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教学设计

《送别》教学设计

ID:12723803

大小:2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8

《送别》教学设计_第1页
《送别》教学设计_第2页
《送别》教学设计_第3页
资源描述:

《《送别》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送别》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送别》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语文出版社)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4课的一首送别诗,诗人抓住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杨柳,通过描写、渲染,抒发离愁别绪。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课文注释或查字典、词典,体会诗句的含义,体会诗的意境。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想象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采用学生自读、教师点拨辅导、自读测试的教学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 感悟诗歌的内容, 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2. 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 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教学重

2、难点:1. 引导学生理解时局的意思。2. 想像诗歌中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分析:八年级的学生经过初中一年的学习,逐渐变的稳重成熟起来。一方面正处于发展独立思维和理性思维的重要阶段,这是积极的一面。另一方面不愿意发表个人意见。教师一定要善于捕捉学生的兴趣,唤起他们的主动性。教学课时: 1 课时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收集送别诗教学过程 一、导入师:同学们, 你们还记得《赠汪伦》这首诗吗?谁来背一背?(生背诵《赠汪伦》)师:谁来说说这首诗的作者李白为什么写这首诗。(因为李白要回家乡去了,汪伦很舍不得他,亲自来送他,李白很感激汪伦)师:从古到今,人们在离别的时候总是特别的难过。今天

3、,让我们一起回到隋朝去,再次体验一下离别的愁绪。师:板书课题.(《送别》) 二、学习古诗 (一)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师:谁还记得学习古诗的三大步骤?生: 1.解诗题,知作者。   2.抓字眼,明诗意。   3.多诵读,悟诗情。师:你们的记性都很好。现在,让我们根据学习古诗的这三大步骤,来学习这首古诗。 (二)自主合作学习古诗   1.解诗题,知作者。师:通过预习,谁来说说这首诗的题目应该怎么解释?生:诗人抓住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杨柳,通过描写、渲染,抒发离愁别绪。   2.抓字眼,明诗意。师:现在就请同学们根据学古诗的第二个步骤: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这首古诗,熟读古诗,借助文后注解或字、词典

4、,理解字词,翻译诗句,做好讲解古诗的准备。可以用铅笔在旁边做批注,写下你们的解释或感受。  (1)学生自愿或学习小组推荐1个学生讲解古诗 (诗意:杨柳青青柳条垂地,杨柳飞舞漫天柳絮。折柳相送杨花散尽,借问行人何时是归期。)   (2)教师指点,指出这首诗中的几个关键的字词。              著:接触,贴近。   漫漫:遍布的样子             柳条折尽:折柳条是古人表示送别的一种象征。“柳条折尽”表明思念志深,恋恋不舍。 行人:出征的人。   (3)小组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合作探究体会诗的意境。  A、想象描述“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是一个什么样的图景。    

5、    B、作者这时有心情赏景吗?为什么?         C、你如何理解后两句的含义           D、你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从这首诗中,你看见了什么?感受到什么?            小组经过一番讨论、探究,发言如下: A、 首先,折柳送别在古诗中早有表述,在后来的唐代折柳相送更成为一种生活的情趣。所以,开篇即写杨柳,很吻合送别的情趣。其次,作者创设的这种情景也烘托了送别的气氛。杨树柳树的枝条一片青翠,已经垂到地上,杨花纷纷扬扬漫飞舞。这两句诗,为下面作者升华离之情作了很好的铺垫。           B、看似大好的春光,却不得不面对离别,怎能不让人更加伤感。杨花

6、“搅天飞”,一个“搅”字,既写了杨花一铺天盖地,也表现一种纠缠清、难以割舍状态。这样的景色只能增加作者的离愁别绪,无心赏景。           C、后两句写杨花尚有飞尽之时,反衬出征归期难料,从而更加重了离别的悲凉气氛。D、从字面上看,这是首送别诗,抒发诗人离愁别绪。也有人把它理解为影射、讽刺隋朝统治者的诗,诗人以“杨柳”之“杨”谐“杨广”之“杨”;以写杨柳、杨花铺天盖为名,行揭露统治者凶残暴虐之实。最后,假借“柳条折尽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问话,表达百姓对统治者的诅咒:杨氏王朝终究要垮台,看你横行到几时!3.多诵读,悟诗情(1)复习诵读方法。师:刚才我们学习了古诗,了解了古诗的大意,接

7、下来请同学自己带上感情,把这首古诗美美地读一读,能背诵的同学就背下来。师:学完古诗,应该做什么呢?(多诵读,悟诗情)谁还记得诵读古诗的方法有几种?(小组读、轮诵、叠诵、表演读、唱诵……)  (2)现在,就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有感情地朗读这首古诗,朗读的时候不要影响其他小组。(3)汇报:哪个小组愿意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古诗? (4)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诗,可以带上自己的动作。三、能力训练:我们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