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ID:12988015

大小:17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0

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_第1页
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_第2页
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_第3页
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_第4页
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百家争鸣1、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孔子,他提出了“仁”与“礼”的学说,儒家以《诗》、《书》、《礼》、《乐》、《易》、《春秋》为基本文献,这六部书被称为“六经”。[来源:Zxxk.Com]2、孟子发挥了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倡“仁政”学说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荀子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重要思想。3、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他认为“道”是世界的根本,是永恒不变的。老子的思想蕴含着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庄子;主张天道和自然无为;齐物论;逍遥4、奖励耕战,实施严刑峻法是战国时期法家思

2、想的重要特点。李悝所著的《法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法典。5、战国法家在政治实践中逐步形成重法、重术、重势的不同学派。战国末期的韩非将法、术、势三者糅合为一,又吸收道家思想将法家理论系统化。主张:主张中央集权;变法革新;严刑峻法,奖励耕战。6、墨家的创始人是墨翟,墨家学说的主旨是“兼相爱交相利”墨子提出非攻、尚贤等一系列主张。这些主张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的精神。墨家的贡献主要表现在认识论和逻辑学方面。7、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儒家的“仁政”——“以德治国”;法家的法治思想——“以法治国”;孔子

3、的教育思想——全民教育、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墨家的兼爱、非攻——反对战争;平等博爱、热爱和平二、汉代儒学1、秦的“焚书坑儒”使儒学的发展进入低潮,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使儒学思想逐渐被统治者确立为正统思想。2、对“焚书坑儒”的评价:实质:是一种文化专制政策(1)积极作用:“焚书坑儒”有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有利于巩固刚刚建立的政权。(2)消极影响(占主导地位):“焚书坑儒”是对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儒学发展因此走入低潮3、罢黜百家的背景:大一统得到

4、巩固;专制主义政体定型;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基本形成;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4、董仲舒的儒学思想:“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5、太学的建立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www.k@s@5@u.com高#考#资#源#网6、太学的影响:(1)对教育:太学的建立,是儒家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2)对社会风气:太学的兴立,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对于文化的传播起了积极作用;(3)对统治基础:使大官僚和大地主子嗣垄断官位的情形得到改变,少数出身于社会中下层的人,也得

5、到入仕的机会。(4)对政坛:东汉太学生的议政活动,迫使黑暗政治势力有所收敛。7、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积极方面:(1)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达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适应了汉武帝时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为其提供理论依据。(2)加强了对思想、文化和教育的重视,促进思想文化教育的发展,对于民族历史文化进步有积极意义消极方面:实质上也是一种文化专制政策,结束了各学派平等竞争的局面,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有消极影响。8、科举制的文化影响:(1)确立:隋唐确立的选官制度。(2)特点:A、以考试

6、成绩为标准选定官员B、考试内容是儒学经典(3)历史影响:积极:A、有益于专制主义政体的稳固;B、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和体现公平公正原则;消极:A、儒学因科举制而显荣,成为执政者奴化臣民的工具;B、导致从事科技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9、总结儒学兴起的主要表现:①西汉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儒学的地位上升。②汉武帝时期,太学的设立使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并进一步推动了儒学的传播与发展。③科举制度使儒学全面影响了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10、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儒学的政策比较: “焚书坑儒

7、”“罢黜百家”不同[来源:学

8、科

9、网Z

10、X

11、X

12、K]点原因 秦刚刚统一;[来源:Zxxk.Com]秦统治受到儒士攻击 西汉国力强盛;董仲舒发展儒学,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态度 排斥、打击 尊崇手段 简单粗暴 倡导、劝勉、教化作用 儒学发展进入低潮 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相同点目的 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思想统一巩固政治统一实质 文化专制,思想控制作用 有利国家统一,但钳制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11、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到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①解决思想意识

13、形态问题,不能简单地依赖于行政强制,更不能依靠暴力。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思想文化只有不断创新不断发展,才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③我们应该善待我们的传统文化。因为文化的发展是连续的,是一个继承与发展的过程。三、宋明理学1、理学的发展过程:创立:北宋五子;成熟:南宋朱熹;发展:陆王心学;体现出从客观唯心主义到主观唯心主义的发展过程。2、儒学复兴运动——奠定了理学兴起的基础。①韩愈和李翱的思想,成为北宋儒学复兴和理学创立的先声;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