,音乐风格是 1.连续性和统一性2.力度少变化,与情绪节奏形成严密的统一。3.旋律复杂,难度大,表现技巧。4.以复调音乐织体为主。代表人物:1.巴赫(1685~1750)[德]《布兰登堡协奏曲》、宗教音乐《马太受难曲》、当然最著名的《十二平均律》是不可以少的啦!2.亨德尔(1685~1759)[英]著名的《弥撒亚》,哈里路亚合唱曲就是出自其中。3.维瓦尔第(1678~1741)[意]小提琴协奏曲《四季》(二)1750~1820古典主义时期,代表人物:1.海顿(1732~1809)[英]《惊愕》交响曲、《军队》等等,清唱剧《创世纪》也很著名的。2.莫扎特(1756~1791)[奥]歌剧《费加罗婚礼》、《唐璜》、《魔笛》、《G大调弦乐小夜曲》,还有偶最欣赏的《C大调长笛与竖琴协奏曲》......他的几乎每一部都是很纯净的曲子,都是绝对的经典。3.贝多芬(1770~1827)[德]9部交响曲都很著名。唯一的一部歌剧《费德里奥》,还有被称做键盘乐的圣经的和海顿十二平均律齐名的32首钢琴奏鸣曲。(三)1820~1900浪漫主义时期,代表人物:“歌曲之王”舒伯特、门德尔松、瓦格纳、舒曼、“钢琴诗人”萧邦、“钢琴之王”李斯特、勃拉姆斯、“圆舞曲之王”小约翰·斯特劳斯、罗西尼、威尔第、普契尼、比才......我觉得听音乐真的是一种美好的享受,在听音乐的时候,会让人感到轻松、愉快。激动时,它能使你感到温馨;焦躁时,它能使你安详,苦闷时,它能使你豁达、开朗;悲伤时,它能使你振作。音乐可以把人们的喜怒哀乐集与一起,对人的情感产生一种共鸣, 对音乐的追求能使人的精神得到升华,情操受到陶冶,生活也变得丰富而充实起来。马克思说过:“对于不懂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这说明,如果我们缺乏必要的音乐欣赏能力,那么,音乐的美感就不能为我们所感受,音乐本身也会黯然失色。所以说再美丽的音乐我们也要学会欣赏。那么如何去欣赏音乐呢?再上这门课之前我也不知道如何去赏析一部音乐作品只知道自己喜欢听但时却不知道为什么喜欢那音乐。但是在上完课之后可以说我对音乐赏析有了一点头绪,有了一点自己的理解吧。我觉得音乐更是一门“听”的艺术。什么样的音乐都离不开“听”。“听”是一种音乐作品,我们既要在听的进程中让感官得到愉悦,又要使精神得到升华,感性和理性进行完美的结合才是我们“听”的根本意义所在。因此,要达到欣赏音乐的真正目的,就不能把对音乐的欣赏停留在表面上、感官上进行。而应该深入到乐曲的音响结构及各种形式因素上去。也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音乐作品的“内涵” ,真正地听懂音乐。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应对一部音乐作品反复地听。多听是培养音乐鉴赏能力的关键。我们的双耳不仅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发挥作用,而且还要具很强的审美感受能力,这一能力与生俱来,反复地听,会给我们的听觉制造接触音乐的机会,我们的音乐听觉就会得到发展。同时,音乐具有很强的时间性,构成音乐作品的那些音响瞬间即逝,这些声音以单音或多音组合的方式,先后展现给我们的听觉。多听,大脑中的记忆就会把听觉中的印象慢慢综合起来。听的次数越多,印象越深,印象越深我们对音乐作品的感性体验也就越深。所以,提高了音乐的记忆力,欣赏音乐的能力就有了较大的进步。鉴赏音乐是听觉的感知,情感体验,想象联想,创造性思维等心理活动融为一体的音乐审美实践活动。对音乐审美能力就是在这种独特的艺术活动过程中培养和熏陶出来的。除了多听之外,我认为了解音乐的历史背景以及了解音乐创作者的性格、音乐风格对于音乐赏析也是很重要的。黑格尔说过:“艺术家创作所依靠的是生活的富裕,而不是抽象的普泛观念的富裕。在艺术里不像在哲学里,创作的材料不是思想而是现实的外在形象。所以艺术家必须置身于这种材料里,跟它建立起亲切的关系,他应该看得多、听得多而且记得多。”可见音乐想象力的源泉来自于生活体验。而又因为在不同时代被背景和不同音乐创作者创作的音乐它都有不同的风格,所以你要想听懂不同时代不同创作人的音乐你就必须对该音乐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创作音乐的作者有所了解。还有一点我们每个人的文化、个性与经历各不相同,因此对音乐的感悟是会不一样的。同一首曲子不同的人听来会有不同的感悟,即使同一人在不同的心境下听同一首曲子,也会有所差异。所以,不要过多的在意他人对音乐的感觉,凭心的指引,听自己喜欢的音乐,这就足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